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庆寿寺塔院一块明碑列举的住持僧名号,结合多种文献碑文,对金元两代住持僧身世做了力所能及的考证,为北京佛教史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2.
今四川省通江县文物管理所存有一宋代重刻碑,乃唐末名相郑畋撰《壁州新建山寺记》。文章可廓清郑畋卒年、卒地、郑凝绩任刺史的情况及纠正前人记《壁》文所作时间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就目前看来,僧安道壹的作品遗迹,主要在公元553-580年间,是中国历史的北齐到北周。直到1995年山东东平洪顶山僧安道壹作品的集中发现,其中包括丰富的题记与确切的纪年。由此兴起了对于僧安道壹作品研究的热潮。在其遗存的作品,题名《安公之碑》是其佛学与艺术思想、个人艺术气质的集中表现。本文将《安公之碑》从文本、话语、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于僧安道壹的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蔡邕的《铭论》是对铭体发展史的首度系统总结,其《铭论》体现了铭体文的载体意识、功用意识。他的碑铭文对歌功颂德类铭文前散后韵体式进行了规范,后人纷纷仿写他的碑铭文。  相似文献   

5.
山东惠青黄河大桥是一座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主桥的孔跨布置为:(133+220+133)m,采用塔梁墩固接的结构形式,设计构思独特.以该桥为背景,对矮塔部分斜拉桥的斜拉索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渤海咸和四年铭文佛龛”从形式上看当为“造像碑”,是为建树功德、祈求阖门安康而有意造刻的。此物无论在时间记载,还是雕刻佛像人物及风格特征上都存有一定疑点。很可能属于伪品,并非渤海时代遗物。  相似文献   

7.
《安晚轩记》之碑刻立于元惠宗元统三年(1335)六月.原石现存杭州孔庙(杭州碑林),陈列于"宗教碑"碑廊(见右上小图).是碑圆首,篆额"安晚轩记"4字,额之左右仿汉画像碑,刻有麟、凤二像.原座已佚,碑石高152.5cm,宽78.5cm,厚20.5cm.碑文楷书,并题、署凡21行,记文界格书写,满行35字.杜正贤主编《杭州孔庙》一书收录.  相似文献   

8.
十六国前秦时期,泰山便成了山东最初的佛教中心。世云北魏造像,北齐刻经,是说北朝的佛事活动已经形成了带有倾向性的时代特征。洪顶山关于僧安道壹的碑、铭、题记提供了他山不可比拟的史料,为研究山东境内的北朝佛经刊刻活动及僧安道壹其人提供了新的实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散点透射的方法,聚焦于唐代诗僧文化中前人所忽略的两个问题:一是对僧诗所应包含内容的认识:一是诗僧对文人影响的强化。  相似文献   

10.
北宋时期的韶州,社会相对稳定,禅林发展兴旺,僧多、寺多、信佛者众。在历史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下,各寺院的住持弘扬农禅经济管理模式,中兴寺院、弘扬佛法,从而推动了韶州禅林的进一步发展,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国年间,在镇江大市口两次出土北宋时期碑刻,其内容主要记述修筑润州大市砖砌街路的事迹,它们提供了我国古代城市铺设砖街的早期实证,并反映古代民间人士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的传统特色。而近些年来的城市考古,又揭示了唐宋时期大市周边的繁华面貌。  相似文献   

12.
南阳目前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有许阿瞿墓志汉画像石、唐河郁平大尹冯孺人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杨官寺西汉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方城"胡奴门"画像石题记等。现存的汉代碑刻主要有:张景造土牛碑、李孟初神祠碑、赵蓟碑、南阳都乡正为弹碑等。这些珍贵的汉画像石墓墓志题记和汉代碑刻记录了汉代的社会历史、书法等内容。对研究汉代的历史文化、书法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胡季良,唐代中后期书法家,是一位未能仕进又有着较深文化修养、精于书艺的地方儒生,其人其书散见于诸多史籍。胡氏所书作品,现存者有唐天宁寺经幢(湖州)、唐大云寺经幢(长兴县)、唐龙兴寺(杭州)。胡氏所撰铭刻文字,流传下来的有德本寺碑阴、吴氏墓铭、方山宝幢赞。  相似文献   

14.
后人评论四灵的诗歌创作,多聚焦于他们师宗姚合、贾岛,此论虽道出了四灵诗歌的主要艺术渊源,但并不全面。除了师宗姚、贾之外,唐代的大历诗人、晚唐诗人及宋初的晚唐体诗人、南宋的杨万里、叶适等人都是四灵学习的对象。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学习,他们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诗风。  相似文献   

15.
宋元南戏为最早成熟的戏曲样式之一,是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宏大的结构、丰富的内容以及别具情趣的表演艺术,完善着古代戏曲的形态,至今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钱南扬在《戏文概论》中推论“戏文的发生,应远在宣和(1119-1125)之前。”辨析各家观点,从南曲戏文所用曲调、海盐腔的产生年代、南戏的流播以及祝允明《猥谈》中的一段记载四个方面,验证钱南扬的观点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
兴隆塔碑刻全面记载康熙年间重建该塔的人物,有利于研究清代职官和清代佛教政策。统治者已将佛教事务管理权牢牢控制在手中。碑刻与方志结合可理清兴隆塔重建经过,足见当时兖州佛教之兴盛。嘉礻右八年碑刻应不是宋代原碑。  相似文献   

17.
南阳作为汉代的名邑,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大量的文字石刻。2003年南阳邓州汉代水利巨石的发现丰富了南阳汉代石刻文字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这批石刻文字的考释、研究,旨在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南阳汉代的文化,从而全面的认识南阳。  相似文献   

18.
白鹤梁晁公朔题记是宋代士人晁公朔对白鹤梁石鱼出水兆丰年民间传说与天旱事实不相吻合现象的思考和推论.题记表现了宋代士人学问研究的一般轨迹和大致轮廓,从中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宋儒及宋学.  相似文献   

19.
《东坡先生墓志铭》是苏轼之弟苏辙的亲笔墓志,苏辙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再现了苏轼的一生。元代脱脱的《宋史.苏轼传》在墓志铭、笔记史料的基础上加以润色而成,中间穿插有不同时期苏轼上表的疏、议,内容详实,前后连贯。林语堂本《苏东坡传》和王水照、崔铭本《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都是可查可考、资料详实、内容丰富的人物传记。  相似文献   

20.
宋代经济立法中的“民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宋代经济立法及北宋经济变革的考量,从宋代经济立法中各种制度的“民生”规定,以及北宋主要变革家的经济法律思想中的“民生”思想两个方面,论述宋代经济立法中的“民生”思想,认为宋代立法中的民生思想,有其进步性,是我们民族智慧的体现,我们今天则更应该以民生作为立法执法的基础,通过社会的综合调整,形成真正的民生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