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千世界,有很多奇特的动物植物,下面我们就来说几样,看看你都知道多少?在尼罗河的水底世界里,生长着一种叫雀鲷的鱼。这种鱼孵卵的方法十分奇特:母鱼是用嘴含着卵孵化小鱼的。每次母雀鲷产卵20-30个,产卵后,就立即把受精的卵含在自己的嘴里,一直到幼鱼出世,这个过程会长达两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方的黑龙江、乌苏里江里生长着一种有趣而美丽的鱼——大马哈鱼,又叫鲑鱼。它大眼睛、大嘴巴,蓝灰色的外衣上,缀着紫红色的斑点。这种鱼在河里出生,海里长大,最后又回到江河里产卵。它们一生中,要往返经历两次几千里的远航。每年的八九月间,大马哈鱼成群结队地溯流而上,回到自己的“故乡”产卵孵子。大马哈鱼逆水游泳的本领很大,“记忆力”极强,在路途中碰上急流瀑布,还能奋力跳跃,继续前进。有时,一跃就有4米高呢!  相似文献   

3.
<正>姓名:小丑鱼昵称:海葵鱼种族:雀鲷科海葵亚科我们一大家:我我们们是是热热带带咸咸水水鱼鱼,因为脸看起来像京剧中的丑角而得得名名。我们有28种呢,其中1种来自自棘棘颊颊雀雀鲷鲷属属,其余都是双锯鱼属属。你们常见的有公子小丑鱼、红小丑鱼、黑双带小丑鱼等,不同同种种类类的的外外形形有有差差别别哟哟!特异功能:雄雄鱼鱼可可变变成成雌雌鱼鱼,不过雌鱼无法变成雄鱼。你一定很诧诧异异吧吧!每个小丑鱼种群都有一条居统治地位的雌鱼和几条成  相似文献   

4.
杜鹃类鸟营一种奇特的繁殖方式——卵寄生(亦称巢寄生)繁殖.它们自己不筑巢、不孵卵,而是把卵产在别的鸟的巢中,请它鸟代孵,并饲养幼雏.对这种奇特的繁殖方式,古今中外不少学者、专家观察、研究、探讨过.杜鹃类鸟属鹃形目,包括六个亚科、  相似文献   

5.
北京雨燕每年4月中句迁来,于5月末产卵,(1986年5月25日,1987年5月19日)多数雨燕每巢产卵三枚,通常每隔一日产一枚卵。卵呈橄榄状,纯白色。鲜卵重3.6820.16克,大小为25.7×16.1毫米(N=26)。孵卵期间卵失水率为11.7%-34.2%,孵卵期20-22天。育雏期为38-42天。雨燕年仅孵化一窝,孵化率为70.8%(N=23),存活率为93.89%(N=16)每对亲鸟可育雏1.82只。双雏幼鸟生长曲线与单雏幼鸟生长曲线不同。根据Ricklefs’的幼鸟生长方程(Gompertz与Logistic),Logistic方程为Wt=42[1 e^-0.22(t-1088)]^-1;Gompertz方程为Wt=42e^-0.159^-0.149(t-8.9)。根据Ricklefs’的检验方法。双雏幼鸟生长更符合Gompertz方程。幼雏于19日龄后体温相对稳定为35℃±2℃。北京雨燕每年8月离开呼和浩特。  相似文献   

6.
半边鱼广西的西北部花坪国家自然保护区一带,有一种奇特的半边鱼。它的身体一边凸起,有鳞。另一边扁平,无鳞,光溜溜的。半边鱼有雌雄成对活动的习性,上急滩的时候,两条鱼将光滑的一边紧贴在一起,成一条鱼,齐心协力逆流而上。半边鱼肉鲜美,常遭偷捕,濒临灭种。两头鱼海洋里有一种鱼类,名叫双头鳟,是一种两头鱼,它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其体长不到50厘米。吃东西时,总是使用两个嘴用同时并进,双管齐下。会变性的鱼加勒比海的美国佛罗里达州海域有一种蓝条石斑鱼。这种鱼的雌雄性别每天可变换数次。若两条鱼交配产卵,则其中一…  相似文献   

7.
雌鱼变雄鱼     
欧洲的红海里有一种名叫红鲷的怪鱼,它们20多条一群,每群里都有一条雄鱼。要是这条雄鱼死了,这些雌鱼中就有一条会变成雄鱼。人们做过试验,网来一群红鲷养着,  相似文献   

8.
观察和记录了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在圈养条件下求偶、交配和产卵的过程,并就鲨鱼的交配和生殖行为进行了讨论.条纹斑竹鲨的求偶和交配过程可以分为游弋、雄性鳍脚弯曲、雌雄交配和雄性鳍脚抽离4部分.游弋在整个过程中占的时间最长,雌、雄鱼在确认交配信息后,雄鱼鳍脚发生弯曲;随后不久,进行交配;交配完毕后,雄鱼鳍脚便抽离雌鱼泄殖腔.条纹斑竹鲨产卵时,雌鱼腹部持续地磨擦或挤压水池中的水管和木桩等物体从而加快排卵的速度.卵鞘从体内排出后,雌鱼用口叼住卵鞘绕着水管、树桩和石头等来回游动,利用角丝将卵鞘牢牢地缠绕在这些产卵基质上.雌鱼产卵的时间并不固定,大多数发生在夜间,偶尔在白天也可以看到新产出的卵.产出的卵多数是成对的,偶尔只有1个.雌鱼产卵时间持续约60 d,每7~9 d产卵一次,在一个生殖季节内,每尾条纹斑竹鲨产卵约11个(圈养亲鱼的雌雄比例是2∶1).  相似文献   

9.
《青年科学》2008,(Z1):30-31
借腹怀胎在亚洲东北部的一些河流里,生活着一种鳑,每到生育的季节,它们就会成双成对地游到河蚌的栖息地。雌鳑把卵管插进河蚌的贝缝,在里面产卵,雄鳑紧跟在后面,在河蚌上排出精液。鳑卵就在河蚌的鳃腔中受精,并开始发育,一直到变成小  相似文献   

10.
赞比亚卢安瓜国家公园里,有一种稀少而珍贵的动物——这黑犀牛。这种动物的角是名贵的药材,具有凉血、解毒、清热等功效;一些阿拉伯国家也把它作为高级装饰品,用黑犀牛角制成匕首柄佩戴,以炫耀富有和高贵的身份。最近,在北也门萨那的市场上,黑犀牛角  相似文献   

11.
棉花在整个生长季节都能够形成花蕾,开花,结铃。直到严霜把它冻死为止。棉花红铃虫的幼虫,在棉花生长晚期所结的棉铃上取食以后,就落进土壤,在那里越冬。到了春季它们化蛹然后羽化为成虫。成虫在早期的棉花花上面产卵。卵孵化后,小得几乎看不见的幼虫钻进早期的棉铃,在里面取食。经几次蜕皮后,便从棉铃中钻出来落到地上。生长季中,几天后它就由蛹羽化为成虫。又重新开始另一个生活周期。如果不加防止,一年里经过几代,虫口就达到很大的天文学数目。  相似文献   

12.
国外撷英     
让植物快速生长的方法英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工程技术。它通过加快植物细胞分裂速度来促使植物更快地生长。有朝一日,这种技术会导致农作物产量增加,生长期缩短,并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发表在最近一期《自然》杂志上的这项实验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进行的。他们先从拟南芥属植物──一种经常被用于基因实验的会开花的野草中,提取了一种会促进细胞分裂的基因,然后把基因移殖到一种烟草作物里。这种基因在烟草作物里特别有效,它能大量制造某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烟草里原有的其他化学物质一起使烟草根尖和芽尖的细…  相似文献   

13.
黑卵蜂寄主识别利它素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盐析,柱层析和分子筛层析,从松毛虫雌蛾附腺中分离到一种SP-I组份,经生化方法检测鉴定,此组份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1.35×10^-5,等电点为4.2,蛋白质含量92%,糖含量8%。它能引衣松毛虫黑卵蜂和松茸毒蛾黑卵蜂在非天然寄主上的产卵检查,刺探行为,是一种黑卵蜂寄主识别利它素。  相似文献   

14.
《科技知识动漫》2008,(3):10-10
在韩国出现了一种人面鱼,韩国当地媒体刊登了这一奇异鱼种的照片。人面鱼的主人饲养它已经多时,一直不想向公众媒体展示,虽然他周围的邻居一直在谈论着这条奇怪的人面鱼。这是有史以来从来没见过的鱼类,它是鲤鱼与鳜鱼的后代,由于颜色美丽,它还被称作“橘子鱼”。这种鱼的形体比较大,宽大约就在50-80cm之间,它们一直由一位64岁的韩国老人饲养着。鱼头上清楚可见类似人眼球的两个点以及还有两条细缝。  相似文献   

15.
握手花非洲喀麦隆有一种茎部长着许多刺激腺的花,只要一碰它,它马上就把花瓣紧缩起来。如果你用手去摸花朵,花瓣就会把你的手“握”住。报警花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潘格兰格活火山上长着一种奇异的花。它一开花,火山就要爆发了。当地的人们都叫它“不祥花”。催眠花在坦噶尼喀的山野里,生长着一种木菊花,人或动物一闻到它的味道,就会昏昏沉沉,就象吃了安眠药似的。醉虫花在南美洲有一种叫欧芋的植物,花苞长得像个苞米似的,花蕊藏在胡芦形的花室里,气味极为刺激。这种气味吸引了各种  相似文献   

16.
隐形鸟     
姚畅 《小学科技》2014,(11):6-6
在不丹王国的森林里,生长着一种“隐形鸟”。这种鸟体型小,经常栖息在树梢上。人们能听到它悦耳的叫声,却看不到她的模样。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的羽毛颜色和树叶的一样,呈碧绿色,不容易被分辨出来,因此,它经常给人们一种来无影、去无踪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 自然界中的鱼类虽说形形色色,但除了供人观赏外,便是给人食用。你大概从未听说过还有一种鱼,只充作田间的肥料,人们给它起了一个美名——肥料鱼。这种奇怪的鱼生活在美国一个印第安人部落附近的小河里。自古以来,当地印第安人在播种玉米时,便从河中捕捉起一条条小小的肥料鱼,掷进每一个已播下玉米种子的坑里。玉米生长的全部肥料,就靠这条鱼供应了。▲在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有一种叫艾乌拉霍的鱼。这种鱼的脂肪很多,如果把它晒干,在它身上穿一根灯芯,就可以把它立起来当灯点。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鱼灯,印第安人很早以前就用这种鱼灯来照明…  相似文献   

18.
应用雄性激素诱导罗非鱼雌鱼雄性化的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俗称越南鱼)是一种优良的养殖鱼类。由于繁殖率过高,致使养殖种群密度过大,个体小,尤其是雌鱼口腔含卵孵化时间较长,生长比雄鱼慢,大大影响产量和商品鱼质量。用性激素诱导产生全雄的罗非鱼仔鱼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于1977年和南海县水产养殖场新庄分场和广州市二沙鱼苗场合作,进行雄性激素诱导罗非鱼雌鱼雄  相似文献   

19.
从原尾蜥虎的卵巢重量,输卵管重量,卵巢内最大卵泡的长径,输卵管上皮厚度及输卵管中含卵数的季节性变化,观察了雌性生殖周期,结果表明: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开始于11月份,冬眠期间卵巢增重缓慢,出蛰后增重加快,到次年6,7月份其重要为最小值,一个周期至此结束。原尾蜥虎一年繁殖一次,每次产卵2枚(偶尔1枚),6,7月份为卵成熟及排卵的高峰期,而孕卵、产卵的高峰期是6 ̄8月份。  相似文献   

20.
射水鱼     
有一种色彩鲜艳的名叫“射水鱼”的小鱼,它虽然生活在水里,但却有捕食岸上昆虫的奇特本领。这种鱼常常沿着河岸游来游去,两眼注视着在岸边植物上停留的昆虫。当它发现昆虫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