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0年前的那个春天,远在大洋彼岸,一位年仅57岁的优雅女士,怀着对这个世界的深情眷恋和深重忧虑,撒手离去。她留下了一部给全球带来极大震撼的警世之作——《寂静的春天》,还有纷纷扰扰的"争议"。有人说,只要春天还听得到鸟叫,我们就应该感谢她——蕾切尔·卡逊。这句话或许有点儿夸张,但今天应该没人会否认,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当以1962年《寂静的春天》问世为标志。  相似文献   

2.
总体来说,女子的大脑,就如同她的躯体一样,要比男子的小10%-15%,然而,她脑中管理较高层次意识——如语言等的区域,却可能充满着更密集的神经。女人更爱动脑筋“无论女人在做什么——甚至仅仅是扭动她们的大拇指——她们的神经细胞活动都会更剧烈地散布到整个大脑。”精神病和神经病学家马克·乔治说。当一个男子把脑筋用在工作上时,神经细胞往往集中于大脑的某些特定区域,而当女人用脑工作时,她的  相似文献   

3.
钢琴家     
<正>我在黑夜里写作,现在没人来打扰我。这个城市的秋天越来越短了。窗外有一排高大的柏树,住在里面的黑喜鹊已经睡了,不时发出梦呓声,而灰喜鹊还在烦闷地踱步。对了,还有蝴蝶,它们会时不时地闯入我的视线。在它们当中,我最喜爱的就是燕尾蝶了。这个房间的白色一直令我恐惧,但恐惧能驱走孤独以外的情感,而这正是我需要的。第二天是阳光和敲门声一起把我弄醒的,有个陌生女人走进来,早晨的阳光在她脸上跳跃着。我赶快擦去睡觉的痕迹——我的口水流得满键盘都是。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在四川卫星电视台一个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访谈节目中,有一位名叫战媛媛的小嘉宾特别引人注目。她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的话题讲得头头是道,酣畅淋漓,尤其是关于即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生力军的学校一族如何准备和参与到西部开发中的独到见解,更是博得一阵又一阵掌声。谁能想到,这位嘉宾尚在读初中二年级,年龄只有14岁。  相似文献   

5.
<正>干细胞疗法有望恢复中风或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但是神经病学家在推行该疗法时仍小心谨慎。索尼娅·库茨(Sonia Olea Coontz)在31岁的时候患脑溢血。两年后,她的右半身仍处于部分瘫痪状态。她几乎不能活动她的手臂,发音模糊,并且要借助轮椅才能活动。2013年,库茨参加了一项小型临床试验。医生把干细胞注射到她脑溢血的部位周围。次日起,她就能把他的手臂举过头顶并且能够清晰地说话。现在,36岁的她不再需要轮椅了,而且  相似文献   

6.
飞鸟的天空     
翟在出发前,又一次走进F147室。按照他的嘱咐,这间舱室一直给菀保存着。 其实菀的东西很少,在标准配给外只有两盒颜料和一壁的画。当菀开始把颜料泼洒在舱壁上时,看守差点殴打她。没人相信德巴特星的殖民区还会有正常人活下来,实际上也没有。那地方彻底完蛋了,在它的矿产被雷格斯公司不分日夜地开采了400年以后。翟带人在德巴特星过筛似地搜寻了一遍,结果  相似文献   

7.
创造和谐     
最温暖的家,最亲切的家,因为家不仅是属于你特有的安乐窝,更是你遐想与创造的特有空间。“幻想”是美好的事情,然而“可望不可及”似乎总是幻想的化身。可我想告诉你的是尽情地幻想,加上你的勇气,无数创造灵感便会闪现。勇敢地抓住她,描绘她,实现她,最终是享受她!那种感觉是什么?我说——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8.
英国免疫学家、现代免疫学领军人物之一布瑞吉特·阿斯科纳斯(Brigitte Askonas)博士——大家都亲切地叫她伊塔(Ita)——于2013年1月9日悄然离世,享年89岁.她拓展了早期科学先驱——如法国化学家、细菌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和德国细菌学家保尔·埃尔利希(Paul Ehrlich,1854-1915,曾获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工作,提高了人们对免疫系统这一由不同类型细胞互相作用并产生中介物来控制其复杂功能的错综网络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抢座游戏     
正"Duck,duck,duck。"玛蒂一边说,一边敷衍了事地触碰圆圈里每个人的脑袋,"duck,duck,"她不知不觉间在一名金色鬈发的小姑娘面前停住,"外星人。"这个名叫丽贝卡的小姑娘爬起身,同时玛蒂绕着圆圈跑起来。"玛蒂快跑,玛蒂快跑,玛蒂快跑。"其他的小孩尖叫起来,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兴奋,同时玛蒂穿过了空地,开始跑第二圈。没人为金发的小姑娘加油。没人想让外星人赢。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故事——一位好莱坞电影女明星准备举行一次家庭宴会,她邀请了政界的头面人物,邀请了影视界的知名人士,也邀请了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一名竞争对手。当她得知自己的竞争对手将用什么衣料缝制礼服参加她的宴会后,主人灵机一动。把举行宴会的乡间别墅里的所有家具都蒙上了与竞争对手所穿的衣服相同的布料和颜色。只有女人才明白这种  相似文献   

11.
当西尔维亚·A·厄尔(Sylvia·A·Earle)注视大海的时候,她并不是把大海看成一片浩瀚无垠的冰冷的深兰色的水,而是把它看成地球上的一个最大的水族馆,是一片海洋森林,闪射着缤纷的兰色、绿色和金黄的色彩,有着各种各样性情温顺而又奇妙的“家畜”。作为一名第一流的深海探险家,从海洋深处她的居留地重新露出水面之后,她曾在那里度过了将近6000个小时,即七个多月的水下生活——她对于在水  相似文献   

12.
往事如梦     
刘伟 《科学之友》2001,(10):46-47
(一) 奶声奶气地叨念着"妈妈,妈妈",我像猴子一样,在妈妈身上爬上爬下。她手轻轻摩挲我的背,拍着我的屁股。我心里充满婴孩无忧无虑、被宠爱的快乐。音乐响起,轻柔悦耳。我兴奋地大叫:"妈妈,开门!" 妈妈把我放到沙发上,亲了我一下,起身去开门。两个小伙子被妈妈领进客厅。矮个儿嘴角两边各有一颗黑痣。我喜欢家里来客人,冲他们笑。没人理睬我。我看见高个儿站在妈妈身后,向矮个儿递个眼色,扑上去,双手使劲  相似文献   

13.
那一天,我同怀孕八个月的妻子奥德丽出去购物。红灯亮时我把车停下来。奥德丽的一个朋友发现了我们,奔过来看我们是不是已经有了孩子。她透过车窗往后排座上看,上面躺着一个幼仔,用毛毯包着,头露在外面睡着。忽然,那个女人的笑容消失了,换上了一副惊状的表情——她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不是婴儿,而是一个刚出生的小黑猩猩。奥德丽急忙把车窗玻璃降下来,向她解释着。绿灯亮了,我们相互告别,驱车而去。一路上我都在说笑着这个戏剧性的幽默。第二天,奥德丽给她所有的朋友打电话,告诉他们我们收养了黑猩猩幼仔的事。几年前的这一个秋日,一…  相似文献   

14.
正催化剂领域的不断创新,正在为寻找清洁能源的来源提供新的高速通道,从而提升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苏格兰化学家伊丽莎白·富勒姆(Elizabeth Fulhame)在1974年出版了她的专著——《燃烧理论》。在书中,她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煤和木炭在潮湿的时候燃烧效率要更高。为了寻求答案,她做了大量的实验,最终得出结论:水短暂分解为氢气和氧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西部绵延褶皱的太行山深处,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由11个盲艺人组成,从抗日战争开始就为八路军谍战服务,被山里人称为"没眼人"。他们行走于茫茫大山,70多年来以流浪卖唱为生,无意间保存了辽州小调完整的曲牌曲目和原生态的演唱方式。可是没人知道这些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小调就留存在这支"没眼人"的队伍里,没人知道这个特殊群体的活着和死去。直到一个人的出现,她用13年的时间跟踪、纪录、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初,某地方卫视正在热播的动物明星真人秀节目《奇妙的朋友》遭到了国际动物保护组织"世界动物园和水族馆联合会(WAZA)"等多方的强烈批评,并呼吁类似节目立即停播。主办方辩解称:节目的初衷是唤起人们关爱动物,"节目的每一个设置都没有违反关于动物的法律法规,也没有违背动物的生活习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该节目及其批评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动物福利呢?下面,请动物专家崔媛媛为我们讲讲——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月,澳大利亚妇女彤娅在珀斯市以北约177千米的威齐岛上探索沙丘时,看见沙中躺着一只看起来很有趣的瓶子。她把它带回了家,随后发现瓶子里有一张紧裹着的字条。字条很湿而无法展开,于是彤娅用炉子把它烤干。她和家人展开字条,发现其两面都写着德文。虽然字的颜色已褪去很多,但是彤娅的丈夫依然看出字条日期是6月12日。他从看出的"aula"猜测这只瓶子是从一艘名为"paula"的船上扔进  相似文献   

18.
库克科娃出生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并在这里长大.中学毕业时,她听说俄罗斯南方某地进行着繁殖狐狸的试验,这使她对狐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这项试验却把她带到了相反的方向——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她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兽医学教授格莱格·阿克兰一起工作.格莱格·阿克兰专门研究犬科动物的眼紊乱.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卫生运动活动分子正迫使医学界改变把爱滋病患者当作病人的治病方式. 在旧金山参加了由示威运动积极分子召集的爱滋病会议后在返程飞机上、邻座正好坐着二位加利福尼亚州的老妇人,她们猜测地问我是否也在关心爱滋病事务,我表示首肯后,其中一位妇人说:“我不同意所有这些示威活动,我的家庭中有3人死于癌症、但我从未想到要上街去示威。”当然该妇人即使参加过抗议活动对治愈她家人的疾病是不会有明显意义的。但是她的疾病观——把患者当作一件私人之事的观点——已被年青一代所拒绝。  相似文献   

20.
至爱无言     
(一)"丹丹——"我还未进门,就听到女儿"哒哒哒——"的脚步声。她跑到门口,扭开锁,奶声奶气地嚷着"爸爸——",小猴儿一样蹿到我身上,在我脸上"叭叭"亲了两下,又像小猴儿一样溜下地,跑进卧室。妻正在厨房择菜。"累吗?今天过得好吧?先歇会儿,杯子里有热水!"听到这样的体贴话,劳累先去了大半——妻也上了一天班,一点儿不比我轻松,还总是这么温柔。有家真好!我换上拖鞋,走进厨房,拿个板凳,在妻身边坐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