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能源发电     
《广东科技》2005,(9):8-8
能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从应用的广泛度划分出了“常规能源与新能源”,从是否可循环使用、延缩不绝划分出了“一次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由于目前煤炭、石油、核裂变等常规能源都是一次能源,  相似文献   

2.
氢能可作为汽车清洁能源替代石油等碳基能源,但目前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原料生产氢气是不可持续的。通过热解、电解、光解和生物质化学分解等途径可以由太阳能制取可再生氢气。本文重点介绍其中的光生物法生产可再生氢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王东 《科技信息》2010,(23):I0049-I0049
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利用有限。发展替代能源也成为我国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新疆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通过对新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同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将可再生能源看作是能源战略的组成。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战略方针和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情,根据可再生能源在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发展形势,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大能源体系的视野,分析了2030年、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技术路线、发展重点和保障政策,指出通过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热利用和燃气技术、积极努力发展生物质交通燃料技术,使可再生能源从目前的补充能源,逐步提升到2020年的替代能源、2030年的主流能源和2050年的主导能源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5.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长期重大瓶颈.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向自然界索取和利用能源的历史.从18世纪的蒸汽机工业文明,到19世纪的内燃机动力与工业电气化,再到20世纪中下叶的火电、核电大型化,继后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绿色风潮,每一次能源技术的变革都驱动人类文明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意味着重大的社会革命.迄今为止,全球一次能源供给的主体依然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人类利用一次能源的主体方式依然是“一把火烧”的以燃烧放热为主的热能动力过程.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的兴起和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增加了人们将可再生能源融入现有系统的兴趣。风电是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但由于风力发电的间歇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控制发电频率和实际调度变得困难,在含可再生能源的混合电力系统中存在许多问题。针对风电场出力的间歇性与不可预测性,应用模糊理论建立了含风电场的机组组合模型,综合考虑了一次能源的消耗与风电加入给系统带来的风险。通过定义隶属度函数将确定性问题模糊化,采用最大化满意度指标法将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该优化问题。对一个10机算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可行,且能根据决策者的意愿在一次能源的消耗与风险之间折中,为运行和计划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科技界声音     
正洁净能源技术是国家能源结构变革的关键,要大力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非常规油气融合转化利用新路线和新技术,实现化石资源清洁高效转化利用;突破可再生能源规模利用能源转化及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洁净利用;要大力布局先进核聚变和核裂变的技术研究,实现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互补,构成中国能源未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燃料是最重要的能源。人类社会文明的每一次飞跃,都与能源变革直接相关。农耕社会,人类主要依靠收集自然植物等作为能源燃料。工业革命之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资源逐渐成为全球主要能源来源,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其消耗总量急剧增长。长期、大量地使用化石资源,一方面由于其不可再生而导致资源逐渐枯竭;另一方面,化石资源使用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CO2及污染物,导致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以及大范围雾霾等极端天气的出现。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作为一种能源为人类了解和(当作燃料)利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为社会所重视和大力开发利用还是近百年的事。当今,天然气所以受到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现代科技和生产手段已使天然气利用成为较为容易的事;其次,作为气态能源,天然气在运输和利用上有其特点和优点;第三,与其他矿物能源(煤炭、石油、核燃料)比,天然气是优质。高效、清洁的环境友好能源;第四,随着科技进步,天然气在化工领域等的利用,已经显露出更为广阔的前景;第五,最重要的是天然气资源丰富,目前天然气已探明…  相似文献   

10.
一、水源热泵开发研制的背景截至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结构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转变,即从木柴转向煤炭,由煤炭转向石油和天然气,继而又从以油、气为主的能源系统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持久能源系统。据资料估计,目前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石化燃料资源  相似文献   

11.
李建中  丁新军 《科技信息》2010,(19):I0350-I0350
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简述了可供利用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不可再生性和新能源的广阔发展前景,对如何开发利用新能源,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能源,实现人类社会能源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必然会出现的石油资源短缺——后石油时代,分析了含碳能源的利用现状,提出应该认真研究和选择含碳能源的最佳利用途径,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石油资源的过渡依赖,并从分析含碳能源的元素组成出发,提出了应充分利用石油资源生产运输燃料和石化原料;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压缩工业与民用燃料用油;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发展天然气汽车和GTL;充分利用生物质能,生产车用燃料、生物基材料和有机化学品。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提出了可再生能源转变为能量的过程具有不可再生性的新观点;倡导了将能源分为自耗型能源和它耗型能源的新的分类方法;强调必须建立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提出了可再生能源转变为能量的过程具有不可再生性的新观点;倡导了将能源分为自耗型能源和它耗型能源的新的分类方法;强调必须建立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省一次能源为研究对象,选取其1995~2014年一次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构建了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黑龙江省2015~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重构马尔科夫模型,预测黑龙江省2015~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模拟预测结果误差小,预测准确度良好。2015~2020年黑龙江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在9200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份额均有所降低,清洁能源占比呈增长趋势;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仍高达65.39%,清洁能源占比仍处于弱势。建议:降低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尤其是煤炭和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合理调整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消费理念,优先使用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碳达峰和水资源短缺形势下中国西北五省能源供给侧的合理配置进行全面把控,以便推进西北五省能源转型,实现低碳发展,以2017年为基期,以2018—2030年为预测期,利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对西北五省的终端能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分析,从供给侧出发,研究了西北五省2018—2030年在碳强度约束和水资源约束下的能源结构变革、能源供给规划、能源调度规划和产能建设规划。结果表明,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西北五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主攻方向,一次能源结构中原煤、油气和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将从2017年的6∶3∶1变为2030年的3∶3∶4,终端能源结构中煤炭、油气和电力的比例将从2017年的5∶3∶2变为2030年的1∶5∶4;能源生产方面表明煤炭产量仍呈上升态势,石油产量保持低速上升的趋势,天然气的增产潜力大;电气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电力供应能力将持续增强,西北五省水资源的短缺将进一步遏制火电的发展。该研究可望在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基础上为西北五省的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的后工业化时代,能源和人类生存有着紧密的关系,能源危机拖慢了经济发展的速度.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也不得不考虑改变能源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证能源的可持续供给.本文从我国能源消耗的特点着眼,分析了安全、洁净的能源核能,在可再生能源中的可利用价值,说明核电在未来的能源发展趋势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赵春雨 《科技资讯》2013,(28):102-103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比较短缺,而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些化石能源会造成环境污染.开发可再生的现代能源,是我国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本文对于太阳能光佚发电和风力发电技术的运用做了详细的介绍,并论述了各种形式的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超长期趋势预测为基础,通过对2030—2050年我国石油天然气供需形势的系统分析,提出有效应对能源安全挑战的战略措施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石油需求将长期处于增长态势,而石油产量将保持基本稳定,供需缺口不断加大,为此应在努力控制需求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发展石油替代,力争石油对外依存度不超过60 %;天然气作为清洁、优质的化石能源,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国内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大国外天然气资源的引进利用,力争2030—2050年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升至10 %以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油气中长期发展战略与技术路线以及6项战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与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向路 《天津科技》2007,34(2):12-13
1生物质能的概念及国内外发展概况生物质能是来源于太阳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含碳量低的特点。农村的生物质能资源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农作物秸杆、人畜粪便、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和能源作物等几大类,数量大、分布范围广。生物质能可转化为电力、燃气和液体燃料等多种高品位能源,可替代各种常规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4大能源。大力开发和有效利用农村生物质能,是我国开拓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