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故乡,距离"5·12"汶川大地震震中映秀不足20千米.那么,在这次大地震中,卧龙大熊猫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劫难?它们现在怎么样?植物苞片变态更精彩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17日传出令人兴奋的好消息: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北京动物园联合主办,卧龙大熊猫俱乐部协办“2008四川卧龙大熊猫奥运北京行”活动拉开了序幕。这个盛大的活动将在2008年3月至11月期间先后在四川卧龙、成都、北京三地举行。经过173万网民投票,选定了8只卧龙人工繁育的活泼可爱的大熊猫参加巡展,它们是:朗朗和翠翠、淘淘、福娃、凤仪、美欣、朵朵、欢欢。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距离震中直线距离不足20千米的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因地震造成周围山体多处发生大型滑坡,致使大熊猫圈养、科研、后勤等基础设施和设备遭到严重破坏,生活在这里的63只圈养大熊猫中有6只失踪,全部32套大熊猫圈舍有18套毁坏,14套严重受损,不能使用.  相似文献   

4.
1983年为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确定的“中国熊猫年”。1月23日四川汶川县卧龙公社社员冷志中猎杀雌性大熊猫“憨憨”。“憨憨”是大熊猫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对象,戴有无线电发射器装置,且尚在哺育不满半岁的幼仔。3月16日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和陕西动物所等单位完成对七只大熊猫的大体解剖和器官组织学的研究,认为大熊猫是由食肉动物转化为吃竹子的。3月18日卧龙特区成立。4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通令。4月14日卧龙桦树沟尾山脊处发现六只大熊猫群体,五雄一雌,有一雄一雌在树上完成交配活动。4月22日猎杀大熊猫的罪犯被判刑二年。4月26日青川唐家河保护区红石河边发现十五只大熊猫的大群体。  相似文献   

5.
张欣 《科学之友》2005,(11):38-38
1870年,第一个见到大熊猫的西方人大卫神甫在他的见闻笔记里这样写道:“大熊猫似乎以植物为食,但有机会吃到肉食的时候,也绝不会拒绝。我甚至认为在冬季里肉食是它的主食……”不过,尽管早在19世纪已经有人知道“大熊猫吃肉”这个秘密,但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认为大熊猫是“植食性动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大熊猫调查队在卧龙听到当地农民反映,在野生大熊猫的胃里发现大型啮齿动物的残渣,还有人看见大熊猫捕获一只竹鼠,卧龙地区的研究者也发现熊猫的粪便中有金丝猴的毛。王郎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粪便中则发现林麝的毛、骨、蹄和肉。卧…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护大熊猫行动正在探索新的途径,中国正在通过模拟大熊猫的野生环境,对圈养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使大熊猫最终回归自然。这种转变的开天之作就是全球最大的熊猫基地———碧峰峡大熊猫基地的创建,该基地于2005年8月底竣工。9月,世界最“排场”的大熊猫“迁徙”从卧龙中国保  相似文献   

7.
闻香识偶     
大熊猫是对物种资源保护工作者极具挑战性的物种之一。人工喂养的大熊猫酣态可鞠讨人喜爱,但这种圈养的做法却有着潜在的危险。10年前,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圈养个体又难以雌雄配对,繁衍后代屡告失败。1996年,两只大熊猫从中国送到了美国。此后,受卧龙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和美国圣  相似文献   

8.
当我向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冯文和教授约稿时,他给我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这里我把它作为我们特别策划的关于动物回归自然这个话题的开头: 1984年2月的一天,一只名叫“贝贝”的野生大熊猫闯进了著名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卧龙的“五一棚”野外观察站,此后它每天都到营地去取食2次。6月,保护区工作人员将“贝贝”圈养起来,不久后将它放到距离圈养场7公里的山野,以使其恢复过去自由自在的野外生活。但一个星期以后,“贝贝’自动回到  相似文献   

9.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贵动物和山地生态系统为重点的一个保护区,面积约20万公顷。1980年1月,卧龙被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确定为世界保护大熊猫的研究中心。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汶川县的西南部,当约北纬30°25′—30°25′,东经102°52′—103°24′,地处邛崃山脉的南段,境内峰岭叠叠,如波如涛。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递降,主要山岭有巴郎山、四姑娘  相似文献   

10.
窝头——必须剪断的脐带 2003年7月,祥祥进入"一期圈",后面跟着一群人——几乎集中了卧龙各个方面专家的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小组.  相似文献   

11.
1月,大熊猫被定为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亚运会吉祥物。2月4日,四川平武县对大熊猫“瞎瞎”进行白内障摘除术。“瞎瞎”,雌性,十二岁,于1984年11月1日在平武县木皮乡捕获,右眼患角膜白瘢,左眼患白内障。2月28日,我国林业部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以及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在卧龙召开会议,决定进行第二次全国性大熊猫普查工作。3月26日,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大古坪悬马沟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时我正在卧龙。5月13日,我感觉是地震后最漫长、最恐怖的一天,我们不知道外面怎样,外面也不知道卧龙怎么样了。通信中断。余震频繁.天下着雨,绵延不绝,人人都冷得瑟瑟发抖。无论是核桃坪还是沙湾坝子都面临着垮山和泥石流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高度重复序列DNA的分子克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政安 《科学通报》1989,34(23):1823-1823
有关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属于熊科(Ursidae)、浣熊科(Procyonidae)或大熊猫科(Ailuropodidae)的分类争论已延续了120年之久。近年来,根据单链DNA杂交、同工酶遗传距离、免疫距离、染色体G带及蛋白双向电泳等方法分析的结果,建议将大熊猫归类为熊科动物大熊猫亚科。这些研究均依据“分子钟”假说。 在真核生物基因组高度重复序列DNA,尤其在限制性卫星DNA的研究中,已查明某些卫星DNA与生物进化有关,某些卫星DNA表现出某种属(Genus)专一性,而某些卫  相似文献   

14.
从成都出发向西,经都江堰观麻溪化石层,入卧龙看国宝大熊猫,进四姑娘山寻“东方阿尔卑斯”,至丹巴体验嘉绒藏区文化,过八美到康宝唱“跑马溜溜”的情歌,到海螺沟泡冰川温泉,绕雅安回到成都。这就是我们“大自然探索之旅”的第二条线路,走的也正好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西环线,沿途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谓浓墨重彩,灿若珍珠项链……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团团、圆圆出生经过海峡两岸人民三年的焦急期待,经过家乡四川卧龙特大地震的遭遇,熊猫使者团团、圆圆终于在2008年年底赴台了。已和团团、圆圆成为“熟人”的我,更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感慨!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     
有读者朋友来信询问有关抑郁症的情况,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在此,我们特请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樊作澍教授撰文作答。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有读者朋友来信询问专利及申请的相关事宜。为此,我们采访了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郭晓东。  相似文献   

18.
大熊猫是我国的珍贵动物,但是生育力不强。如何做好大熊猫的繁殖工作,是一个应该关心的问题。《大熊猫发情期中NAG的特异表现与排卵的关系》一文介绍了雌性大熊猫在性行为高潮期间尿中排出的NAG有特导性的增大,并与性交时间密切吻合,可据以快速而准确地判断雌性大熊猫的排卵时间。我国科学工作者的这一成果为大熊猫的人工授精提供了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熊猫,是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的动物.它是中国特有珍贵野生动物,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被誉为"野生动物保护世界里的旗舰物种".  相似文献   

20.
大熊猫,是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的动物。它是中国特有珍贵野生动物,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被誉为“野生动物保护世界里的旗舰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