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三大步骤实现移民火星梦据美国媒体报道,为了给将来的载人火星飞行做初步考察准备,欧洲宇航局和法国太空局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在南极进行多种“人类适应太空”实验。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新期待:“火星之旅”试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虽然美国与欧洲公布的人类火星登陆计划均在2030年之后,但各国科学家显然并不局限于此,而是未雨绸缪,努力将此时间表加速提前.5月18日,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在莫斯科宣布,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火星-500"将于6月3日在该所正式实施密闭,一场激动人心的"火星之旅"即将面对全世界试演(5月19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3.
最近《科技时报》记者就“载人登陆火星”的相关问题,采访了《航天杂志》前总编李龙臣。李龙臣介绍说,世界主要的大国纷纷推出自己载人登陆火星计划,有的国家还列出了时间表,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美国。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未来航天构想,美国在20年内建成永久月球基地,并在2030年后正式派宇航员登陆火星。  相似文献   

4.
《少儿科技》2012,(9):9-9
经历了长达8个半月的太空旅程,美国“好奇”号核动力火星车于8月6日在火星表面着陆!此次成功的火星登陆行动及该火星车的尖端配备,彰显了人类火星探索技术的又一次进步。  相似文献   

5.
北京时间2021年2月19日凌晨4点55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一代火星车“毅力”号在火星的杰泽罗陨石坑成功着陆。“毅力”号于2020年7月30日发射升空,经过六个多月飞行后抵达火星。“毅力”号由美国一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命名,设计上与其前辈“好奇”号火星车几乎相同,但有不小的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6.
<正>再见!机遇号2019年2月13日,NASA正式宣告,机遇号火星车永久失联,其探测火星的任务正式结束。原计划工作周期只有90天,最后竟工作15年的机遇号光荣退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它的伟大历程。2004年1月(你可能还没出生),机遇号正式登陆火星。它在火星  相似文献   

7.
探索火星     
小玲玲:近来,人们都在谈论火星,这是为什么? 老博士:因为今年元月,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先后在火星成功登陆,并于其后向地球发回了一系列信息,所以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火星。小玲玲:听说我国古代将火星称为“荧惑”,而西方则称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太空技术,已经把人类的视野拓展到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进入21世纪之后,更多而又更为艰巨的太空任务将在这个崭新的世纪里得以完成和实现,比如太空旅游便可把全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变为现实。美国富翁的太空旅游已为人类的这一梦想拉开序幕。据美国航天局2000年10月26日宣布,美国将在今后10年内陆续进行6项火星探测任务,为在2011年取回火星岩石样本奠定基础。这一系列火星探测计划之目的是寻找火星上有无生命存在的证据,其中包括将在2003年进行的一项探测器计划、两项机器人探测火星表面的计划和2005年进行的火星探测器计划,以及2007年进行的移动科学实验室计划与“侦察”计划。如果这6项探测行动能够取得成功,岩石取样的任务可望在2011年完成。另据目前的最新消息,美国宇航局局长戈尔在乔冶·华盛顿大学举行的纪念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相似文献   

9.
人类已经迈入二十一世纪,火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因为太空专家预言,移民太空肯定会在这个世纪实现,火星将是优先选择。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在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而是人类依靠哪些科技把火星改造成“第二个地球”。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小哥白尼》编辑部里的这些未来科学家们都是怎么想的。要移民火星,首先应解决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0.
“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揭开了火星的真实面孔,而且还不止一副。它回答了科学家们的疑问,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火星上的铁从何而来?为什么地面是黏的?欧洲探测器第一次“看到了”最重要的财富:水。  相似文献   

11.
《辽宁科技参考》2005,(3):F0004-F0004
1.“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并发现有水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正WE NEED YOU火星需要你NASA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人类登陆火星的夙愿,私人航空企业SpaceX公司甚至宣布要在2026年就达到这一目标。虽然大家都对火星热情满满,但有一个问题却不能忽视——现在的大多数成年人到那时已是年过半百之人,恐怕不再适合参与路程长达数千万千米远的火星之旅,所以实现梦想的希望自然就寄托在了新兴一代,也就是你们的身上!为了鼓励孩子们参与太空探索事业,NASA仿照20世纪六十年代为实现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世界》2003,(7):12-12
2003年6月2日.欧洲宇航局研制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陕车”空间探测器由俄罗斯“联盟-FG”号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克努尔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价值3.5亿美元的“火星陕车”无  相似文献   

14.
《青年科学》2013,(9):21-21
虽然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被揭是场骗局,但人类想亲临这颗红色星球的梦想却从未间断,既然我们目前还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就先让我们看看登陆火星的“先驱”——“好奇”号在登陆火星一周年之际,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发现。  相似文献   

15.
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登陆器(火星车)先后成功登上火星表面,并开始工作。这一伟大工程也凝聚着华裔科学家的心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火星着陆系统总工程师、年仅28岁的李炜钧,就  相似文献   

16.
闫凯 《科学世界》2012,(10):61-63
有史以来,人类向其他星球发射的最先进的探测机器人——"好奇"号火星车,自201 2年8月6日登陆火星表面以来,陆续传回了大量信息。通过"好奇"的视野,我们对火星的表面情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月3日,美国“勇气”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经过一个星期左右的“休息”调整,驶下登陆平台(图1)。“勇气”号登陆地点,据估计是类似火山口的湖泊。这个湖泊有30亿年历史,是火星被小行星撞击而形成的。科学家们从“勇气”号发回的大量照  相似文献   

18.
火星变地球?自从“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以来,科学家们就在讨论如何把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一部分科学家说,只要火星上有了稠密、温暧的大气层,火星土壤中的冰就会融化,那么人类就可以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2006,(2)
法国科学家最近指出,现有的太空保护措施恐怕难以保证人类不把细菌带到火星上。火星被地球细菌频繁“感染”将影响人类找到真正的火星生命。据当地媒体报道,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科学家安德烈·德比于1月3日指出,地球细菌会附着在火星探测器上与其一起踏上火星土地。有不少细菌能抵御极端恶劣的环境而生存下来。他认为,火星表面看上去不适合生命存在,但实际可能并非如此。他指出,目前地球上已发现许多可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加上在火星南北两极发现冰冻水,人们有理由推测,某些微生物也能在火星上生存。这样看来,过去许多针对登陆火星所…  相似文献   

20.
时事概览     
美“勇气”号登陆火星经历近7个月约5亿公里的太空飞行,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穿越火星大气层后,于北京时间1月4日12时35分左右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这是在日本“希望”号探测器登陆失败、欧洲“猎兔犬2”号登陆器登上火星至今下落不明的背景下完成的,因而意义尤为重大,也再次点燃起人类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激情。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或许存在支持生命的条件。探索火星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认识,长远看,对寻找地球之外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家园也不无裨益。但火星探测以难度大、失败率高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