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引言当加盐(或其他物质)于双液系时,往往使体系的混溶性(Mutual Solubility)发生极其明显的变化。例如,苯胺-水混合物是上临界溶解温度为167℃的部分互溶体系,但加入足够量LiI后,则可在室温下完全混溶;相反,苯-甲醇为一完全互溶的双液系,当加入NaI后,体系分层,由完全互溶变为部分互溶.这种现象亦称之为盐效应(Salt Effect)。由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不但对理论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多应用,因此早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2.
二十年前,李,芦曾报导了加盐于完全混溶的双液系而能使之分层时,存在着任何双液比的情况下,分层温度与盐量均呈直线关系 T=m×3÷T_0的规律。(T及T_0分别是有盐和无盐时的分层温度)、早年Prigogine曾用严格正规溶液模型在临界组成时推出了这一直线关系为本文利用正规溶液模型,假定盐量不大时,可以不受临界组成这个条件的限制而导出这种直线关系。同时,文章还报导了这种直线关系与着名的Furter和setschenov两个盐效应直线方程的必然连系。丙酮一水二元系当分别加入Licl及kcl时,测定了所形成体系的分层温度,得出了与盐量间存在的直线关系。最后,根据溶液在离子周围形成优势分布的观点,文章还解释了二元系加盐分层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前期工作中,曾发现在非极性-极性双液体系中,加入某种能引起该体系分层的盐量与其相应的分层温度之间,存在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工作通过对丙酮-水-硫酸钠体系的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极性-极性双液体系亦能符合上述直线规律。此外,将t-M_Na_2SO_4直线外推至盐量为零,得到丙酮-水体系的上临界混溶曲线,其上临界温度约为—47℃,相应组成XCH_3COCH_3约为0.18。上述实验结果,与Timmermans的定性规律和Prigogine的定量处理一致。  相似文献   

4.
可以完全混溶的双液体系,能够用适当的盐使其分层,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对于它的实质至今还不够了解。盐对双液体系的分层作用与各种分子间的作用有关。如果能够对于这种分层作用的规律和性质有更多的认识,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各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在前一篇论文中,我们报导了碘化钠对苯与甲醇混溶性的影响,发现一些值得进一步考察的现象。我们注意到当两个液体的克分子比固定时,加入能够引起分层现象的盐量与分层时的温度为直线关系;并发现分层盐量对醇苯克分  相似文献   

5.
两种液体既有互相溶解的倾向,也同时具有互相分离的侦向。那一方面占上风,温度和组成常为决定因素。这对于只能互相部分混溶的双液系是很明显的。因为它们的完全混溶,只限于临界温度以上或以下,以及双结线以外的组成。对于可以完全混溶的双液系,除理想溶液外,降低温度常能增强其分离倾向,削弱其混溶倾向。如果不是由于固相的出现,则这些系统也可以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在一定的级成范围内分为两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盐对苯—甲醇及环已烷—甲醇两个体系混溶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早年作者等所提出的“分层函数”R 和“溶剂化参数”α及β的物理意义、数量变化及其与溫度的依赖关系.分层函数(X_A、X_B 及 X_S 分别为体系开始分层时醇、苯或环已烷、盐三者的摩尔分数)与双液比 X_A/X_B 对划,在三元系韵拆点(Plait point)处发生急转弯,成为估算折点的一个简易方法.这个转弯在低温时是曲线的极大点;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变为平坦,而后又成为极小点。溶剂化参数α及β是利用 Basinski的方法求得的,如把 X_A 分成 X_(AS)+X_(AB)两部分,则 X_(AS)/X_S即为α,X_(AB)/X_B即为β。当盐固定时,利用它们的大小可以区分不同双液系混溶性的大小;而当双液比固定时,利用它们又可以区分不同盐的分层能力的强弱。最后,还利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分子热运动急剧程度的变化说明了α和β随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Raoult定律在描述二元双液系时,适用于互溶、部分互溶2种状态,但不适用于互不相溶的状态。通过分析二元双液系的界面结构,提出“无效盖度”的概念,以此揭示出Raoult定律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正> (一)我们曾研究过一系列盐类对双液系混溶性的影响。希望在理论上和应用上有进一步的了解。本文继续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加盐于一定组成的双液系中,将改变液体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关系,或增大其混溶性,使溶解度提高,或降低其混溶性,直至分层现象发生。这两种情况,均取决于双液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的气一液平衡相图 ,得出了完整的压力 ( P)—组成 ( X)图和温度 ( T)—组成 ( X)图 ,并对图中曲线的性质作了详细的讨论 .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的气一液平衡相图,得出了完整的压力(P)-组成(X)图和温度(T)-组成(X)图,并对图中曲线的性质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醇等)在无机盐存在的条件下能与水分成液-液两相,该体系已被应用于金属离子、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萃取本文首次利用乙醇-盐-水液-液双相体系进行滥用药物--咖啡因和罂粟碱的萃取分离研究,得到部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1965年以前,作者曾研究过一系列盐类(如NaI、NaCIO_4、NaSCN和NH_4I)对苯—甲醇体系混溶性的影响。发现这些能溶于甲醇而在苯中微溶的盐类,会使苯—甲醇体系成为部分混溶。还发现,当两种液体的分子比固定时,加入能引起分层的盐量与其相应的分层温度之间,存在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这些直线的上端,位于盐饱和溶液的分层温度曲线上,而下端则可外推至无盐时的分层曲线。苯—甲醇体系,以NaI饱和时即由完全混溶变为部分混溶,上临界温度是130.5℃,但若将直线外推至盐量为零时,其上临界温度约为-60℃~ 70℃。最近,为了进行比较,我们根据 Eckfeldt和Lucasse的工作,重新计算了环己烷—甲醇体系中盐的数据。不仅直线关系仍然存在,而且外推至无盐时的曲线,与常压下这种部分混溶体系的实验曲线几乎完全重合。根据 Prisosine有关加入第三种组分所引起严格正规溶液临界溶解温度改变的关系式,可从热力学分析得到线性方程式T=mXs+T_O,该式的应用范围,不限于严格正规溶液,也不限于临界温度,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选择四种具有不同互溶度的液液体系,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单液滴传质系数的影响。结合界面张力的测定结果,探讨互溶度、界面活性与传质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互溶度与界面活性、传质系数的降低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对于低界面张力、部分互溶的体系,界面张力不是决定表面活性物质对液滴传质系数影响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 完全互溶的双液系加盐后能够分层是一普遍存在的现象。国内外学者对此早有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当分层现象发生时,折点组成的确定自然是人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李俊甫等和 Basinski 曾分别提出了确定折点的不同方法,我们将把这两种方法加以比较,给出关联两个函数的关系式,同时将用分层函数确定折点组成的方法推广于更多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对于二组分体系,根据吉布斯相律,体系的自由度数最多等于3。即体系的状态可以由三个独立变量所决定,这三个变量通常采用温度T、压力P和组成X。现行物理化学教材上关于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仅介绍等温下压力与组成的数学关系,没有介绍等压下温度与组成的具体数学关系,更没有介绍三个变量同时改变时的数学关系。本文在这里介绍一种温度、压力、组成三者之间关系的推导方法,且仅局限于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相似文献   

16.
在二元混合物中,有的物系其两个组分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能部分互溶,并且形成恒沸混合物。这种物系,称为非均相恒沸物。到目前为止,只发现了具有最低恒沸点的非均相恒沸物。例如,有糠醛—水、正丁醇—水、异丁醇—水、苯—水等物系。二元非均相恒沸物,可以利用二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及在一定组成范围内能部分互溶的性质,很容易用精馏方法分离。在两个塔中,二组分可以得到完全分离;在一个塔中,可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本文依据热力学的原理和一些经验法则探讨用计算机检验、关联二元系汽液平衡实验数据的方法。以形成最高共沸点的丙酮—氯仿完全互溶双液系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点检验法和面积检验法对其在760毫米汞柱压力下12组实测汽液平衡数据作热力学一致性检验。并以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丙酮-异丁醛二元系等温的液相组成-蒸气压数据、异丁醛-水二元系的液-液-汽平衡数据,以及丙酮-水-异丁醛三元系互溶区的等温的浪相组成-蒸汽压数据。用统计校验法对丙酮-水二元系的文献数据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校验,选择了K.Kojima的一套数据作为本研究中的丙酮-水二元系的汽液平衡数据。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分别求得丙酮-水、丙酮-异丁醛、异丁醛-水三对二元系的NRTL及UNIQUAC参数,並对文题三元系常压下完全互溶区的汽-液平衡进行推算,蒸汽压的计算值与实验数据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19.
在活性炭超级电容器体系中,研究LiODFB与LiPF6组成的复合盐电解液与活性炭电极的相容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LiODFB基电解液中加入LiPF6电解质盐能显著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LiODFB-LiPF6复合盐电解液与活性炭电极材料有较好的相容性,但LiPF6浓度过大不利于双电层电容特性的发挥;在电解液中加入少量的LiPF6可有效增加双电层电容量;当LiPF6浓度为0.2 mol/L时,电容器容量达到最大;不添加LiPF6的纯LiODFB盐电解液的容最大,且l 50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超过96%.  相似文献   

20.
将一类较为复杂的非线性目标函数化成近似等效的线性目标函数,从而用线性拟合方法求得了完全互溶双液体系的气—液平衡t-x关系式.利用t-x关系式可确定任意浓度溶液的沸点、平衡气相的组成以及体系的恒沸点与恒沸物组成.将t-x关系式输入计算机,可代替相图,用于精馏工艺的研究与设计,这将有利于提高精馏工艺的自动化水平.本文对目标函数的选择及处理方法,对其它问题的拟合计算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