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8年9月17日上午,由中国科协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以"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为主题,以"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为定位的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包括百余位两院院士在内的逾万名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学科领域及工作在科研生产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云集在这里,共赴科学盛宴。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5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中国科协副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李洪对外发布了由中国科协组织征集遴选的6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李洪说:"这些(问题)代表了我国科技领域真正的‘硬骨头’。"地球科学领域的关注点在量子惯性导航、空间天气预报、岩石圈构造应力场等方面。公共安全领域的关注点重点集中在煤矿重特大灾害智能报警、工程结构安全长期智  相似文献   

3.
郝萍 《河南科技》2006,(13):22-23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创新理所当然是时代的宠儿,科学与艺术看似是两个独立的学科,殊不知他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对于科学家的心智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通过审美教育促进科学的进步与创新,当代审美教育"以美促创"的新内涵、新功能亦成为当前审美教育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5月26日上午,由中国科协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主题为"改革开放创新引领"。开幕式分别邀请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工程院院士周济,中国科协副主席、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作了《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5.
正《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是黑龙江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双月刊),现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或检索机构收录。本刊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为原则,发表有新意、有创建的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特别是高新技术学科的研究论文,对基础科学研究有推动作用的、对国民经济产生效益的科研论文和研究报告"为办刊宗旨。主要报道数理科学、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素质复合型信息科学及计算科学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三维协同培养模式及实践路径.通过对传统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修正和细化,将粗放式的简单"复合"转变为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复合知识"、"复合能力"和"复合素质"三者的深度融合.通过不同学科的知识融汇、能力组合和素质融合,进一步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的、合作的效应,从而建立一个多方协同的人才培养系统,实现复合型信息及计算科学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作为整个计算学科综述性的导引课程,多年来关于课程的内容该有什么始终含混不清.特别近几年,更是将非计算机专业第一层次的公共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计算机科学与方法论"课程的内容来开设.  相似文献   

8.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科技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七部门于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充分认识新世纪新阶段做好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把科普宣传工作做好、做实。通知指出,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施科普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为载体,以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和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浓厚氛围。科普宣传工作要开拓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考虑不同地…  相似文献   

9.
一、分形理论的产生 分形理论始创立于70年代中期,创立伊始就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与耗散结构、混沌并称为70年代科学史上的三大发现.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理论只有大约30多年的历史."分形"学科的诞生通常以曼德布罗特于196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统计自相似性与分数维数"的论文作为标志,其后曼德布罗特在他的两本经典著作《分形:形状、机遇与维数》和《自然界的分形几何学》中,第一次创造了fractal这个英文词,并提出了分形的三要素,即构形、机遇和维数,标志了分形理论的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10.
高层视点     
正万钢:科学普及是"双创"的重要社会基础2016年9月24日,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向与会者们讲述他眼中科普的力量:科学普及让高大上的创新成果更加接地气,同时,科学普及也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  相似文献   

11.
TPACK是一种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模式,对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了全新视角.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如何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实现学生的"知行并举"成为众多教师思考的问题.依据TPACK理念,对信息技术教学论进行教学探究,以"教学技能"为教学实例具体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设计过程、方法及效果,为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做参考与借鉴.研究结果表明,TPACK模式的运用可行,但在该课程的有效性有待验证.  相似文献   

12.
正《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是黑龙江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双月刊),现被《中文核心期刊要不总览》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或检索机构收录。本刊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为原则,发表有新意、有创建的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  相似文献   

13.
为顺应信息化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方面的优势,通过文献阅读和统计分析,以地理科学(师范类)学生教材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整理出适用于LocaSpace Viewer软件辅助地理科学教学的课程内容,分析了LocaSpace Viewer软件应用于地理科学学科教学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地理科学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促进地理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1.宗旨与征稿对象1.1 本刊旨在促进学术交流 ,推动知识、技术创新 ,促进学科发展 ,为水利电力事业和地方经济服务 .1.2 本刊主要刊登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所覆盖的所有领域以及相关的基础学科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学术讨论、学科综述等学术性文章和动态报道 ,介绍和推广有关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1.3 本刊为季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征稿对象主要是本校师生 ,也欢迎其他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 (所 )及有…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技》2005,(2):5
日前,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科协联合发出通知,部署进一步做好今年春季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  相似文献   

16.
《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7,21(3):F0003-F0003
1宗旨与征稿对象1.1本刊旨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知识、技术创新,促进学科发展,为水利电力事业和地方经济服务.1.2本刊主要刊登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所覆盖的所有领域以及相关基础学科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学术讨论、学科综述等学术性文章和动态报道,介绍和推广有关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7,21(2):F0003-F0003
1宗旨与征稿对象1.1本刊旨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知识、技术创新,促进学科发展,为水利电力事业和地方经济服务.1.2本刊主要刊登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所覆盖的所有领域以及相关基础学科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学术讨论、学科综述等学术性文章和动态报道,介绍和推广有关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近20 a来,我国高校地理学学科在广泛投入实践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专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学科长远发展、令人堪忧的问题学科理论真空化;基础削弱、地理特色淡化;学科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教学体系紊乱;师资力量减弱;学生质量下降.指出问题的产生,既受社会大环境的作用,也受学科固有特征的影响,高校地理专业自身系统建设的负面影响也十分巨大.提出必须采取措施,遏制其发展的趋势,以保证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近20 a来,我国高校地理学学科在广泛投入实践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专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学科长远发展、令人堪忧的问题:学科理论真空化;基础削弱、地理特色淡化;学科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教学体系紊乱;师资力量减弱;学生质量下降.指出问题的产生,既受社会大环境的作用,也受学科固有特征的影响,高校地理专业自身系统建设的负面影响也十分巨大.提出必须采取措施,遏制其发展的趋势,以保证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设置不科学和缺乏特色是制约我国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根本性因素,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以发展特色学科为着力点,找准特色、培育特色、用好特色,在求特色中发展研究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