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粮食作物古汉名训诂(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述有许多粮食作物名称.由于历史变迁,称谓嬗变,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整理,影响了科学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本文收集了62个豆类作物的古汉名并进行了考证,它们隶属7属11个种.该项研究沟通古今、沟通中外,可以促进我国作物栽培史的研究,在拯救、继承与弘扬古文化方面具有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粮食作物古汉名训诂(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述有许多作物名称,由于历史变迁,称谓嬗变,缺乏系统研究与整理,影响科学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本文收集了60个具有地下根茎的作物古汉名并进行了考证,它们隶属于5科、6属、6种.该项研究沟通古今,沟通中外,可以促进我国作物栽培史的研究,在拯救、继承与弘扬古文化方面具有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古籍《诗经》中的鱼类古汉名考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学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拯救古文化,《诗经》是我国先秦文化的精品,其中记载的鱼类有14种,多数种类古今称谓不同.本文运用现代动物学和训诂学的方法对其名称进行了认真的考证,沟通了古今,沟通了中外.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有许多蔬菜植物,其名称与现代名称大多都不一致,为了沟通古今、沟通中外,弘扬我国古文化,笔者对十二种蔬菜类植物的古汉名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有许多鸟类古名与现代鸟名大都不一致,为了承救古文化,沟通古今,沟通中外,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文,笔者应用现代动物学与训诂学相结合的方法考证了《诗经》中记载的鸟类名称,把它们归属于现代鸟纲10个目、22个科,共42种.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典藉中记载有许多姜科植物,其名称与现代名称大多都不一致.为了沟通古今、沟通中外、弘扬我国古文化,笔者收集并考证了姜科植物古汉名42个,归属于姜科的山姜属、砂仁属、姜黄属、姜花属、山奈属、姜属,共18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自汉代以来讫至当代有关“古今字”的研究加以综述,就各家见解之异同进行了简明而允当的比较分析,认为对“古今字”名称的沿用及概念的内涵应坚持历史的观点和贯彻历史的承继性,主张将现今较流行的“古今字”名称改为“区别字”或“区别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三言”中的一部分古今同形复音词为对象,考察了它们在色彩意义方面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现代汉语对近代汉语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筠所论的"古今字",指的是为记录一个词,不同时期的文献中使用了不同的字符这一现象。王筠使用"古今字",是以沟通字词关系为目的的,"古今字"和专门论述汉字造字演变的术语"分别文"、"累增字"并不处在同一理论层面上。把王筠的"分别文"、"累增字"概念与"古今字"概念混同起来是有违学术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三言”中的一部分古今同形复音词为对象。考察了它们在色彩意义方面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现代汉语对近代汉语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英汉翻译中人名的文化隐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出现了许多表示人物的名词,这些人物名词除了表示它们原有的文化信息外,还有深刻的文化隐含.具有深刻文化隐含的英汉人名主要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宗教文化、文学作品及日常生活等几个方面,在跨文化交际或英汉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人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丛书广录》是一部大型古籍目录,为研究者提供了较准确、可靠的文献资源信息和检索途径,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因各种原因偶有著录失当之处,如作者姓名错讹、书名信息错误等。本文作者就其所见,一一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13.
地名是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语言及地理信息.从语言及地理角度分析古藏文吐蕃地名具有重要意义.吐蕃地名的类型有它独特的一面,同时还有其地名本身的结构属性及命名特点.在命名特点上,吐蕃地名不但表现客体的属性或特征,而且也包含着主观感情色彩等内容,使地名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吐蕃地名不仅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而且与历史上藏民族及周边民族的活动和影响颇具关联,是一种人地关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20种观赏植物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所出现的名称一一列举及简述,并作了科学鉴定.对其同物异名与异物同名现象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采用训诂学与现代植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就古代文献中的海漆、红荆树、罗望子树、乌饭树的古汉名进行考证,在继承与传播古典植物学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法律渊源中判例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中国古代与判例法有关的概念很多,且各概念之间有不同含义,同一概念不同时期含义也不相同。中国古代与判例有关的概念有秦朝廷行事、汉朝决事比、晋朝的故事、唐朝的法例、宋元两朝的断例、明朝的事例、清朝的通行等。此外还有案例、判牍、例与判例等不同概念。对不同概念含义进行分析,能让学界认清中国古代判例法的相关特征,有利于学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法律的特征及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