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背景,深刻地分析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根源及其内涵,揭示了关爱自然和女性,维护生态平衡,关注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赵宝荣 《科技信息》2010,(36):I0135-I0135,I0137
生态女性主义是妇女解放运动与生态运动在20世纪中期以后逐渐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批评方法。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为支撑点,来分析托尼·莫里森的新作《慈悲》中描绘的17世纪北美殖民地初期蓄奴制社会状况。在父权和奴隶制度下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及对大自然的破坏,反映女性对自由的挣扎,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对大自然迫害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3.
《又来了·爱情》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晚年时的力作。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作品中女性与自然复杂而紧密的联系,揭示"男性中心主义"占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中女性和自然遭受男权摧残和压迫的事实。解读作者推翻父权制世界观,解放女性和自然,建立一个男性、女性及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莱辛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生态伦理启迪。  相似文献   

4.
长久以来,自然与女性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权中心主义的附属物,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为自然与女性发声也日益成为潮流。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就是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中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挖掘出来,对当下自然生态环境、女性生存状况的反思及回答,并企图构建人与自然、男女双性和谐的关系社会。  相似文献   

5.
薇拉·凯瑟的代表作《我的安东妮亚》体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抨击了导致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统治的父权制,致力于追寻健康、和谐的新型人际生态境界,蕴涵着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阅读《我的安东妮亚》,能促使人们关注社会问题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将生态危机简单地归结为抽象的人类中心主义,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全面的视阈。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她的长篇小说<使女的故事>中展现出一个看似荒诞,但却真实无比的未来景象.小说中男权社会对自然和女性的残酷压迫、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抗争,展现了阿特伍德独有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给世人敲响警钟: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自然和女性的"边缘"地位,培养人们的生态整体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7.
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鲲 《科技信息》2011,(4):150-150
生态女性主义是当代西方生态运动和女权运动汇流而成的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求的文化思潮。它涵盖了多种思想流派,本文通过分析自然生态女性主义、精神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四种流派之间彼此的区别,对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的各个流派有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从自然与女性相结合的角度主张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与女性问题的解决是不可分割的,应该把两者以及诸多社会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探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经验对我国实践低碳生活带来的启示,对于我们在实践低碳生活方式条件下实现女性自身的解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姚纯静 《科技信息》2010,(3):166-166,183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成名作,这部作品承载了劳伦斯对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关系的思索与探寻。可以说是一部包涵生态女性主义意蕴的作品。人类只有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地对待与自然和女性。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0.
从《紫颜色》管窥艾丽斯·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丽斯·沃克在书信体小说<紫颜色>中,描写了女性和自然在男权社会压迫下的悲惨遭遇,姐妹情谊和女性意识的觉醒,男性角色的转换,阐释了女性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关联,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从而可见艾丽斯·沃克是一个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1.
个性解放运动在当前是必要的,而且它是一种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的运动.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和精华,其中蕴涵了丰富的个性因素,如积极的入世精神、尊重个性的教育思想、“和而不同“的个性解放氛围等,这些对于今天开展个性解放运动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儒家在《礼记.礼运篇》中所阐发的"大同"思想,不仅在古代社会犹如理想灯塔之光,给予中国人以生命的希望,而且更深刻地影响着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的仁人志士,现又成为中华民族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从现实的人的实践生发政治价值、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价值局限、无产阶级社会解放的价值超越、共产主义人类解放的价值理想等方面阐明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思想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思想表明:第一,只有深入经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深刻揭示政治价值的本质;第二,政治价值是在政治主体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动规律中生成的;第三,政治价值始终植根于最广大人民的实践活动之中,并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利益、和谐、幸福等内在尺度为现实内容。  相似文献   

14.
妇女教育主要是结合妇女的现状与特点进行的教育,旨在帮助妇女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以使她们明确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实现妇女解放与男女的真正平等,实现妇女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文章从西藏妇女教育的发展入手,分析了当前西藏妇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妇女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1911年11月5日,杭州驻防经谈判缴械,浙江宣告光复。浙江军政府特发三月粮饷以体恤满人。但八旗制度在浙江的终结,使在浙满人生活无以为继,满人生活极为困苦。浙江军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积极进行救济满人的工作,并合理处置满人财产,努力为满人筹划生计,终于将满汉民族矛盾成功化解,浙江省满汉民族秩序得到了调整。由此满汉民族关系朝着和睦相处的状态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生产力是指文化作用于生产力并在促进生产力变革、解放、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是指马克思主义文化对改造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推动力。解放、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增进社会和谐,促进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提高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增强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自身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引导力,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自身与各种文化传播介质相融合的能力;必须繁荣马克思主义文化,壮大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分别产生于中国和美国的两部作品——《紫颜色》与《黑氏》,都描写了受压迫的女性摆脱束缚,寻找自我的过程。但她们的成长道路又迥然不同,黑氏依靠异性之爱,西丽亚则依靠姐妹情谊。这种不同源自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反映了不同国家女性解放的特点,但它们的最终目标仍是两性的和谐,文学在其最高意义上仍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人本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从现实的实践的人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异化现象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制度设计,描绘出人类解放以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美好图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趋利性动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道德责任缺失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到人民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应以马克思人本观为指导,通过强化政府调控、社会监督及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等措施推动企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游”作为一种生命动势和审美的节律呈现,体现着中国古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执着追求.中国美学之“游”带有身体之游和精神之游的双重体验特征,既是精神的,更是身心共融的.生态思想关注人的生存,直指当代境遇下生命的存在关系,它与“游”性体验共同体现着生命的自由构建.同时,“游”性体验所蕴含的本性解放与整体观念,以及它所塑造的理想人格和呈现的大爱之境都体现着深层的生态意蕴.  相似文献   

20.
"四个坚定不移"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向全党提出和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根本性要求,深刻理解和正确贯彻这些要求还必须与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他最新成果结合起来,与学习胡锦涛同志有关重要讲话结合起来,与我们正在做的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推进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有利于推进全党与全社会重视学习、重新学习、善于学习,更好地实现坚持解放思想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全党与全社会的学习创新能力,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有利于建好基础工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