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地带.境内自然条件复杂,从而影响红壤的发商和分布具有水平分布规律;东、南、西三面环山,土壤的发生和分布显示着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即红壤—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加以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还具有多种结构形式的区域分市规律。研究和分析土壤地理分布规律,对土壤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海南岛东部地区发育典型的6个砖红壤剖面的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及其纵向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土壤母质是决定砖红壤微量元素含量的主要原因,区内花岗岩砖红壤中Cu、Sr、Zn、Pb含量明显高于砂页岩砖红壤,而砂页岩砖红壤中的As含量相对较高.砂页岩砖红壤剖面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的纵向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并显示出B层>C层>A层的特征,而花岗岩砖红壤微量元素在各层中的纵向分异规律不甚明显.区内的人类活动对海南岛东部砖红壤剖面中的部分微量元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农药及老鼠药的大量使用,可致使大量的As元素进入土壤表层富集,并造成土壤中As含量超标,成为区内环境的重要隐患.  相似文献   

3.
陈志龙  李冰洁 《松辽学刊》2008,29(3):127-129
土壤是影响毛竹生长的重要因子.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红壤带毛竹林土壤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粘粒较多、质地粘重,有机质含量不高,土壤呈酸性,N和K的含量较低.合理开发利用毛竹林,必须在对毛竹林土壤进行合理垦复松土的同时注意保水固土,以及对土壤实施增肥措施,促进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毛竹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SOM的漳浦样区土壤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闽东南漳浦沿海低丘台地区为样区,应用MATLAB7软件编程,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网络)的聚类功能,对漳浦样区的9个土壤剖面进行分类,并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OM网络能将变性土与富铝土有效地区分开来,剖面1的归属也较为合理,可以很好地反映、提取土壤剖面的复杂信息,分类效果较好,可以在土壤分类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九嶷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及成土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省九嶷山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在畚箕窝、三分石、婆婆石等地采集了7个典型自然土壤剖面样品和耕地土壤样品.在分析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地貌、气象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相关资料和考察结果,对自然保护区主要土壤类型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土壤的主要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此研究可加深对九嶷山自然保护区土壤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武夷山土壤垂直带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选取武夷山土壤垂直带中8个代表性剖面,对武夷山土壤理化性质的垂直变化规律进行初步研究.主要采用比色卡速测有机质,甲种比重计法机械组成等实验方法获得基本数据,分析垂直方向上土壤的粉粘比、有机质含量、颜色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脱硅富铝化程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弱,有机质的累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土壤盐渍化的表现 ①土壤表层板结,土壤粘重、渗透性差,有时背垅上出现细细的盐粒一样、灰白色或绛红色的霜状物。②蔬菜生长受到抑制,叶片黑硬,表面似有一层蜡质,植株上部嫩叶或花萼出现干尖现象,严重时叶片出现“镶金边“,心至死亡。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为了明晰锑冶炼场地土壤中砷在不同区域和土壤剖面各形态分布特征,选取了锑矿区5个区域采集剖面土壤进行室内分析,并按Wenzel改进连续提取法对各土层进行分级提取.结果表明,在锑矿区不同区域中土壤总砷含量和各形态砷存在明显差异,总砷含量从高到低为:选石坪(60.53 mg/kg)居民区(42.07 mg/kg)尾矿区(36.69 mg/kg)冶炼区(31.84 mg/kg)农田区(15.05 mg/kg).残渣态砷占总砷的51.82%~79.00%,且残渣态砷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分布相对稳定;与含水Fe/Al氧化物结合较好的砷(定型Fe/Al氧化物结合态),占总砷的11.31%~42.81%;与含水Fe/Al氧化物结合较差的砷(非定型Fe/Al氧化物结合态)占总砷的2.03%~18.40%;而可交换态和表面吸附态这两种形态占总砷的1.14%~5.91%;总砷和各形态砷在土壤剖面中表现为先上升(0~40 cm土层)后下降至稳定的趋势,土壤总砷和5种形态砷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其中选石坪为修复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王文彪  李建 《河南科技》2023,(2):107-111
【目的】土壤盐渍化一直是生态环境修复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揭示土壤盐渍化程度与空间分布特征是区域盐渍化防治与治理的重要依据。【方法】以红崖山灌区0~20 cm表层土壤盐分数据以及室内试验分析数据为基础,以Arcgis为基础,结合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研究该区土壤含盐量及盐基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以期为该区生态环境修复、盐渍土改良、农业生产发展等提供合理的依据。【结果】红崖山灌区土壤盐分整体呈现出西南侧整体偏低、局部偏高,东北侧偏高的趋势。其中,土壤含盐量、Ca2+、Mg2+、SO42-和HCO3-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度相似,表明红崖山灌区土壤中Ca2+、Mg2+与SO42-、HCO3-为主要的结合方式。【结论】为该区生态环境修复、盐渍土改良、农业生产发展等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土壤的肥力状况是有效培育土壤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其成因可以为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针对武夷山地区2种不同的土壤类型,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理化分析方法,对草甸土和黄红壤土壤肥力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发现,草甸土铵态氮和速效钾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黄红壤.这主要是由于受当地气候、地形、生物以及人类的生产活动所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氮素化肥致使土壤酸化板结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近年来,增施化学肥料,尤其是氮素化肥,已成为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也导致了土壤有机质递减,钙镁等盐基物质亏缺,以致土壤酸化板结,使氮肥既成为增产的主要因素,也是生产的限制因子。因此有必要了解施用氮素化肥致使土壤酸化板结的原因,做到合理施用氮素化肥。一、施用化学氮肥使土壤酸化的原因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土壤酸化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残留酸度。施用氯化氨、硫酸铵等肥料,由于植物选择吸收铵离子,残留在土壤中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产生残留酸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三江平原连年耕作大豆田的土壤(DD)、连年耕作水稻田的土壤(SD)、未开垦过原生态的土壤(XYZ)、耕作过又被退耕还草的土壤(C)4种土壤类型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及数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土壤中微生物主要由8种优势细菌菌属组成,微生物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趋势是表层(0~20cm)〉亚表面(20~30 cm)...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重庆市3个不同类型污染土壤剖面以及表土样品进行磁化率研究,发现研究区土壤样品磁化率值差异很大,剖面样品以及垃圾场表土样品除铁山坪剖面样品外,χfd10%,说明样品中SP颗粒很少,磁性颗粒以粗颗粒为主,样品中χlf的变化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物质的积累;剖面样品的χlf与χfd呈现负相关关系,同样表明样品中χlf的变化主要来源于人为的污染物质.  相似文献   

14.
土壤动物与环境质量关系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土壤动物作为生态系统循环中的重要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同环境因子间存在相对稳定、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经过近10年的学习与研究实践,对东北羊草草原、东部山地及有关农田污灌区等生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动物是相对稳定的、综合的环境指示因子,特别是在人为活动圈大的区域,土壤动物对环境质量反映的准确程度要强于植物。土壤动物与环境的水分、PH值、土壤质地、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植  相似文献   

15.
蔬菜的生长与土壤质地、耕作性能、地下水位、有机质含量及土壤酸碱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山地丘陵土质瘠薄,多夹有沙石或质地粘重,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土壤呈微酸至酸性,地下水位低,在没有改良前,不适宜种植蔬菜,宜种植较耐旱的瓜类.粘土和粘壤土,底土为黄泥,土质较粘重;保水力强而排水不良,多呈中性至微酸性,有机质含量1%~2%,春季多栽茄果、豆类及薯类,秋季栽甘蓝、白菜类.沿河冲积沙土,有砂有粘,土质疏松透气,排水好,便于耕作,雨后不宜板结,有机质含量1%~3%,呈微酸至酸性,但保水保肥力较弱,易干旱,适宜种植萝卜、胡萝卜、四季豆、青菜及速生蔬菜.潮泥砂土和壤土,结构好,保肥排水力强,耕作便利,有机质丰富,适宜种植多种蔬菜,尤其根茎类蔬菜.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野外土样采集和室内实验测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辽南低山丘陵区典型的棕壤剖面主要理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辽南低山丘陵区棕壤剖面有4个发生层,且层次分异比较明显.(2)辽南低山丘陵区棕壤剖面物理特性的变化趋势为,土壤剖面尤其是中部剖面粘土颗粒所占比例较大,土壤保水性强,通气性差;自腐殖质层比重由上而下增大,可见土壤剖面的有机质含量由上而下逐渐减少,有机层比重较腐殖质层大些,说明人为干扰强烈.(3)辽南低山丘陵区棕壤剖面化学特性的变化趋势为,有机质含量从上到下依次递减,越向下差异越小,全磷则有递增趋势,越向上差异越小.  相似文献   

17.
在遥感影像解译福建长汀1988、2000、2007年土壤侵蚀数据及相关研究数据的支持下,基于KS与GIS技术,分析了研究区近20年中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及与不同地理因子间的相关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侵蚀总体好转,特别是2000--2007年间.强度以上的侵蚀面积大幅下降.2)研究区土壤侵蚀与坡度相关性不明显.缓坡是研究区土壤侵蚀严重区域.这与该地带多为坡耕地,人类活动影响剧烈有关,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侵蚀性红壤、粗骨性红壤、粗骨性黄壤等分布区,由于利用方式改变造成水稻土分布区也出现高侵蚀率.3)植被覆盖度的不断增加与土壤侵蚀强度及侵蚀面积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陆建国  齐志龙  赵斐 《河南科技》2023,(13):105-109
【目的】通过测量博尔塔拉河谷地地热研究区氡异常情况,探查出该区隐伏断裂。【方法】氡气在地表断层部位易富集形成氡异常,测氡法正是利用该原理,来判断隐伏断层的位置和规模。本次研究共布设3条剖面,实际完成测点477个,实测剖面长度23 730 m。【结果】根据氡气异常数据本次共探出7条隐伏断层,为当地地热资源勘探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结论】土壤测氡法在地质资源勘查中用于探测隐伏断裂地面位置时经济有效,在判断断层倾向时须辅助其他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1.选地整地。牛膝适应性强,喜阳光充足、高温湿润的气候,生育期100天左右,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良好、四周为低秆作物的沙质壤土中生长,不宜在低洼潮湿、土壤粘重的地块种植。牛膝可以连作,前茬为禾本科或蔬菜等作物均可。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北部的嘉湖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发达区,土壤以水稻土为主,但类型多样,变化复杂,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及实验分析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试对平原成土母质的成因类型、特征、及其与主要土属类型之间的关系作一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