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1计划"的实施为地方高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与传统科技创新模式相比,协同创新在创新导向、服务方式、组织形式、绩效评价上有较大的变化。地方高校在推进协同创新战略过程中,要处理好培育与认定、牵头单位与协同单位、中心建设与高校整体发展的关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要优先从机制体制改革、提高创新培养能力、加快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协同创新中心,是我国高校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深入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演化规律对于指导实践,推动协同创新意义重大。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协同创新中心的生命周期可分为酝酿准备、组建形成、磨合震荡、规范运作、衰退老化5个阶段。将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构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生命周期模型,划分成长阶段、提炼阶段共性,有助于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成长机理进行深入认识,并为高校筹建协同创新中心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肩负着不断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的重任,而开展协同创新和交叉学科建设是高校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自2009年以来,以国家重大科技发展需求为牵引,北京科技大学"交叉学科中心"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了材料、冶金、机械、物理等学科相互交叉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合理协同内部分歧与差异,平衡各方利益,打造了一支规模稳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其组建和运行的探索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体现国家意志的又一重大战略工程。2012年5月,在河南省政府主导下,以国家粮食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由河南农业大学牵头,协同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衣科院等单位,组建了“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同年9月,中心被认定为河南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并被推荐申报认定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5.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共同组建的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于2015年获得教育部首批认定。自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该中心在建设运行、人才选聘、资源汇聚、科研组织、人才培养、绩效管理等方面进行突破和改革,突出中心特色、代表性成果及“树标杆”作用,为“2011计划”整体建设提供实践资料,也为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认定申报工作的其他“2011协同创新中心”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以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载体,旨在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目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观念创新不足、协同度不高、体制机制改革缓慢等问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应合理控制参与单位数量,保持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并通过进一步观念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灵活使用科研经费等措施,确保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1计划"开展以来,以高校为中心的各级各类"2011协同创新中心"陆续成立,但理论上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解仍未有共识,影响了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边界理论、契约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分别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本质、协同体的边界、协同体的内部治理机制以及外部制度环境演化和变迁规律尝试作出全新的阐释,从而构建一个全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分析架构:机会主义倾向、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以及资产专用性,增加了产、学、研各主体之间交易费用。协同创新的本质就是通过制度设计,形成一个组织来替代市场,从而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企业边界理论确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容——协同体的边界;契约理论重新阐释了协同体治理结构——系列契约的优化选择;制度变迁理论则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外部制度环境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配套制度改革与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对于创新联合体在组建及运行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机制研究不足,尤其缺乏将其置于“双循坏”背景下作为搭建完整创新生态体系中重要一环的建设路径研究。组建创新联合体,有助于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破传统科研组织范式,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案例,分析其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的实施机制与运行模式,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建设创新联合体的实践路径,包括推动市场牵引的企业技术需求凝炼机制、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研发供给体系、强化成果产业化中端服务保障机制和打造基于国内国际双循坏的全球协同创新生态,为新时代更好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模式借鉴和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9.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行业开展原始创新的主力军。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电子信息行业的特色型大学,在组建协同创新中心过程中,探析了行业特色型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的层圈结构概念模型,分析了中心组建要素和运行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创新方向、企业的积极参与、政府的投入等是促进同类中心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摘要: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国家"2011计划",促进高等教育与行业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轨道交通行业科学发展,由北京交通大学牵头,联合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和龙头企业成立"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日前,该中心顺利通过专家认定,被教育部、财政部认定为首批"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协同"历程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要求高等学校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以北京交通大学"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研究"为试点,启动实施了"跃升计划"。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分析,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政府如何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方法】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相关数据从纵向、横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数量不足;面向基础学科及文化传承类的较少;工学、医学所占比例较大,而人文社会科学较少;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参与情况均较好。【结论】协同创新中心作为“2011 计划”的实施载体,理应得到以资金资助和政策支撑并重的支持。基于“汇聚资源、激发活力”的基本原则,建立以导向性经费资助政策、多元化薪酬绩效分配政策、专业化公共服务政策为主体的支撑保障政策体系,进一步夯实政府主导、高校引领、企业主体的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百色"四地一带一枢纽"建设所需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开展"协同创新"培养百色"四地一带一枢纽"建设所需高技能人才的迫切性与可行性,然后分析了百色的地方院校培养百色"四地一带一枢纽"建设所需高技能人才的"协同创新"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协同创新"视角下百色"四地一带一枢纽"建设所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大连市坚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通过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创新资源,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设立创新驱动重大专项资金,出台《大连市创新驱动重大专项管理办法》。组建了10个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梳理出31个技术创新链、107项  相似文献   

14.
如何准确把握协同创新内涵,由高校牵头形成平级协同,自下而上地建立扎实有效的协同创新体,实现明显的协同增效,是“2011计划”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组建“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2011计划"的实施,为地方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将面临对协同创新的认识方面、缺乏领军人物、协同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滞后等困难。地方高校应加强统筹规划,精心培育领军人物,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外部环境,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政府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机制探究还没有深入地开展,如何通过政府行为引导协同创新中心沿着国家目标进行研究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政府应明确自身在协同创新建设中的角色定位,通过鼓励各协同创新中心机制体制改革;加快评价体系建设;加大创新人才的聚集度等措施做好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7.
对欧美国家量子信息技术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的历史使命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剖析了这些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在发展定位、组织体系、资助格局、资源配置、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模式与特色,为我国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于创新资源的有效共享、实施配套的创新政策、寻找相匹配的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高校协同创新是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建立沙普利(Shapley)值法的“四方博弈模型”,对新疆M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博弈分析,并对各参与主体的收益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9.
2012年8月1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两校一所")联合举行"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启动仪式。"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是首个由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育的协同创  相似文献   

20.
以4所建成国家级、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案例研究方法,着重探讨不同类型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结构特征,并基于此挖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构过程。研究援引网络理论与协同理论揭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有效建构,意在基于高校创新的独特情境深入理解协同创新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