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正> 一、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的重要性我省农业生产大量实践证明:在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良种是主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增产的主要因素。但多年来,我省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良种的产、供、销脱节,缺乏统一计划,造成某些年份种子积压,经营部门严重亏损,有些年份种子紧缺,供不应求,直接影响农业的增产。例如,1987年玉米良种奇缺,供不应求,有不少地方种了越代种,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1988年又出现玉米种过剩,各地种子经营部门造成积压和亏损,由此看出,我省多年来农作物良种的产供销恶性循环,至今尚未很好解决。太康县是我省主要产棉县之一,1987年以前,棉花面积只有50万亩左右,当家品种不突出,存在着多、乱、杂现象,如河南79、河南69、豫棉2号,中棉10号等,棉花单产在40公斤左有徘徊。  相似文献   

2.
张重义 《河南科技》1991,(8):12-12,3
<正> 所谓超高产栽培技术是针对小麦生产系统,利用综合农艺措施,充分发挥品种的遗传潜力和自然潜力,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达到高额丰产之目的。我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研究小麦高产规律和大面积丰产栽培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许多科研成果对指导小麦生产和发展栽培学科起到重大作用。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欲提高小麦总产,除大力促进中低产麦田的均衡增产外,如何突破高产地区现有小麦高产水平,实现高产再高产,是当前值得探讨和  相似文献   

3.
<正> (一) 我省危害小麦的病虫害主要有条锈病(黄疸)白粉病、黑穗病、病毒病、地下害虫、粘虫、麦蚜、麦蜘蛛等。这些病虫害往往造成小麦的减产,轻者损失一两成,重者达三成以上,甚至绝收,是小麦增产的一大障碍。地下害虫在我省常年发生4000—5000万亩,秋春两季为害麦苗,常常造成缺苗断拢。通过防治,蝼蛄、金针虫已有显著下降,蛴螬有明显上升,据1979年秋季32个县普查,普遍上升一倍多,每亩一般有虫2000—3000头,多的在万头以上。小麦粘虫在七十年代前,多间歇性发生,七十年代后每年发生在1000万亩左右,1977年发生面积达2300万亩,1978—79两年我省南部部分社队小麦因粘虫为害,有不少麦田被吃  相似文献   

4.
<正> 我省小麦低产田中面积最大的是旱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亩,占全省麦田面积的20%,平均单产只有200斤左右。除平原旱薄地以外多分布在太行山和伏牛山的丘陵地带,岭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蓄水保墒能力很差。丘陵地区年降雨量虽有500—800毫米,但在小麦生育期间降雨量仅200多毫米。干旱是影响小麦增产的主要障碍。丘陵旱地一般是人少地多,劳畜力不足,运输困难,施肥少,耕作粗放,土壤脊薄,这也是小麦低产的重要因素。据芦氏、嵩县、三门峡市土壤普查结果,有机质含量多在百分之一以下,有效氮在百万分之四十以下,速效磷在百万分之三以下。又因干旱条件限制,仅有  相似文献   

5.
磷酸二氢钾是一种高效磷钾复合肥料,易溶于水,对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浸种、喷洒、灌根,增产效果显著.偃师县城关、翟镇等公社施用后,一般增产百分之十至二十,有的高达百分之三十.如去年偃师县城关公社槐庙大队作了小面积试验,每亩用三两磷酸二氢钾,兑水一  相似文献   

6.
<正> 一、麦田化学除草的意义目前我省麦田杂草的发生量逐步由少到多,危害由轻到重。它与小麦生长争肥水,争空间和阳光,严重妨碍了小麦的正常发育,造成大量减产。麦田杂草还是小麦病虫的越冬场所,是传染各种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利用人工锄草,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佳。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田应用  相似文献   

7.
贾连璋  陈梅英 《河南科技》1992,(2):10-10,19
<正> 玉米是我省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三年来播种面积稳定在3100万亩左右,总产超过160亿斤。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玉米单产不足300公斤的低产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20%,单产300-400公斤有中产面积占65%,单产超过400公斤的高产面积占15%。虽近几年各级领导重视玉米高产开发,使高产田的面积上升到20%左右,但中、低产区仍是我省玉米增产的主要地区。因此,研究和分析适应我省不同条件的玉米品种,对今后玉米生产将起重要作用。一、品种多。外省杂交种占主导。玉米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 省农垦局和河南农学院的科技工作者,经过两年努力,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广泛调查,基本摸清了河南田间杂草(包括果园)682种,隶属于348属,87种,并在麦田、稻田、秋田、果园内采集主要杂草标本334种、5400份。为防除杂草危害、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立地条件的农田及果园近七千个样方的深入调查,首次弄清了我省农田杂草的分布状况,并对我省麦田和秋田主要杂草的物候期等进行了细致地观  相似文献   

9.
耿臻 《河南科技》1997,(2):13-13
低产桑园的改造措施周口地区农科所耿臻植桑养蚕是我国农村的传统副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省桑园面积正在稳步发展。现有桑园的生产水平很不平衡,有的桑园亩产叶量达2500公斤以上,有的桑园亩产叶量只有几百公斤,可见桑园的增产潜力很大。只要能改变低产...  相似文献   

10.
春季麦田化作除技术信阳地区植保植检站石鸿文随着耕作制度和耕作方式的变化,我省麦田草害连年严重,早期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全省麦田草害面积约2500—3000万亩,年损失产量6—8亿公斤。实践证明:采用先进的化学除草技术,是确保小麦高产、稳产的一项极为重...  相似文献   

11.
<正> 河南省是我国涩柿的主要产区之一,全省各地均有分布,柿树的栽培面积和栽培株数居全国第一.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涩柿的特点是结果期晚、单位面积产量低,不耐贮藏,不能长途运输远销。涩柿的另一个特点是其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宁,经脱涩处理,可溶性单宁变为不溶性单宁,但在加工过程中,比如高温灭菌,不溶性单宁又变成可溶性单宁,重新返涩。由于涩柿有上述两个特点,涩柿的主要出路只有两个:一是就地鲜销;二是加工成柿饼。鲜销受到时  相似文献   

12.
<正> 玉米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人民生活和粮食增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农村产业结构面临着重大变革,要发展畜牧业和加工业,发展商品生产,玉米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它可以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优质饲料,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价廉而质优的原料。因此,发展玉米生产,继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时代所需,势在必行。种植优良玉米杂交种是大幅度提高单产、改良品质的一项经济而有效的战略措施。玉米杂交种,无论是单交种还是双交种,都有强大的杂种优势,产量一般比普通品种高出20~30%。在玉米增产诸因素中,玉米  相似文献   

13.
<正> 夏玉米是我省秋粮的主要作物,产量也居秋粮之首。为了探讨单产1200斤的夏玉米生育特点和栽培技术指标化及管理措施的具体化,充分发挥玉米这一高产作物的增产优势,实现我省在玉米生产上“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这一指导方针,自1983年起,我们在以往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连续三年单产都超过1200  相似文献   

14.
<正> 今年我省小麦播种工作,动手早,抓得紧,措施过硬,播种质量高,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当前全省绝大多数麦田,一片葱绿,长势喜人,壮苗面积较大,为夺取明年小麦更大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发现全省从南到北,有不少地区约有15%左右的麦苗生长过旺,出现了假旺苗、过旺苗和偏旺苗,还有相当一部分麦田播种量偏大。这些麦苗的长相特点是: 假旺苗:每亩基本苗,多数存25—30  相似文献   

15.
<正> 玉米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面积、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居秋粮之首。但与邻近气候条件相似的山东省相比,面积、单产都有很大差距。本文试图通过对1983-1989年我省大面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之分析,找出限制全省玉米产量徘徊不前的杂交种因素,为今后杂交种利用提出意见。一、1983-1989年杂交种利用情况国内外生产实践证明,在玉米增产的诸因素中,杂交种的作用占30-40%。回顾我省玉米生产历史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我省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也是不断更换优良杂交种的结果。从1983-1989年共7年  相似文献   

16.
高民 《河南科技》1999,(1):15-15
目前,我省旱作农业面积占可耕地面积的40%左右,大部分中低产田主要集中在旱作农业区。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充分发挥旱作农业区的增产潜力,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旱作农业是指在降水量偏少又缺乏对农...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提高种子质量,促进农业增产,我省引进了复式和重力式种子精选机进行重点试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种子精选机的引进和推广种子精选加工机械在我省基本上是空白,只是个别大型国营农场、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使用,在种子部门没有推广。我省于1979年夏季开始引进仿制国外的种子精选机,在长葛、临颍等县进行重点试验。由于种子经过精选后,净度、千粒重、容  相似文献   

18.
<正> 小麦生产是我省农业一大优势,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一半以上。由于小麦播种面积大、品种多、气候适宜,因而其病害发生的种类也较多,尤以小麦白粉、条叶锈和赤霉等病为普遍而严重,白粉和锈病常年发病面积分别达1000万亩和1000~2000万亩之多。小麦赤霉病这几年也在扩大蔓延,1985年是此病最为严重的一年,以至波及了4000万亩麦田。仅此几种病的发生,每年就  相似文献   

19.
<正> 近些年来,我省塑料大棚发展很快,面积较大。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春季利用塑料大棚进行夏菜栽培,可以起到早熟、增产、增收的显著作用。然而,早春由于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  相似文献   

20.
<正> 麦田镇压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过去,不少地方多在麦苗旺长时作为一项补救措施进行。在一般情况下,旱地麦田镇压耙耱比较普遍,但多为一次镇压。小麦镇压的好处,群众常以古庙会作例加以说明,举例真实,易于被人接受。笔者从古庙会之事例中诱人深思:作为古庙会场址的麦田,人来去往,被踩得不堪一观,可是后来却获得未能预料的好收成。由此而启发,麦田镇压遍数的多少有待研究的必要。经过三年的多点试验与实践,总结出一套小麦镇压新经验,即“小麦多次镇压法”。“小麦多次镇压法”提出了不同类型麦田适宜的镇压次数、镇压时间、镇压方式和适宜镇压的范围,比传统镇压法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