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尽管爱因斯坦、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天才,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大脑比普通人的“大”。现在经过科学实验巳经证明,人通过学习音乐和数学可以使大脑中的“灰质”增加,于是变得更加聪明。德国柏林大学的著名神经病学家戈特弗里德·施劳格博士研究发现,音乐可以开发人大脑中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那一部分。他是在对15名从幼年时就开始接受音乐训练的青年音乐家进行研究后得出这一结论的。通过磁共振技术得到的图像显示,与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人相比,这15位年轻音乐家大脑中的感觉区与运动区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2009年6月,49岁的英国画家艾伦引起了媒体的注意:6年前还对绘画一窍不通的他,在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脑溢血手术后,突然对绘画得心应手,创作出了一幅又一幅艺术画,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艺术天才。科学家认为艾伦的脑神经因大脑中风受损和手术介入进行了重新连接,可能避开了受损部位,进而触发了其潜在艺术才能。这种奇妙的现象显然跟我们的大脑有着直接的联系。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微型宇宙,里面藏着我们难以穷尽的秘密。科学家迄今所发现的大脑的秘密不过只是冰山一角。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家掀起的这小小的一角。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科学院大脑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自上个世纪以来就孜孜不倦地研究着人的大脑与其所建树的丰功伟绩的联系,以尝试解开天才人物的大脑奥秘。最近,该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要想孩子成为天才就必须从婴儿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对其进行培养。据俄罗斯科学院大脑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鲁道夫·候多耶科夫表示,他们研究的对象是包括那些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及政界精英的大脑。虽然“天才基因”目前尚未找到,但是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发现,要达到智力发展的最高峰就必须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对其进行培养。他表示:“在孩子出世后最初的12个月内,其  相似文献   

4.
美国《发现》杂志不久前将2002年第13届科技创新奖颁给了五位科学家。他们不是天才,但他们都在各自所在的领域,取得了成功。“我能够‘设计’出一只鸟吗” 76岁的保罗·麦克里迪至今仍觉得自己是个孩子,梦想着翱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大脑结构的研究把时间上升成为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时间?2007年6月,马来西亚人年轻人(19岁)阿尔伯特·曹(Albert Tsao)在挪威特隆赫姆的卡夫利系统神经科学研究开始了他的工作。曹当时2是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和爱德华·莫泽(Edvard Moser)实验室的一位暑期实习生,这对夫妻搭档是当时神经生物学领域声名显赫的科学家,他们发现了神经系统中的"网格细胞"(这是一类特殊的神经元,可以通过追踪我们的位置在人类大脑中生成导航地图)。网格细胞位于大脑内侧的内嗅皮层区。曹对于相邻但未  相似文献   

6.
人体由成千上万个细胞组成,然而每个零件的重要性如何不是由其体积大小或细胞的数量来决定。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极小的组织(在动物的大脑中,这个组织仅为1立方毫米左右),科学家们把它叫做“兰斑”。苏联医学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当人处于应急状态时,“兰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称,当人碰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兰斑”会分泌出一种新肾上腺素,这种物质可使人体内引起应急反应。这一奇特的组织靠专门的神经元与大脑的其他部分紧密相  相似文献   

7.
心是全息图     
心的科学并不是大脑的特权。来自物理学、数学的探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根据这些探讨,有些科学家认为关于心的研究似乎并不一定非要集中在脑的研究上。 首先是曾因发现了神经元的突触电位而获诺贝尔奖的一位大脑生理学家,在198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阐述了“是量子力学的概率在控制着脑中的分子生物学程序”的论点,指出了量子力学的重要性,从而在科学界引起了一场争论。 接着是一位因研究太空黑洞而著名的英国数学家写了一本名为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11,(12):5-5
一项新研究表明,在认知能力测试中,生活在交通高污染区、年龄在51岁以上者的得分,明显低于生活在交通低污染区的同龄人。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由汽车发动机释放、通过空气传播的微粒会减缓动物大脑的神经元生长,从而损害学习和记忆能力。科学家指出,与交通相关的空气污染看来会在大脑中造成发炎和氧化压力。还有证据证明,汽车排出的超细微粒会进入动物大脑,造成大脑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的大脑中负责数学运算的那部分比常人宽15%。通过正电子发射脑成像仪可以看到人的思维情况。爱因斯坦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才华的科学家之一,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出生于1879年,卒于1955年4月18日。虽然爱因斯坦已逝世45年,但今天他仍在告诉着我们许多东西,这一次是关于神经科学方面的东西,人们也许还能从中悟出如何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天才的道理。最近,加拿大科学家在仔细研究了爱因斯坦的大脑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爱因斯坦的大脑确实与众不同,最为特别的是,爱因斯坦的大脑中负责数学运…  相似文献   

10.
1984年12月英国《科学文摘》刊载了一组专题报道,简要地介绍了英国当今100位出众的青年科学家及其成就,他们按十个学科分类: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心理学和冶金学。他们的提名人都是美国乃至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其中包括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是其中一位。文章还介绍了这些青年天才的共同特征,如出生背景,家庭环境,教育年限以及智力启蒙年龄等。并围绕“今后廿年内的大问题”发表了科学家们各自的看法。另一篇《天才的思维特征》,记述了历史上一些杰出科学家在作出重大发现时的思维状况,并以此与当今科学家的体验相印证。由此感到该文作者独具慧眼,不仅看到科学未来发展的大势与概貌,也了解到天才形成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文章分析有力、论证精确,旁征博引,读后有茅塞顿开之感。特选译部分以餐读者。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科学家通过一项大型研究发现,那些在45~60岁时睡眠不足的人在年老时似乎更有可能患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科学家对近8000名50岁以上的英国人进行了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那些每天只睡6小时或更少的人比睡7小时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高30%。有一种理论认为,人清醒的时间越长,他们的神经元活跃的时间就越长,产生的淀粉样蛋白也越多。  相似文献   

12.
人的大脑在生存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发出脑电波。科学家根据脑电得出的各种图形,对了解人体自身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脑电图形还能在更多的领域中显示身手。“脑电图”揭示心理状态1789年,意大利有一位名叫伽伐尼的医生,在解剖青蛙做实验时,发现青蛙被解剖后,虽然生命已经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试验表明,进入我们视野的东西并不一定全都会被看到,大脑对于看到的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可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即它只让我们看到部分事物。科学家认为,大脑是从零散杂乱的视觉输入信号中选择信息来组织成图像的,在这个  相似文献   

14.
天才秘语     
<正>天才,是指人拥有一定的天赋(即天分:不是可以学到的东西),包括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及拥有天然资质的人(如体质、嗓音等)。一般认为,智商80~120算作正常,其中110~120属于较聪明,120~130属于超常,130~140属于智商极高,而超过140的就属于天才。最近,研究人员试图从以往的天造之才身上寻找共性,以全新的角度来揭秘天才。天才的奥秘天造之才的智力水平不一定非要超过140,智力水平在120左右的也可能是"潜在天才"。打造天才大脑的秘诀3岁未满的孩子应在游戏中掌握基本的运动能力,因此,小孩在大人面前背诵诗书并非必须。  相似文献   

15.
杨慧敏 《世界科学》2004,(11):43-44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0月6日宣布,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名以色列科学家和一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有关蛋白质死亡机制的研究工作。 这三位得主分别是现年57岁的阿龙·切哈诺沃(AaronCiechanover)博士和67岁的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博士,两人均为以色列工学院的生化教授;以及78岁的欧文·罗斯(IrwinRose),目前任职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他们将分享130万美元的奖金。  相似文献   

16.
陈侠 《世界科学》2004,(5):16-17
任何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类为什么需要食物、水和性。可是即使是地球上最天才的科学家也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人类需要睡眠。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睡眠学专家艾伦·赫特夏芬(AllanRechtschaffen )博士认为“这是生物学界最大的疑问。”科学家对这项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的无知并不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们虽经几十年的研究,但迄今仍未搞清楚神经元放电是如何解码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为了解开此过程之谜,一组科学家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大脑活动图谱(BAM)项目计划,旨在将大脑中每一根神经元活动绘成图谱,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把本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美国科学家和一位日本科学家,他们是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84岁科学家威廉·诺尔斯、加利福尼亚拉霍亚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60岁科学家巴里·沙普利斯、日本名古屋大学的63岁化学教授野依良治。诺尔斯与野依良治因“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研究”分享奖金的一半,沙普利斯因“水性催化氧化反应研究”获得奖金的另一半。3位获奖者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引言:在一本本科普书籍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即人们只是利用了自己脑神经的十分之一,如果人们把整个大脑都利用上的话,那么他们就都成了天才.但是,现在心理学家们认为,事情恰恰相反:要想成为天才,就要把大脑部分区域"独立"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一位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与美国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倡导者,詹姆士·迪威·沃生(James Dewey Watson),在指挥现代科学最为惊人的工程35年多的时间里,以他的科学天才,完全合乎伦理标准的品行以及闯劲,给同伴与外行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他最初在20岁出头时曾想当一名鸟类学家,但却把精力投入到解释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的工作上,他和其他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所有细胞中发现的这种分子恰恰是“生命物质”,正是决定所有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