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多热源合成SiC冶炼炉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冶炼炉内的温度分布、热流强度以及温度梯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了多热源合成SiC的传热传质规律.研究表明,由于多热源之间的屏蔽作用与热能叠加作用,导致多热源合成SiC技术比Acheson单热源炉的单炉产量提高48.1%,特、一级品率提高30%,节能10%以上,并且杜绝了单热源生产中频繁喷炉事故,使生产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多热源碳化硅合成炉热源参数与产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NSYS软件对多热源炉温度场数值计算的模拟结果,系统地分析了热源数目、炉芯间距与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炉芯间距过大或过小,产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对于10 000 kVA的变电系统和炉长L×炉宽B×炉高H=20 m×5 m×5 m的炉子而言,热源数目为4,对应的炉芯尺寸为H=B=0.34 m,炉芯间距d=1.0 m时,产率最高。这一结果通过工业生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以工业硅质和碳质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无限微热源法一次合成β - SiC微粉.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化学分析及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晶相为β - SiC,纯度达98%以上,主要为无定形和半自形团聚物,一次粒度在10μm左右,二次粒度D95在62μm左右,D50平均为25 μm.  相似文献   

4.
ANSYS作为有限元分析软件在热分析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概述了ANSYS热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无限微热源法合成β-SiC微粉,并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ANSYS热分析在无限微热源法合成β-SiC微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AHP和Excel在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适合冷热源方案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实例进行了冷热源方案选择,利用Excel较强大的计算功能,将矩阵转化为表格形式进行计算,并将AHP决策结果与工程实例进行了对比,所得结果与实际吻合良好,说明了层次分析法(AHP)和Excel算法是适合空调冷热源选择的简单实用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6.
焊接过程的数值模拟作为一种有效的计算手段,在焊接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分布的评价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而焊接热源模型的选择及模型参数的确定直接影响到计算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常用的电弧焊接热源模型进行梳理,介绍了其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热源模型的特点及适用性.高斯面热源模型和双椭球体热源模型作为基础热源模型,广泛应用于较小尺寸工件和规则轨迹的焊接过程数值模拟,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简化热源模型和温度替代型热源模型多用于大厚工件的多层多道焊接及复杂轨迹焊接过程的数值模拟,能够实现效率和精度的统一;多丝电弧焊接热源较为复杂,采用修正后的双椭球体叠加热源模型,计算结果能保证一定的精度;结合型热源模型对熔池形状的描述更灵活,在深熔电弧焊的数值模拟中具有优势.本文可为电弧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的热源模型选择和模型参数确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集中空调系统冷热源可供选择的方案较多 ,而反映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优劣的指标是多方面的 ,因此选择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时 ,须综合考虑多指标对系统的影响 ,选择其最优方案。依据灰色优化方法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与求解方法 ,通过两个工程实例说明了灰色优化方法在集中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理论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影响空调冷热源系统确定的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通过对具体实例中空调冷热源系统方案的综合评价,为空调冷热源系统的选择提供一种合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双热源系统的组成、双热源联合运行时的规律以及管网的水力工况和运行调节方法,采用双热源供热技术既可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又可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多热源自动供热系统的特点和优势,以太原市某小区1号楼的多热源自动供热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多热源自动供热系统的设计及利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Acheson炉内温度场进行研究 ,进而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对冶炼炉内温度分布进行模拟 ,得到了冶炼炉内温度分布的模拟图 ,分析了炉内的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对SiC的生成和产率的影响 ,并提出了扩大SiC生成温度区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碳热还原法制备碳化硅的原理,针对该方法合成成本高,反应时间长,所用设备昂贵,合成条件苛刻等缺陷.利用微波的良好加热性能,采用微波辅助碳热还原法制取碳化硅粉体.经实验表明,最优条件为:锌粉作催化剂,碳硅原子比为4:1,微波功率800W,微波时间30min.该方法制备的碳化硅为3C—SiC晶型,晶粒粒径相对较小.微波辅助碳热还原法具有成本低、产量大、反应时间短、尺寸相对较小,具有工业化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箱式电热炉温场分析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热辐射原理,采用热平衡法对箱式电热炉炉内温场进行了分析与模拟,计算中将发热硅碳棒分解为无数微元发热面与烧结制品进行辐射换热,依据辐射强度定律,计算了硅碳棒对烧结品辐射的能量,同时,考虑了炉膛内壁对烧结制品的影响;通过对表面间辐射角系数的计算,进而得出炉膛内壁对烧结品辐射的能量;建立了烧结体接收能量的数学模型,并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依据模拟结果来优化硅碳棒的分布,可使结构设计更加合理,进而可以获得分布均匀的炉内温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玻璃熔窑液流运动和传热模型为例介绍了数学模拟在工业炉上的应用,并采用SIMPLER算法计算了玻璃液的温度场、速度场和气体浓度场,给出了模型求解得方法。可以为工业炉的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实际生产中所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 新型熔化电阻炉,它集熔化,保温于一体,以硅碳棒或电阻带为加热元件辐射加热,不用坩埚,直接在池内化铝。经生产,实用,满足铝合金铸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微波加热试验、冻融循环试验、SEM试验及MIP试验,对碳化硅混凝土的微波加热效率、抗冻性及冻融循环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碳化硅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微波加热效率和抗冻性。随着碳化硅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温升速率逐渐增大,微波加热效率提高,有效除冰范围增大。当碳化硅掺量为10%时,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质量损失率最小,抗冻性最佳。掺加碳化硅使混凝土内部孔隙增大,冻融循环使混凝土孔隙孔径增大,少害孔以及有害孔增多。  相似文献   

17.
微型涡轮发动机设计与制造的若干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微型涡轮发动机不同于宏观尺度的流动和燃烧特性(低雷诺数Re、高马赫数M、高库埃特Couette数和低毕渥Biot数的流动,极小空间超高燃烧负荷率的燃烧)。提出了在微尺度和超高转速条件下,传统的流体动力润滑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研究了利用边界滑移实现微尺度条件下气体动力润滑轴承实现超高转速的可性。基于碳化硅材料在MEMS高温高强度条件下的应用前景,提出将硅基蚀刻与传统的碳化硅反应烧结和磨削加工等工艺进行结合,实现微型涡轮发动机碳化硅材料微细结构的机械加工。  相似文献   

18.
硅钢工业退火炉温度控制具有强耦合、纯滞后、多扰动等特点,它的控制方法代表着一类非线性系统控制的解决方法。以硅钢工业退火炉温度为控制对象,在双交叉限幅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了智能学习系统,形成了基于智能学习系统的双交叉限幅控制方法来解决此类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并通过模块化的编程来实现其功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该控制方法的控制精度、抗扰性等控制指标有明显提高,是解决此类非线性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