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是决定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而河南省作为中国中部经济总量最大、人口最多的省份,其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对于中国中部的可持续创新能力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国科技部对于中国各省份间创新能力的报告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客观地识别分析出了河南省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建设中现存的主要问题以及简要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是全国第二个人口大省,也是老年人口分布较多的省份之一。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的综合分析,论述了河南省老年人口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当前老年人口研究和工作的重点,为省直有关部门,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提供决策意见。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实现人力资本驱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河南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受教育年限法估算了河南省2006-2013年间的人力资本存量,结合GDP和物质资本投入,运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力资本贡献率较低,河南省经济的发展依然主要依靠物力资本的投入,这对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结合分析的结果和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范菲 《科技资讯》2014,(9):241+243-241,243
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一个省份,彝族是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沉积下,聪明智慧的彝族人民创造了很多灿烂的文化,其中一部分以传统体育的形式体现了出来。本文旨在研究彝族人民传统体育的种类、特点及历史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中西部地区典型省份农村女性人口流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在流动时间、年龄状况、婚姻家庭状况、教育状况、职业分布、经济状况、生活状况等方面呈现出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河南省体育人口事实,推动河南省体育事业的发展,运用新的阶层理论,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南省各阶层体育人口的性别特征、体育消费特征、参加体育运动的项目特征、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进行了认真分析,对正确掌握河南省体育人口事实,大力推进全民健身的进程,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河南省体育人口低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经济发达省份;男女人口性别比高于中国现阶段总人口性别比;各阶层体育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第十阶层和第二阶层;各阶层的体育人口的性别比与其职业特点密不可分;体育消费、参加运动的项目、时间空间特点除了与其职业有关外,还受其经济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未来数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前发展的新动力,河南作为中国拥有最多农村人口的省份也希望在政策的春风下能够加快节奏推动城镇化的进程。文章基于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较低的现状,提出了经济文化双向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对策;另外,基于城镇布局不舍理,也通过分析得出一系列积极调整城镇化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是全国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省份,2007年65岁及以上人口952.62万人,占总人口的10.17%,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有关数据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继而剖析了人口老龄化的双重作用,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工程实施以来,改善了河南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的局面,但是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河南省是人口大省,高层次创新人才落户河南省的人数与发达省份相比偏低,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面临很多的问题。本文研究河南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2001~2016年人口流动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基础上,利用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包括人口流动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对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省际间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人口流动不一定会对区域内的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省际之间的人口流动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的效应有所差异。人口主要从中部和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其中对东部地区呈显著的正向效应,对中部地区是微弱的负向效应,对西部地区是显著的负向效应。为此,我国应当加强中西部人才引进措施,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助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的外部条件,环境的人口容量是有限的,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及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退化,对人类生存及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极为不利的。作者从环境的人口容量角度,参照杨勤业等人对中国环境脆弱形势的研究结果,提出人口的数量和人类的活动是造成环境脆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省级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及其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90-1992、1992-1994、1994-1996和1996-1998年中国省级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1990-1998年总的趋势是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GDP增长率也有所下降,人口增长率高的地区大多数是比较发达地区.同时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中国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于大多数比较发达和部分比较落后的地区,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负相关;对于大多数中等发达地区和另一部分比较落后地区,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在微生态系统模拟条件下,2个分离菌株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 9256,Ralstonia eu-trophus JMP表现出对除草剂2,4-K的高效降解性能。但R.eutrophus JMP能在更多的模拟条件下成为优势种群。对2个菌株的种肖长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湿度和2,4-D的浓度。种群增长与2,4-D降解有约24h的时滞;种群的增长量不完全受底物2,4-D消耗的多少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两群人口发展的数学模型,讨论了相应两群人口算子的谱分布,证明了两群人口算子的谱由至多可数个孤立的有限重的本征值构成,运用有界线性算子半群理论,证明了两群人口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15.
古黄河纵贯新乡地区,把新乡切割成西北、东南两大块。西部山西移民多,以晋语为主;东部人口则以河南官话为主。黄河迁徙后,中间故道便成为两边语言的融合带、过渡带,也成为新乡方言入声和尖团音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直辖以来,人口状况进入到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阶段,利用抚养比作为测算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指标,测算出了重庆市已经处于人口红利期;运用计量模型分析重庆市在人口红利阶段人口结构对投资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人口结构对投资存在影响,在人口转变过程中,重庆市应该抓住机遇最大限度地收获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17.
我国淡水湖泊的水环境安全及其保障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2006年统计数据, 计算了我国十大主要淡水湖环湖区域的人口密度指数、人口集中度指数、城镇化指数和经济实力指数、经济集中度指数、工农业集中度指数。结果表明:环湖区域的人 口相对集中, 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 是所在省(市) 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与增长极, 社会经济发展对湖泊水资源的依附性大。另一方面,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统计, 发现我国淡水湖泊面积萎缩、污染加剧、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湖滨带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 水环境安全的形势极为严峻。基于此作者认为, 淡水湖泊的水环境安全关系到地方乃至全 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 我国须建立健全淡水湖泊水环境安全监测预警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淡水湖泊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控制体系, 并强化重点领域的技术支撑与工程示范。  相似文献   

18.
人口问题是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通过定性描述、定量计算,分析了甘肃省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特征以及人口环境压力、人口经济压力,提出了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境条件下羊草构件及羊草种群无性系分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不同生境条件下羊草种群的数量、分布格局、构件、无性系分化几个方面探讨了羊草种群的生态适应特征,得到如下结果:1)羊草种群数量及分布格局有随生境梯度改变而变化的趋势,以羊草群落中的羊草种群数量、株间距、分布格局类型最能反映羊草种群的生态适应特点;2)羊草的构件及无性系分化随生境条件的可塑性变化十分明显,其中以羊草群落中的羊草种群最具特殊性,根茎长、茎节数多、节间距大、根茎干物质积累多.  相似文献   

20.
烟田烟蚜种群动态与天敌作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9年、2007年云南玉溪地区烟蚜种群动态与天敌种类、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烟蚜的种群数量、动态均呈单峰曲线,在7月上中旬密度最大,但无论是烟蚜的日增长率还是平均数量,1999年均高于2007年.烟田内烟蚜的主要天敌有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蜘蛛类、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Harmonia axyridis)、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和草蛉(Chrysopa sinica).烟蚜茧蜂、瓢虫、食蚜蝇和草蛉与烟蚜具有一定的跟随关系,而以烟蚜茧蜂的跟随关系最为明显.通过相关与通径分析得出,影响烟蚜种群数量变化的天敌主要有烟蚜茧蜂、瓢虫和草蛉,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各天敌对烟蚜的控制作用亦发生了变化.由于长期实施以烟蚜茧蜂防治烟蚜为主体的烟蚜综合治理措施,烟蚜茧蜂已成为当地控制烟蚜种群数量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