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腕管镜术后CSA-Ⅰ(腕管入口处正中神经截面积)变化与术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71例单侧腕管综合征患者行腕管镜手术,在术前行CSA-Ⅰ、拇指到腕部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示指指腹两点分辨率、腕管(正中神经)功能丧失评分,术后的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重复术前的测量及评估.将获得的数据通过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术后CSA-Ⅰ变化与评估恢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CSA-Ⅰ变化与正中神经拇指至腕部节段SNCV、示指指腹两点分辨率、腕管(正中神经)功能丧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CSA-Ⅰ的数值变化可作为腕管综合征腕管镜术后评估其恢复程度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观察关节镜下松解髌股外侧支持带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对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单膝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下外侧支持带松解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分别在术后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标准)。5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法评定: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前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Lysholm评分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术后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关节镜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疗效良好,能够有效的改善膝关节功能,较单独进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后康复更快,是治疗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分析70例应用PTED术治疗的LDH患者治疗效果,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腰背部及腿部疼痛缓解程度;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随访期间患者生存质量;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治疗效果;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部功能;术后1 h采用李克特量表对患者麻醉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入组患者均随访12~15个月,平均随访(13.69±4.29)个月,随访率100%;随访期间复发患者3例(4.28%),行二次PTED治疗;麻醉满意度为90.0%; Mac Nab疗效结果显示优良率为97.14%.术前、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中SF-36评分的8个维度评分中相邻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数逐渐增高.术前、术后6周、3个月的VAS-LP评分、VAS-BP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评分逐渐降低;其中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VAS-LP评分、VAS-BP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术治疗LD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腰部及腿部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和分析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早期快速康复效果,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术后随访6个月,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6个月障碍指数。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表明: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3天与术后3、6个月腰痛VS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天与术后3个月腿痛VAS评分相比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天腰痛VAS评分相比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血量平均35 mL,住院时间平均8天。因此,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并术后康复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高分辨力超声对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横截面积的测量,探讨高分辨力超声对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就诊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检测发现,Ⅱ型糖尿病组患者(DM)30例,非Ⅱ型糖尿病组患者(non-DM)50例.进一步经过临床表现、查体及电生理检查发现,DM组的60只手腕中有32只CTS手腕,而non-DM组的100只手腕中有58只CTS手腕.因此,本研究根据同一时期来医院检查身体的30例正常人的60只手腕设为对照组,即A组;80例患者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B组:58只non-DM组的CTS手腕(CTS);C组:28只DM组的非CTS手腕(DM组);D组:32只DM组的CTS手腕(DM-CTS).于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分别测量并比较上述4个实验组的正中神经CSA值,分析评价各组间的统计学差异,得出相应结论.结果 1)CTS组及DM合并CTS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的CSA值均较对照组及DM组增大(P0.05);2)DM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CSA值较对照组相比增大(P0.05);3)单纯CTS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和钩骨钩水平的CSA值较DM组(不合并CTS)增大(P0.05);4)DM合并CTS实验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的CSA值与CTS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高分辨力超声对于腕管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玻璃酸钠辅助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36例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及治疗组(20例),对照组仅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组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辅以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按照改良的HSS肘关节评分系统作为疗效评价标准,随访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26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感染病例。在术后8、12、24、52周,治疗组评分为65、83、90、94分,对照组为51、72、75、81分,两组相比,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能够有效防止肘关节粘连,减少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改善关节功能,是手术后的一种积极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群常存在肌力降低的情况,常规髋关节置换术后存在脱位风险。以肌力降低、存在术后脱位风险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对象,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明确仿生髋关节置换结合改良Hardinge入路对肌力降低老年患者的安全性、功能康复及预后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影响。指标包括:髋关节Lovett肌力分级、活动度(ROM)、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预后Barthel ADL评分。结果显示,患者出院当天、术后3个月、6个月的患侧髋关节在各方向的ROM均与健侧无差异,术后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肌力、Barthel ADL评分均与骨折前/健侧无差异,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术后脱位。说明双动仿生髋关节结合改良Hardinge入路具有促进早期康复的作用,在保证髋关节正常ROM的同时,避免肌力降低的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脱位,患者术后3个月即可恢复至骨折前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经椎体间融合术合并动态及刚性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疗效及椎间融合程度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51例行后路单节段椎间融合的患者,其中动态组(A组)17例和刚性组(B组) 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资料,术后椎间融合程度,以及术前、术后腰部及腿部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评分(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等,评估两组的手术疗效,分析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术后椎间融合情况及邻近节段退变的差异.结果:5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在术后3个月及末次检查发现,腰部及腿部VAS评分、ODI及JOA评分、术椎椎间隙高度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3个月,A组术椎ROM明显高于B组(P 0. 05),而术后末次检查两组术椎椎间活动范围(ROM)(P 0. 05)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及末次,两组上邻椎椎间隙高度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3个月,两组上邻椎体ROM没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而末次检查A组的上邻椎体ROM低于B组(P 0. 05).术后3个月、6个月A组的融合程度评分明显高于B组,而术后末次,两组的融合程度评分(P 0. 05)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动态内固定较刚性内固定有利于节段早期融合及延缓上邻节段退变.  相似文献   

9.
李朝顶  张磊  管旭日  杨六中 《甘肃科技》2021,37(20):177-179
观察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收集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例,应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椎板减压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用VAS评估疼痛程度,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术前(6.93±2.08)、术后1周(2.78±0.48)、术后3个月(0.96±1.16)分.按照改良疗效评定MacNab标准,术后3个月的37例患者中优、良、可、差分别为32例、3例、1例和1例,优良率为94.00%.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以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后F(1.168,42.048)=150.659,P<0.001.组间两两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术后1周的VAS评分比术前显著降低了 4.15(95%CI:3.40-4.90,P<0.001);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比术前降低了 5.97(95%CI:4.78~7.17,P<0.001);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比术后一周降低了 1.82(95%CI:1.23~2.42,P<0.001).采用椎间孔镜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我科1995年1月-1996年5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3例经验,方法:采用经尿道非接触式激光照射前列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术中出血少、无低钠综合征发生,拔去导尿管后排尿均立即通畅,术后有1例短期尿失禁,1例膀胱颈挛缩,2例附睾炎,均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按美国泌尿协会(AUA)症状评分,平均从22.1降至7.8,尿流率平均从6.2ml/s增至14.6ml/s,残余尿平  相似文献   

11.
探讨用Pie-crusting技术松解内侧副韧带术后制动与否对内侧韧带愈合的影响。自2016年11月—2018年10月,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Pie-crusting技术(由外向内)松解内侧副韧带患者53例,其中病历号尾数为单数的患者(A组)术后给以膝关节可调支具固定制动;尾数为双数的患者(B组)术后未进行支具固定制动。术后6周做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检查两组病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愈合情况;膝关节外翻应力X片测量膝关节内侧间隙;比较患者随访时的主观症状,评估Lysholm主观功能评分。平均随访时间为(28.75±4.028)个月(24~36个月)。术中通过松解内侧副韧带,两组病例均达到内侧理想操作空间,术后6周时组间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内侧间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随访末次Lysholm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周时MRI显示内侧副韧带均已愈合。应用关节镜处理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时,针对膝关节内侧间室狭窄的病例可选择Pie-crusting技术(由外向内)松解内侧副韧带,以其达到扩大操...  相似文献   

12.
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创伤性上颈椎不稳病例13例,强调早期诊治的重要性及治疗原则.方法对未合并横韧带断裂病例采用保守治疗,合并横韧带断裂者应早期外科干预.结果保守治疗3~5个月可恢复,手术治疗可完全恢复.结论全面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早期可确诊,Aprofix内固定系统具有固定可靠,操作简单,且该内固定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相容性及生物力学性能,是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的较好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尺神经沟扩大成型术治疗肘部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的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11例肘管综合征患者行手术治疗,应用尺神经修复后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和Lascar分级法评价疗效。结果:中度患者4例,术后优良率100%,重度患者7例,术后优良率86%。结论:尺神经沟扩大成型术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经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 4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并选 5 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率明显慢于健康对照组 ,两者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术中避免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方法采取完全乳晕入路及胸乳入路完成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手术296例。结果296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有2例甲状旁腺损伤,出现麻木及抽搐,给予钙剂治疗,共有5例喉返神经麻痹,出现声音嘶哑,给予理疗好转,平均恢复时间1~4个月,1例术后出现分离间隙淤血,后经穿刺抽液三次后愈,胸前水肿一个月后消褪。术后患者均自述有术区麻木感,1~3个月后自行消除。全部患者对切口美容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30个月,无复发。结论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在心理微创与美容效果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和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A组)与腘绳肌腱(B组)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稳定性,分析腓骨长肌腱组足弓的静力学变化.结果术后随访时,A组大腿周长减小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IKDC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胫骨前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足弓情况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术后1 a足弓的静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与自体腘绳肌腱取得的临床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7.
浅谈矿山法小净距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净距隧道是指并行公路隧道间夹岩石厚度较小, 一般小于1.5倍隧道开挖断面宽度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型式。小净距隧道方案不仅能很好地满足特殊地质及地形条件,而且有利于公路整体线型规划和线型优化,能较好地解决连拱隧道存在的缺点,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下小净距隧道断面设计与结构设计以及施工中开挖、钻爆作业、中间岩柱加固、监控量测等关键技术,进而得出小净距隧道的合理净距,最后,就目前技术法规条件下,对小净距隧道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延高速公路道南隧道是一座土质隧道,隧道所在区普遍有地下水。而且隧道路面位于地下水位之下,针对道南隧道的施工特点,阐述了防排水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