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人尿样标本保存方法对异黄酮测定结果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分析人尿在不同解冻温度、不同冻融次数、不同放置时间对异黄酮(大豆苷原、染料木黄酮、黄豆黄素、雌马酚)测定结果的影响.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人尿在4℃、室温(25℃)和37℃条件下解冻对异黄酮组分的测定结果的影响不明显(P〉0.05);室温条件下一次冻融或多次冻融,各项检测结果仍比较稳定;尿液标本在4℃或室温放置24h内以及-20℃放置3周内对异黄酮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沿海城市海口市8~10岁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为制定合理防治碘缺乏和碘过量引起的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海南省碘缺乏病防治规划》,2011-2012年,在全市四个区48所学校随机抽查8~10岁学龄儿童1537例,依据(WS/T)《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检测,并严格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结果中位数为207.8μg/L,尿碘值〈50μg/L的比例为3.3%,尿碘值〈100μg/L的比例为13.3%.尿碘值高于适宜量的比例为27.2%,碘过量的比例为26.5%.其中秀英区、龙华区碘不足的比例连续两年都明显高于其他区.琼山区碘过量的比例30.5、49.5%,连续两年明显高于其他区.海口市虽然已达到碘缺乏病消除判断标准,但仍有13.3%人群碘缺乏,应继续加大碘缺乏病危害宣传力度,继续执行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碘高于适宜量及碘过量的比例为53.7%,大部分人群存在明显补碘过剩,补碘同时应预防碘过量带来的危害.补碘工作不能一刀切,加强对重点人群尿碘检测,制定长效监测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科学补碘,真正实现我国第19个"防治碘缺乏病日"提出的"科学补碘,健康一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用F—1型流动注射测氟仪测定尿氟含量的方法。此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和使用试剂少等优点。测定样品含氟浓度为0.319mg/L时,回收率为98.2%,变异系数为1.6%,进样量为100μL,分析速度60次/h,线性范围0.05~10mg/L。  相似文献   

4.
用聚丙烯酰胺(PAG)包埋,载体偶联法及脂质体包被等方法对绿豆芽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进行固定化;用丙酮固定化PAL活性酵母细胞。比较不同方法固定化酶的偶联率或包被率以及固定化对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PAG(T/C=3/30)包被酶活性保护较好;(2)交联法中以戊二醛法偶联PAL于Bio-Gel P300优于〔环己基-3-(3-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CDC)交联,以CDC固定P  相似文献   

5.
优化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尿液中异硫氰酸酯含量的方法。本法适合大批样品测定人尿液中异硫氰酸酯.  相似文献   

6.
7.
在碱性条件下,直接加热水解检测阿片成瘾者尿中吗啡,用碘化铋钾与碘铂酸钾两种试剂先后显色,实验结果表明此法快速,简便,灵敏,专属性强,不受合并用药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采用RCS-585比色法对正常人尿中毒性羰基类物质(RCS)进行测定.最适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为40min,45℃,检测波长为585 nm.结果表明人尿中RCS在0.014~20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Y=0.11X+0.03,r=0.999 8,t=197.08,P>0.01;检测极限为0.014μmol/L,平均回收率为102.57%.对低、中、高3种浓度的尿液进行测定,变异系数均小于5%,表明精密度良好.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人类尿液中毒性羰基类物质的含量测定;对于检测人体的羰基应激和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临床或临床前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贾士龙 《河南科技》2007,(11):17-17
进入越冬期后,在中低产小麦田施尿,增产效果明显。据测定,500公斤鲜尿约相当于标准氮肥12.5公斤,过磷酸钙6.5公斤,硫酸钾2公斤。据生产试验,每亩施尿500公斤,可增产小麦30~50公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三、病理变化 病禽的主要病变是肾肿大,有的肾脏肿大3~5倍,色发白,表面有花斑样花纹,切面常有白色尿酸盐流出;输尿管扩张,有的增大10~25倍,里面充满了大量黄白色、坚硬的结石。  相似文献   

12.
断尾 肉羊生产中,常对羔羊进行断尾,目的是避免粪尿污染羊毛及防止夏季苍蝇在母羊外阴部下蛆而使母羊感染疾病,并便于母羊配种。断尾一般在羔羊出生后10天内进行,此时尾巴较细,不易出血。羔羊断尾常用的方法是热断法和结扎法,前者是利用加热的铲,在离羊尾根部4-5厘米处(第三至第四尾椎间,太短了尾巴遮不住外阴部,易被蚊蝇叮咬)将尾切下,并进行烧烙止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