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欧洲防务集团」条约破产后。战争煽动者就用新方法来达到老目的——武装西德。在美帝国主义导演下获致的伦敦协定已打开了复活西德军国主义的道路。就在西方九国用以进一步策划罪恶勾当的巴黎会议的最后一天(十月二十三日),苏联政府提出了对美、英、法三国九月十日照会的覆照。整个苏联照会贯穿着苏联深切愿意竭尽全力以促进欧洲的和平与安全的精神。照会大部分谈到了德国问题。它反复提醒世界人民警惕复活德国军国主义的危险性。照会说:“德国军国主义者和复仇主义者一旦开始建立自己的军队,就会不惜用一  相似文献   

2.
华沙条约——欧洲集体安全的保障当和平力量对战争势力在亚洲进行着紧张复杂的斗争而迫使帝国主义好战集团步步后退的时候,同样的斗争也在欧洲展开。在这期间,由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以及爱好和平的各国广大人民的努力,欧洲的局势也逐步趋向缓和,战争的危险减少了,和平协商的精神占了上风。让我们先从华沙条约谈起吧。大家知道,早在1954年柏林四国外长会议上,苏联曾就德国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设性的建议,并且还提出了“保障欧洲集体安全的全欧条约”。苏联的这个建议的目的,是希望以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来代替威胁欧洲和平和安全的“欧洲防务集团”。虽然苏联的这个方案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拥护和欢迎,但是西方国家却多方借口来加以拒绝。同年3月31日,苏联在给西方三国(英、美、法)的照会中,表示准备积极解决关于美国参加欧洲集体安全的“全欧条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编辑后记     
我们编辑这一期的时候,是在亚非会议的影响越来越大、苏南两国政府宣言和苏联致西德的照会受到世界舆论的热烈欢迎、人们的眼睛注视着即将召开赫尔辛基世界和平大会的时候。全世界和平人民的努力正在拨开战争的阴霾,国际局势正在向着利于和平和安全的方向曲折前进。为此,本期发表了两篇社论:第一篇是“迎赫尔辛基世界和平大会”,第二篇是“苏南会谈”。邵宗汉同志的“亚非会义以后”一文  相似文献   

4.
一对战争制造者的警告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十九日到十二月二日,在莫斯科举行了讨论保障欧洲和平和安全的欧洲国家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八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派遣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会议通过了八国的联合宣言,表明了对巴黎协定的看法。中国代表张闻天在通过联合宣言时也发了言,表示对这一宣言的热烈欢迎,并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同意这一宣言,坚决支持宣言中所提出的主张。莫斯科会议八国联合宣言贯彻着一个主要的愿望。维护和巩固欧洲的和平。  相似文献   

5.
苏联政府本着它一贯不变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则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愿望,于今年三月三十一日就普遍裁减军人和巩固欧洲安全等问题,送交法、英、美三国政府内容相同的照会。苏联政府在照会中除了再一次提议各国普遍裁减军备、禁止原子武器及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外,又提出了两项建议:一、订立「保障欧洲集体安全的全欧条约」以替代旨在分裂德国、分裂欧洲的「欧洲防务集团」;二、苏联政府准备和有关国家共同研究苏联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的问题,以期藉此在相应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大事日志     
6月28日苏联给美国备忘录,再一次指出美国政府应该就建议在日内瓦举行的专家会议的目的表示明确的态度。苏联照会美国,坚决抗议美国军用飞机6月27日侵犯苏联国境。保匈两国党政代表团在索非亚发表会谈公报,表示两国同修正主义进行斗争的决心。 6月29日我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评黎巴嫩局势,表示中国支持黎巴嫩人民的正义斗争,并谴责美英政府的横蛮干涉。比、丹、法、英、意、卢、荷、挪、奥、瑞典、捷、民主德国、波、瑞士等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应德共中央的邀请,自27日至今在柏林举行代表会议,会后发表关于争取欧洲和平的联合声明。 6月30日新化社报道:在苏联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六月二日,一对难兄难弟希特勒与墨索里尼,已經在伯伦纳山隘会谈过一次,这一次的会谈就是法西斯德国进攻苏联的张本。可是,据合众社二十九日柏林电,希特勒总部正式公布,希特  相似文献   

8.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苏联人民的和平生活遭到了破坏,开始了举世闻名的卫国战争。苏联作家也积极投入战斗,《真理报》首先刊登了苏尔科夫的诗作《勇士之歌》和列别杰夫·库马奇的《神圣的战争》。苏联文学发展又进入了一个高潮。其中,尤以诗歌创作显得特别繁荣。诗歌较之其他文学形式有一种  相似文献   

9.
苏南会谈     
五月二十七日到六月二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苏南会谈,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热烈欢迎。这是最近国际局势中的一个重要发展,各国舆论——包括美国最反动的报纸在内,莫不对这一事件加以评论。尽管有些报纸竭力歪曲事实的真相,但这恰恰说明:它们想对这一事件探取漠视和沉默的态度,以国贬低苏南会谈的意义,已经是不可能了。苏南会谈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清除了阻碍两国关系全面正常化的障碍,为加强相互间的未来的合作和友谊奠定了基础。苏联和南斯拉夫之间过去的良好关系的破坏,曾经使和平的敌人大为高兴。他们指望这一裂痕继续扩大,祈祷着资本主义制度在南斯拉夫的復辟,企图在巴尔干半岛制造一个“火药库”,以便实现他们的侵略计划和战争计划。但是,事情的发展违背了帝国  相似文献   

10.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于2月17日向来莫斯科的伊拉克外长阿齐兹提出了一项新的和平倡议。几小时后,苏方将建议的内容通知了美国。与苏联领导人的会谈刚一结束,阿齐兹外长立即飞返巴格达向萨达姆总统当面汇报。他临行前曾与苏方商定,一俟接到萨达姆总统的最新指示,他将重返莫斯科向苏方面陈萨达姆总统的决定。  相似文献   

11.
两条道路的斗争今天,在德国存在着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一个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它消除了军国主义势力,没收了垄断资本和大地主的财产,走上和平、社会主义的道路,人民已成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另一个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以美国为头的国际反动势力的扶植和支持下,它破坏了波茨坦宣言,复活了军国主义势力,垄断资本和大地主仍然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而且甘愿充当美帝国主义的原子战争基地,威胁着欧洲和全世界的和平。十三年来,由于美英帝国主义和西德阿登纳政府的阻挠,虽经苏联和民主德国人民的努力,德国的统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民主德国曾经在和平民主的基础上,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百多项建议,而苏联也先后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倡议,但是,德  相似文献   

12.
9月1日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理论性和报道性杂志“和平和社会主义问题”中文版创刊号发行。冰岛政府照会英国,对英国渔船侵入本日生效的新的领水范围提出最强烈的抗议。 9月2日朱德副主席在越南驻华大使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上讲话,强烈谴责美帝国主义在台湾地区的挑衅行为,并指出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粉碎帝国主义的挑衅。 9月3日苏联照会美国,抗议美国把气球放入苏联领空。 9月4日我国政府发表关于领海的声明,宣布我国领海宽度为十二浬,这项规定适用于我国的一切领土。中、苏、朝、越四国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自8月28日至今在平壤举行,通过蒙古人民共和国入会。杜勒斯在艾森豪威尔授权下发表声明,公然威胁要扩大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的侵略范围,对我国进行战争挑衅。  相似文献   

13.
苏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有雄厚的经济潜力和一支强大的红军。希特勒极端仇视共产主义,消灭社会主义的苏联是纳粹德国的既定方针。德国只有征服苏联,才能实现其称霸欧洲、争霸世界的野心。希特勒首先对英法开战,只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当1940年6月法国投降,英国退守孤岛后,希特勒便立即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准备对苏联战争。早在1940年7月,希特勒就要求为进攻苏联进行准备。8月5日,德军拟就第一份对苏作战计划草案,几经修改后,希特勒于12月18日批准这个名为“巴巴罗萨”的作战计划。“巴巴罗萨”计划规定,德军必须在对英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作战击败苏联,并于1941年入冬前结束战争。其作战企图是,以大量坦克和  相似文献   

14.
从‘一切为战争’到‘一切为和平’四年前,希特勒德国挑选了一个六月的暗星夜,突然向那与它订有互不侵犯条约的苏联进攻。当时苏联的领袖史大林,为了战胜这背信违约的法西斯侵略者,立即提出了一个口号:‘一切为战争,一切为胜利!’号召全苏联的人民,无论男女老幼,不分前线后方,献出自己所有的一切,进行反侵略战争,以争取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5.
苏联政府今年二月十日在柏林会议上提出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为欧洲和平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正在与美国复活德国军国主义的计划——“欧洲防务集团”——作激烈斗争的欧洲各国人民,以及具有民族自尊感的一切爱好和平的欧洲人士,都可以从苏联的建议中找到自己的斗争的方向. “欧洲防务集团”的策划者美帝国主义假“统一欧洲”之名来分裂欧洲,使它成为相互对立的国家集团,并藉此扶植西德复仇主义分子,来蹂躏西欧各国的主权和民族利益.以准备新的世界战争为目的的这种活动,威脋着欧洲和世界的和平和安全.柏林会议没有能够在德国问题上达成任何协议,正是说明这种活动还是很嚣张.  相似文献   

16.
苏联时期有一位叫艾·叶·扎伊坚什努尔的学者在托尔斯泰博物馆经过仔细核对笔迹、对比墨色,整理出了《战争与和平》的手稿。这部手稿被认定为是《战争与和平》初版的原貌。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学界不小的轰动,于1983年被刊载在当时苏联著名学术研究资料汇编《文学遗产》上。经过俄罗斯扎哈罗夫出版社资深编辑们审读、编辑加工并参考1873年的版本,2000年《战争与和平》初版终于问世。  相似文献   

17.
苏联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团团长维辛斯基于九月十三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说,提出一个「关于缔结一项裁减军备、禁止原子武器、氢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国际公约(条约)」的建议。这个公约以加强和平和国际安全为目的,并以法国和英国一九五四年六月十一日的建议为基础,规定禁止原子武器、氢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从国家的军备中取消这些武器,大量裁减军备,并建立国际监督制度以监督这些决定的实施。维辛斯基的这一建议又一次表明了苏联始终不渝地为和平和国际安全而作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本年三月一日史太和美国斯克?霍华德新闻社总裁霍华德在克里姆林所作的谈话,可说中一个极重要的历史文件.其中关于苏联对日对德的政策,苏联与外蒙的关系,苏联对于世界革命的基本态度,美苏间的外交关系,苏维埃社会主义和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及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的区别,以及苏联新宪法的真正民主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民主主义的差别都有扼要的说明.这会谈的全文曾由永?周刊译载,兹特转载如下,给大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谈。会上,三首脑就德国、波兰、南斯拉夫、联合国等战后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或初步协议。①会议之前和会议期间,苏、美、英还讨论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政治条件问题,结果,三国签订了秘密的“雅尔塔协定”。这个协定“是在没有中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而作出了直接牵涉四大同盟国之一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决定。……这是  相似文献   

20.
问几天来柏林的形势很紧张,英美和苏联是否会在这里发生严重的武装冲突呢?答有人以为柏林问题会造成美英和苏联之间的战争危机,我看还不会.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柏林问题事实上就是德国问题,而德国问题也就是德国分裂的问题.最近德国分裂的危机,是美英方面所促成的,美英理弱,苏联气壮,所以美英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和苏联挑起战争的冲突.二、目前柏林的紧张情势,主要是外交与政治的攻势,加上一点军事示威的姿态,双方还没有打仗的准备.战争不能这样轻易就打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