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生物学效应是与细胞内信号传递分不开的。细胞在生长、增殖、分化等过程中,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 protein kinases,TPK)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细胞内的TPK包括两类:第一类为位于细胞质膜上的TPK,称为受体型TPK,如胰岛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这些受体具有催化活性;第二类为位于胞浆中的TPK,称为非受体型TPK,如一些底物酶和某些原癌基因(src、yes等)编码的TPK,它们与无催化活性的受体偶联而发挥生理作用。有的细胞因子受体本身无酪氨酸激酶活性、不能依靠受体的活性而活化其它信号分子,但其胞浆存在非跨膜型蛋白酪氨酸激酶(nontransmemberane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NM-PTKs)介导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2.
吉非替尼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喹唑啉类衍生物,通过竞争抑制ATP与受体区结合,从而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吉非替尼主要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和三线治疗,其抗肿瘤作用已得到许多研究者的认同.阐述了吉非替尼的药理学、临床研究,吉非替尼疗效的分子预测因素及不良反应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正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尽管诊断和治疗水平有所进步,但很多肿瘤生存率一直很低。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人类蛋白酪氨酸激酶(PTK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新靶点。PTKs抑制剂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抗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这些药物在临床前期研究中已显示很好的抗肿瘤效应,一些正在临床上作为很有前景的抗癌药。特别是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matinib(STI571)在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显著成功使得科学家们更热心于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至少有30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的不同临床试验阶段,大约120多个临床试验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在此对酪氨酸激酶在肿瘤中的作用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黄国平  胡成钰 《江西科学》2004,22(2):143-145,150
在细胞水平上,JAK2在生长激素介导的信号传导中具重要作用。生长激素与生长激素膜蛋白受体结合,激活胞质酪氨酸激酶JAK2后,JAK2自身磷酸化。同时磷酸化生长激素膜蛋白受体,从而形成信号传导因子与转录激活因子、适配蛋白Shc等细胞信号分子高亲和位点。生长激素刺激下的JAK2也会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从而激活磷酯酰肌糖3激酶以及其它相关的调节新陈代谢的生物分子活性。而且JAK2还能激活适配蛋白SH2-B。这些因子和激活途径可能是生长激素作用于机体并调节机体生长代谢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γ-干扰素诱导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酪氨酸激酶活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FN-γ诱导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信号转导中酪氨酸激酶活化。方法采用IFN-γ作用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McCoy细胞,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信号蛋白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的诱导活化,并应用酪氨酸激酶特异性抑制剂genistein拮抗IFN-γ诱导的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结果IFN-γ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内的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磷酸化程度随时间延长而改变,在15min时磷酸化程度最高,以后逐渐减弱。Genistein可抑制IFN-γ诱导的酪氨酸激酶磷酸化;随着浓度增大,抑制作用有所增加。结论IFN-γ诱导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酪氨酸激酶活化。  相似文献   

6.
β淀粉样蛋白来源的扩散性配体降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磷酸化水平,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上,给予500 nmol/L的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作用不同时间均降低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磷酸化水平;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对细胞不同部位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水平影响不同,并且对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中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在时间上呈现明显的差异;β淀粉样蛋白来源的扩散性配体通过突触外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影响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单独激活突触外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或给予β淀粉样蛋白来源的扩散性配体后再激活突触外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水迷宫实验显示,转入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的小鼠要花更多时间找到目标平台,其海马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TRK)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代谢等作用.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发现TRK激酶编码基因NTRK的融合现象,TRK蛋白过表达或激酶活性组成性激活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以TRK激酶为靶标的小分子抑制剂正处于研发之中,如Entrectinib等.本研究以Entrectinib为阳性对照,从小分子化合物库中筛选得到Crizotinib、LY2874455等7个新颖的TRK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结构计算提示Dovitinib等4个化合物均属于ATP竞争性抑制剂.在NTRK1基因融合的KM12细胞体外增殖实验中,全部的TRK激酶抑制剂均能抑制细胞增殖,且LY2874455最为显著.在细胞的联合用药实验中,发现Crizotinib与Entrectinib的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肌细胞肥大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常见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其表型特征由其核内基因表达模式决定。Src和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作为胞质蛋白酪氨酸激酶是整合素信号的早期调控因子,是多细胞生物体所必须的。本文主要综述Src激酶家族及FAK在心肌肥大中信号转导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生长因子受体本身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它与生长因子结合后发生自动磷酸化并通过酪氨酸磷酸化识别机制作用于含SH2结构域蛋白,启动STATs、Ras、磷脂酶C-γ、磷脂酰肌醇3-激酶、Src激酶等多条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这些通路间的信息交谈和引起基因表达效应的重叠性使它们形成复杂的信号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0.
酪氨酸激酶Btk是非受体酪氨酸家族的成员,它由PH结构域、TH结构域、SH3结构域、SH2结构域和催化结构域5部分组成.Btk参与多种信号通路,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Btk的突变可导致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笔者将围绕Btk的结构、功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内容加以综述,着重探讨Btk参与B细胞信号通路、TLR信号通路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等过程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