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从生产中选育”的方法,从老窑泥中分离出产已酸的细菌,经纯化,最佳培养基的选择以及最佳产酸条件实验,筛选出最高已酸产生菌TQ-429菌株,其产酸量为10.04 mg/mL。  相似文献   

2.
以TQ-429 菌株作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处理原生质体,再生菌通过初筛复筛,选育出己酸高产菌株TQ-520,其产酸量达到12.17 m g/m L。  相似文献   

3.
紫外诱变原生质体选育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地衣状芽孢杆菌53-A6为出发菌株,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在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53-A6菌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达99.7%和30.9%,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和原生质体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4.
采用棒状链霉菌种内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克拉维酸高产菌株.该实验选用舒巴坦钠耐受性高产菌株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 B71-3-10和甘油耐受性高产菌株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 B71-14为亲株,优化了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和融合条件,最终得到遗传稳定性良好的融合子F14.该融合子的克拉维酸产量提高到650.35 mg/L,分别比亲株S.clavuligerus B71-3-10和S.clavuligerus B17-14的克拉维酸产量高36.77%和20.84%.将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应用到棒状链霉菌克拉维酸高产菌株的选育中,证明了其可行性、高效性及成效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着重研究粮食酒发酵中4类产酸菌的分离 ,其中己酸菌与丁酸菌同属梭状芽孢杆菌 ,为厌氧菌 ,醋酸菌为好氧菌 ,乳酸菌则微好氧 ,因此各自有不同的分离鉴定方法 ,其中己酸菌与丁酸菌分离方法相似 ,丁酸菌与乳酸菌的性能鉴定方法相似 ,其他则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6.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嗜碱性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53-A6.,该菌株能在pH10以上60℃的环境中良好生长,45℃pH9~12的条件下均可产生活力较高的碱性蛋白酶。酶反应的最适条件:60℃,pH10~11,在pH8.5~11之间较稳定。60℃保温1h剩余酶活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usLicheniformis)53号菌为出发菌株,在原生质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并对原生质体进行了多次诱变处理,从大量突变株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高产、稳定、耐热的碱性蛋白酶产生菌株53-G38-6,产酶活力由1104U/ml提高到22080U/ml.该诱变株最适产酶条件为:培养基由质量分数(w/%)为胰蛋白胨1,酵母膏0.5,玉米粉5,Na2HPO412H2O0.4,KH2PO40.03,Na2CO30.1组成,pH自然,培养温度42℃,培养时间44~48h,w/%为0.2的CaCO3可提高酶的产量.酶作用的最适条件:62℃,pH10.0,pH在9~10之间稳定  相似文献   

8.
在对细脚拟青霉、玫烟色拟青霉、粉拟青霉、香菇、平菇、金针菇等胆固醇氧化酶产生菌初筛的基础上,选择以产酶较高的玫烟色拟青霉作为紫外诱变的出发菌株,筛选出一株相对高产突变菌株MFEC006,其酶活达到了0.548 3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54%,经8次传代培养,突变株性质稳定.对MFEC006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其最佳产酶条件为:pH为6.5.温度27℃,接种量10%,摇床转速180 r/min.  相似文献   

9.
以地衣状芽孢杆菌53-A6为出发菌株,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在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53-A6菌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达99.7%和30.9%。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和原生质体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0.
张全钢  张利平 《科技信息》2008,198(6):101-102
植物内生菌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在与宿主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两者的互惠共生关系.通过对其进行表面消毒分离到内生产酸菌1株,编号:S11-1 .经过形态观察及16SrD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11-1应归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相似文献   

11.
从酒酿、酒曲样品中,采用透明圈法对淀粉酶产生菌株进行初筛,并通过测定酶活对其进行复筛.对所筛选出的产淀粉酶能力较高的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测定.经鉴定是克雷伯氏菌属,将其命名为Klebsiella sp.ZSY-I.通过正交实验对该菌株产酶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菌株产酶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KNO3、温度、淀粉和pH.该菌株在淀粉含量为2.5%,KNO3含量为1.25%的培养基上,30℃和初始pH为7.5,培养24 h后,酶活力达到最高为14.66 U/mL.  相似文献   

12.
产灵菌红素菌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糖化车间中采集的样品为试验材料,分离得到一种菌株,该菌株可产一种红色素,红色素经过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为灵菌红素.对菌株形态和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全细胞脂肪酸组分进行研究,并通过测定其16SrRNA基因序列的方法来鉴定此菌株.结果表明:16SrRNA基因序列与粘质沙雷氏菌种的亲缘关系最接近,16SrRNA基因测序BLAST结果表明此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相似文献   

13.
从黄石市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碱性蛋白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不产芽抱,具美膜.能在pH9-11条件下生长、产酶.产酶最适pH值为9,最适温度为37℃,适发酵时间为36h.发酵产酶量为45.0U·mL-1根据实验结果,该菌株鉴定为毛状假单抱菌Pseudomonas lasia.  相似文献   

14.
泥窖己酸菌产生的己酸是浓香型大曲酒主体香成分的前体物质之一。从老窖泥中分离纯化出一株产酸能力较高的己酸菌GS5,以其为亲株,通过紫外诱变(照射功率15W,照射距离30cm,时间为3m in),筛选到1株产酸量提高12%的突变株GSUT3,多次继代培养结果表明其产量稳定。研究还发现GSUT3与亲株之间,GSUT3第1代与第8代之间,其生长变化规律和己酸产量的变化规律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从江苏省沿海滩涂国家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盐碱土样中,分离得到一株果胶酸裂解酶产生菌ZQX8,经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鉴定,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该株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37℃、pH 6.5、0.1~0.25 mol/L NaCl,但在pH 7~9之间,0.5~1.0 mol/L NaCl浓度下仍然能较好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和耐碱性.该菌分泌的胞外果胶酸裂解酶的最佳底物为果胶酸,在培养基中酶活达到4 U/mL.该果胶酸裂解酶在40~60℃,pH 8~10的碱性条件下酶活较高,在600 mmol/L NaCl存在的条件下,也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显示该酶具有一定的耐碱性和耐盐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硫酸铵沉淀和柱层析 (DEAE-Sepharose F.F., Sephacryl S-200, TSK-DEAE)初步分离纯化了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HP1可溶性氢酶,研究了温度、pH值、电子载体等对氢酶催化放氢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可溶性氢酶催化放氢的最适温度为30℃,催化放氢的最适pH值为7.5,甲基紫晶(MV)是氢酶催化放氢的最适人工电子载体,氧对氢酶催化活性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降解苯酚菌株,经16s rRNA基因测序确定属于产酸克雷伯菌。研究了产酸克雷伯菌降解苯酚动力学行为,显示出该菌株具有显著的降解苯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HEHEHP-正庚烷/(H2,Na2)SO4 液-液体系的界面性质进行研究,计算界面吸附特性参数CAC,Cm in 和AI 及吉布斯吸附自由能 ΔGad,发现 Gibbs,Szyzkow ski 和Polynom ial吸附等温式与实验结果相近,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从城市生活污水中分离筛选到一菌株 ,具如下主要特征 :杆菌 ,(0 .85~ 1 .2 )× (2 .0~ 5.0 )μm;革兰氏染色阴性 ;具衣鞘 ,细胞包在鞘里 ,丝状体很长 ,但无分枝 ;亚端生鞭毛 ;胞内具 PHB颗粒和异染颗粒 ;液化明胶微弱 ;菌落为光滑型和丝状两种 .经鉴定该菌株为浮游球衣细菌(Sphaerotilus natans) .该菌在 2 8℃条件下生长良好 ,细菌细胞大 ,细胞内可积累大量的 PHB.从对数期至稳定期 ,该菌株积累的 PHB量可达细胞干重的 1 9.8%  相似文献   

20.
产聚羟基烷酸的菌株分离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今后构建产PHA的重组大肠杆菌提供PHA合成基因,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武汉石油化工厂的气浮池附近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经细菌的富集及分离纯化,筛选出两个产PHA的菌株。通过菌株的个体形态观察,发现这两株菌是可以在细胞中间产生不膨胀的椭圆形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且相互成链,这与伯杰氏手册中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描述相似,另外对这两株菌的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也表明这两株菌符合蜡状芽孢杆菌的特性,故初步鉴定这两株菌为蜡状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