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生物监测可以弥补传统理化方法难以直接和全面反映水质对环境综合毒性效应的不足。斑马鱼(Danio rerio)因其特有的优势被国际标准组织(ISO)推荐为河水毒性试验鱼种并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本文从行为学、毒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几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斑马鱼进行水质监测预警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利用斑马鱼更加灵敏、准确、快速地检验水质污染对生物综合毒性提供理论支撑,推动斑马鱼在水质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晓君 《科技资讯》2011,(22):49-4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合成了越来越多的化学品,水环境作为工农业废物的最终排放点,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用于水质急毒性检测的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快速检测分析装置,它能够反映各种有毒污染物对水质影响的综合毒性,因此在水质监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水体污染日益加剧,水质安全受到了人们的严重关注.相比传统水质检测指标,生物毒性测试利用受试物某些特定指标的变化,更直观地反映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性影响.不同生物对有毒污染物具有不同的致毒机理和反应敏感度,将多种生物毒性测试组合应用,发展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完整地反映水体中所有共存污染物的综合生物毒性特征,更有效地评价水体的生物安全性.本文基于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法总结了无脊椎动物、藻类和细菌等受试生物,对比分析了由不同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致畸致突变试验等组成的测试方法,综述了潜在生物毒性效应指数法、毒性单位分级评价法、水质安全分级法和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及其在不同水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法在水质生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4.
卓雯 《海峡科学》2013,(6):26-29
该文论述了福州市塘坂水质自动监测站生物毒性在线分析仪的原理及测量方法,并进行性能测试,指出生物毒性监测在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火电厂和污水处理厂排水的综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发光细菌法对火电厂和污水处理厂各工艺段排水进行了生物毒性测定,根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对水样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废水的生物毒性与其COD值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正确反映废水的实际毒性大小.发光细菌法用于工业废水毒性评价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发光细菌法测定水质综合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光细菌毒性试验能够快速、直观、全面地反映水体中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综合毒害效应是预测和控制水体污染的有效辅助手段.与其他生物毒性试验相比,由于其具有试验费用低、毒性效应明显、试验周期短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综合毒性检测中.本文综述了发光细菌法在水质综合毒性检测方面的基本试验原理、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梁明明 《山西科技》2010,25(3):73-74
利用Microtox@model500毒性测定仪可以测定饮用水的生物毒理性,它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方式。通过建立生物毒性基线,可以判断水样是否异常,从而为快速处理水质事故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实现水质综合预警,为下一步污染处置留出"提前量",开展了符合毒理学规范的标准模式青鳉鱼的养殖驯化研究。研发了基于青鳉鱼行为的在线生物监测系统;将在线生物监测系统与17项常规理化监测仪器智能化集成,构建了基于生物毒性触发机制、多项理化参数同步监测的综合预警平台。着重介绍了指示鱼种青鳉鱼的标准化驯化养殖系统、基于青鳉鱼行为的生物监测系统和与常规理化参数相结合的综合预警平台。  相似文献   

9.
修垒  李专  王霞  安平平 《科技资讯》2014,(28):98-100
发光菌作为指示生物用于水质的生物毒性测定具有快速、灵敏、低廉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环境毒物综合急性毒性测定、筛查、监测及特异毒物监测中。本研究选取了四种重金属(汞、锌、镉、铬)和两种农药(氯氰菊酯和敌敌畏)作为污染物,测定其对发光菌的毒性影响,并计算各污染物对发光菌的半致死浓度。结果显示,重金属对于发光细菌的毒性大小排序为Hg2+〉 Cd2+〉 Cr6+〉 Zn2+,,农药对于发光菌的毒性大小排序为氯氰菊酯〉敌敌畏。  相似文献   

10.
水质基准是制定水质标准、评价水生态风险和进行水质管理的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重金属镍是具有致癌毒性的环境污染物,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大,但目前国内对于镍的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研究却较为缺乏。文章收集并筛选了中国淡水水生生物物种的镍的毒性数据,建立了急慢性毒性数据库,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推导了我国镍的急性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为180. 29μg/L,慢性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为3. 08μg/L。另外,文章探究了不同硬度条件对镍淡水水生生物慢性毒性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镍的水生生物毒性与硬度相关关系的斜率为0. 96,慢性毒性随硬度增加而减小。研究成果将为我国镍的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提供参考,为镍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为我国水质基准体系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根据美国环保局控制排水质量综合方案,即通过理化标准和全水样毒性限[1],测定水样的悬浮物(SS)、pH值、电导率和COD等理化性质,以及对发光细菌的生物毒性,应用理化指标和生物毒性进行综合表征,为确定废水安全排放量、制定其排放标准、进行水质评价以及开展工业废水毒性强度扫描性监测、水质污染应急性生物毒性监测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1实验部分1·1水样采集·锅炉用水(原水)、处理前锅炉出水和处理后锅炉出水均采自大连市开发区某火电厂;两种生活污水采自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口和二沉池出口·每种水样平行采集3份,密封后立即…  相似文献   

12.
西江肇庆河段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监测西江水质的生物毒性工作对于保障西江用水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通过分析基于发光细菌法运行的水质毒性在线分析仪对不同重金属的响应特性,探讨了不同重金属的抑制区间;进而根据其在西江肇庆河段连续运行5个月的数据,分析了获取的发光细菌抑制率结果与实际水质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水质毒性在线分析仪的稳定运行可为西江水质的生物安全预警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在工业废水监测和管理上的应用,通过对辽宁省重点工业源废水进行鱼类、发光菌、蚕豆根尖的生物毒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工业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生物毒性监测指标及综合生物毒性指数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应该对这些重点企业废水采取进一步的治理措施,否则会影响地表水环境质量及水生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14.
王江 《山西科技》2011,(3):103-104
介绍了供水系统中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给水水质预警中的重要性;对山西晋城的源水和出厂水的水样毒性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参照水质的理化因子,可以看出,该方法测出的水质毒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水质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5.
河流水质监测和评价的生物学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理化分析,从生物学的角度对河流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可以综合反映出河流的水环境质量.综述了利用水生生物进行河流水质监测和评价的原理、特点、分类及一些主要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快速、准确地评价河流健康和流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谈物联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芳 《山西科技》2014,(4):154-156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水产养殖技术的一场革命。研究了水产养殖中DO(溶解氧)、pH值、水温与水产生物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在线监测方法,在探索水质在线传感器的选配与水质监测系统组建的同时,对物联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在太原市鱼种场的应用进行了实际测试。  相似文献   

17.
润滑油急性生物毒性评定技术及毒性分级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润滑油的生物毒性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以发光细菌为受试生物,参照美国ASTM标准的水融合组分(WAF)方法制备润滑油毒性测试样品液,采用半数效应载荷 EL_(50)作为润滑油在水中生物毒性的判定指标,建立了一套检测润滑油和添加剂急性生物毒性妁评定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稳定、经济以及测定只需微量样品等特点,使润滑油等难溶物质的生物毒性判定更加科学.该方法也为油类污染的生物监测和水生生态毒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试验生物模型.给出的难溶物质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为润滑油的毒性评定提供了依据.依据读标准对几种典型润滑油和添加剂进行了评定试验和分级,从而验证了润滑油生物毒性评定技术及毒性分级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发光细菌生物毒性检测技术对农产品的小白菜样品、罗非鱼样品和大米样品进行生物毒性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毒性物质的浓度与发光细菌的相对发光度呈现较好的负相关性,发光细菌生物毒性检测法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的毒性筛查技术应用于农产品安全检测。  相似文献   

19.
发光细菌法测定水质急性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光细菌法具有简单、有效、快速、重现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水质急性毒性快速检测的首选方法。介绍了发光细菌法的检测原理、常用发光细菌类型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发光细菌法在工业废水、城市污水、饮用水、地表水的水质急性毒性检测研究现状,及其在水质污染突发事件的快速应急监测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充分利用发光细菌的自身优势开发出便捷、快速、稳定的水质急性毒性在线检测方法和设备,对水体水质进行在线监测将是发光细菌法的一个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龚增荣 《科技资讯》2009,(11):85-86
从给水管网水质监测技术的分类,给水管网水质监测中重要的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指标及其意义,监测点数量和位置的优化选取,监测系统数据的处理和传输,水质监测模型五个方面介绍了给水管网中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建立给水管网水质监测系统的原则和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