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退役运动员膝关节炎(KOA)的治疗具有特殊性。为比较膝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对退役运动员中-重度KOA的疗效及预后,采用了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比较了关节镜组与保守治疗组2年随访时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关节镜组伸膝受限角度、再次手术率显著低于保守组,而其关节活动度、Lysholm功能评分显著高于保守组,两组对疼痛改善程度未见差异。对于不适于行关节置换的退役运动员而言,关节镜手术的治疗中-重度KOA的中期疗效和预后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不同部位严重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0例胫腓骨不同部位严重开放性骨折予以双边外固定支架治疗,根据是否跨关节固定而分为三组。A组29例骨折位于胫腓骨上段近膝关节部位,支架跨膝关节固定。B组34例骨折部位位于胫腓骨中段,支架治疗不跨关节固定。C组27例骨折部位位于胫腓骨远端,可涉及关节面,支架跨踝关节固定。疗效及关节功能结果评定分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月~4年,平均14月。A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68.97%(20/29),B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91.18%(31/34),C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59.26%(16/27)。各组之间的骨折愈合与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的比较,B组与A组和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边外固定支架对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跨关节固定时,对关节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成人骨折的2.2%,多发生于20-50岁,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分为保守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其治疗目的是恢复髌骨关节面解剖结构和膝关节伸屈功能,但任何方法都有缺点,如果处理不当可以造成骨折不愈合、关节粘连、创伤性关节炎、骨感染等并发症。本文对髌骨骨折的解剖特点、损伤机制、分型、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国产3D打印矫形鞋垫和药物保守治疗对不同程度KOA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指标包括胫骨内翻角(TBVA)、膝关节活动度(RO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有效率及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结果显示,矫形组的TBVA、KOOS-症状、KOOS-日常活动及KOOS-生活质量均显著小于服药组,而IKDC评分显著高于服药组,对于中度KOA患者,矫形组的ROM及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服药组。说明国产3D打印矫形鞋垫治疗中重度KOA的疗效及预后优于药物保守治疗,且其对中度KOA患者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利用膝关节镜铺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了解膝关节腔骨结构损伤情况,并行镜下治疗,监视并辅助骨折复位,关节腔外A0髁钢板及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9月~2005年1月,共完成24例手术.关节镜下清除关节内积血及凝血块,检查滑膜、半月板、十字韧带、髁间棘有无损伤,并行镜下治疗,在钝穿刺锥协助下行骨折复位,关节腔外AO胫骨髁钢板及松质骨螺钉内固定,骨缺损同时予以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18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7.5%.结论:利用关节镜检查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后关节腔内损伤结构,监视并辅助骨折复位,关节腔外内固定技术,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术中创伤,手术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治疗此类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合格受试对象6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常规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加美洛昔康,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6周为1疗程,1疗程后统计疗效。疗程结束后分别于6月、1年两个时间段进行随访,调查远期疗效。结果1疗程后常规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总有效率8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在改善关节活动能力远期疗效(6月~1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无明显副作用,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研究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Lysholm评分。以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例,用信封法将病例分成对照组(常规石膏固定治疗)与观察组(关节镜手术治疗),评估Lysholm评分,记录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恢复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恢复活动时间及Lysholm评分显著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临床实施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可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促进关节活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对于退变引起的膝骨关节病的疗效目前仍存在争议,探讨了关节镜下清理术对不同程度膝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分析了北京天坛医院骨科2011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接受关节镜清理术的膝关节病患者,根据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进行分组,并进行术后随访。发现与术前相比,4组患者在术后6月、1年的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Outcome Score,KOOS)及数字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3年,K-L分级I-II级患者术上述评分仍比术前有所改善,但K-L分级III级患者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K-L分级Ⅳ级患者的评分比术前差。提示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病K-L分级I-II级,症状明显且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有良好的术后早期及中期疗效;对III-IV级患者,术后早期疗效较好,但中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研究玻璃酸钠辅助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36例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及治疗组(20例),对照组仅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组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辅以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按照改良的HSS肘关节评分系统作为疗效评价标准,随访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26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感染病例。在术后8、12、24、52周,治疗组评分为65、83、90、94分,对照组为51、72、75、81分,两组相比,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能够有效防止肘关节粘连,减少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改善关节功能,是手术后的一种积极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建立膝关节软骨退变模型,模拟膝关节镜环境,观察射频消融能量在不同处理时间对关节软骨的即时损伤。射频消融气化仪在同一能量设置条件下处理牛膝关节退变软骨,按处理时间分为对照组、10s组、30s组、60s组,共4组,每组6份标本,随后行软骨组织块培养,阿利新蓝法测定组织块每日GAG释放率以确定基质的损伤程度,SEM观察软骨网状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改变。随着射频消融处理时间的增加,GAG释放率明显减少,培养后第3天,各组释放率较第1天都明显减少,30s组、60s组GAG释放率几乎为0。SEM超微结构提示,网状胶原纤维出现排列紊乱,正常网状结构消失,结构致密,胶原纤维断裂。随着射频消融处理时间的延长,软骨基质损伤明显加重,射频消融处理时间与关节软骨基质的损伤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损伤通常是体育运动中的接触性或非接触性损伤。膝关节损伤后,如果韧带愈合不良会导致关节不稳和继发性骨关节炎,而本体感觉能够直接影响韧带细胞增殖。为研究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韧带细胞增殖的影响,将某医院骨科治疗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受试者划分成对照组和本体感觉训练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组患者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实验发现,进行长期训练后,本体感觉训练组韧带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韧带细胞TGFβ1和TGFβRI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兔软骨缺损制备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 将动物按体质量和性别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阳性对照氨基葡萄糖组,每组12只。造模4周后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将动物处死,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及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水平,对关节软骨和滑膜进行HE染色,并对关节软骨进行Mankin’s评分以评价其损伤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关节液中IL-1β、TNF-α水平明显升高,而给予氨基葡萄糖可降低血清、关节液中IL-1β、TNF-α水平。HE染色见模型组软骨结构改变、缺损,滑膜有炎细胞浸润;软骨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给予氨基葡萄糖可以减轻软骨缺损,减少滑膜炎细胞浸润,降低软骨评分。结论 关节软骨钻孔可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反映其主要特征,并能通过给予阳性对照药减轻损伤和炎症反应。该模型可用于治疗关节炎药物的评价和筛选。  相似文献   

13.
前交叉韧带运动损伤临床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最重要的稳定因素,对膝关节起着导向和限制作用.前交叉韧带断裂可以导致严重的关节不稳,从而严重影响运动功能;如未得到及时治疗,还会继发半月板、关节软骨损害和骨性关节炎等.近年来临床研究中发现,前交叉韧带断裂导致膝关节功能丧失,常常在一段时间内呈进行性加重的态势.因此,在治疗上需要从韧带的解剖、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完善前交叉韧带运动损伤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前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切除的方法制作骨关节炎( OA) 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方法 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20 只,于右后肢膝关节切断前交叉韧带和切除内外侧半月板,左后肢仅打开关节 囊,不对关节内部进行操作,观察术后兔子活动情况; 于第 2、6、10 周处死,观察其左、右两侧后肢膝关节软骨病理 改变。实验动物 2、6、10 周后取右后肢膝关节软骨为实验组,左侧肢体膝关节软骨标本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软骨病 变情况。结果 2、6、10 周后,从实验动物活动表现和大体标本观察,兔右后肢膝关节均呈典型的 OA 特征。结论 前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切除是一个制作 OA 动物模型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机挑选200名实验对象,记录他们的基本信息、关节角度和滑行速度,对其中181个有效数据进行分析.根据1名志愿者的MR,CT数据建立了膝关节140°软骨与骨的三维模型.根据运动学分析结果和膝关节解剖学结构定义载荷及约束,在Abaqus 6.14中得出转弯膝软骨应力集中出现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体重过大、速度过快时应适当增大转弯半径以减少向心力对膝关节软骨施加的应力;犁式转弯的过弯速度应控制在3 m/s之内.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2种步态分析实验系统、实验原理和KOA患者下肢三维步态的改变;由于下肢生物力学的复杂性和研究技术的局限性,3D矫形鞋垫设计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的治疗效果尚无统一意见并且未大量生产使用,因此对3D矫形鞋垫在KOA中的应用原理及制作过程进行深入探讨,明确KOA患者膝关节周围动力和静力结构变化,将其应用于3D矫形鞋垫的设计和生产,为早期KOA保守治疗提供重要解决方案,既能够患者满足舒适性和功能性的双重需求,又能使制造周期和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中常发生膝关节损伤,本文根据中老年人膝关节解剖生理特点,分析了太极拳练习中膝关节损伤机理,提出了预防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关节疾病,多发于膝关节,以软骨变性和丢失以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再生为特征,在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随着人群预期寿命的延长,越来越多的人类患有骨性关节炎.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骨性关节炎的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现代网球运动损伤研究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有关网球运动损伤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由此得知网球运动损伤发生率很高,网球运动损伤的好发部位有腕、膝、踝、肘等部位,损伤的类型以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为主,针对损伤治疗的研究较多,但是在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因、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以及伤后处理的影响因素这些方面的研究较少或较为简单,很少从训练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旨在找出当前有关网球运动损伤研究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探讨网球运动损伤发生规律,推动相关的研究向更为全面、精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