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人类生存环境的多样化,从本质上规约了各民族的生计方式很难整齐划一。形形色色的生计方式表明人类对不同资源的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利用。这种差异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正是人类所期待的。生态环境不能产生生计方式,只能稳定生计方式。社会环境对民族生计方式的形成更具影响力,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脱贫攻坚持续深入,我国贫困人口骤减,达到退出标准而退出帮扶项目的"精准脱贫户"以每年千万数量陡增,这部分群众既处于扶贫项目的退出边缘,又兼具抗风险能力的脆弱性和反复贫困的可能性等特点,其生计可持续性已然成为后扶贫时期我国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生计可持续框架,采用Probit回归模型,从定量角度探讨了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户生计策略对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精准脱贫户非农主导型生计策略对精准脱贫户的生计稳定作用十分显著,此外精准脱贫户的家庭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对其提高生计可持续性均有积极作用,这对于我国后扶贫开发时期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生态脆弱区是贫困发生率高的区域,研究其农户生计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引入工程学抗逆力理论,以四川藏区农户生计为对象,建构了生态脆弱区农户生计研究理论框架:生态脆弱区农户生计脆弱性是内部致贫因子和外部孕灾环境二元结构所致,解决其贫困问题是一场涉及多元主体参与的区域社会发展行动,明晰政府、社区、家庭、个人抗逆驱动机制,才能针对性制定实践策略,以完成农户可持续生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和方差分析法,建立了土地流转感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三峡库区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土地流转感知指数,分析了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土地流转感知指数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农户生计方式单一,生计多样化指数仅为3.75,河谷平坝区、低山丘陵区、中高方山区的农户非农户水平依次降低,非农活动均以外出打工为主;随着地势升高,农户的土地流转质量感知、关注度感知等呈递减规律;随农户非农化水平提高,农户的土地流转质量感知、关注度感知等呈递减规律,农户的土地流转变化感知、土地流转现状参与感知呈递增规律;不同区域、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土地流转必要认知感都较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水彩画的特点、起源和发展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探讨水彩画艺术语言的多元综合问题。  相似文献   

6.
植物区系研究对于揭示一定区域的植物起源与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内蒙古地区灌木植物区系的组成和地理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有灌木植物39科116属345种;其生活型有灌木、半灌木等,水分生态型有湿生灌木、中生灌木、旱生灌木等.该地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其中植物科以世界广布为主,属则以温带分布为主,分别占48.7%、20.9%;受内蒙古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温带气候环境的影响,其灌木植物区系具有多元起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是怎样从远古众多的小部落发展而来,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十亿人口的伟大民族?它的起源是一元还是多元?珠江流域的民族源流如何?这是史学界、考古界长期以来探讨和颇有争论的问题。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最近指出:“我觉得我们过去对三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人类面临着全球化休闲时代的到来,体育活动成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体育进入休闲,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小康生活的标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各民族在生产、生活和娱乐中创造并沿袭下来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它无论从起源和特点上,还是从功能上看都与休闲娱乐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应充分把握休闲时代的契机,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相对贫困区,该地区的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对于协调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为了给青藏高原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结构与程序转变、生计策略、生计结果等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青藏高原农户可持续生计的研究进展。现有研究表明,学者对可持续生计构成要素的现状特征和部分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丰富的探究。但仍存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尺度不全面、传导机制分析不足等问题。未来应重点关注季节性变化和发展导向型政策等可持续生计具体要素的影响,加强多时空尺度研究,探索可持续生计构成要素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乡村工业化对农户生计转型及可持续性的影响,该文选取南昌市新洲村和西江村2个典型城郊工业村为研究区,构建乡村工业化-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等对农户生计转型与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乡村工业化导致农户生计由单一趋于多元,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工业化、兼业化和返村化特点; 2)乡村工业化对农户回流吸引力较强,超过40%的农户受工厂建设吸引回村就业,但回流人口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性别结构不均衡; 3)农户生计资本总指数偏低,各类型资本存在差异,农户间资本指数和资本耦合协调程度差异明显; 4)农户生计可持续性总体上较强,在农户间表现为纯工农户<非工农户<外出农户<主工农户<兼工农户.因此,农户在参与乡村工业提高收入的同时要保障生计多样性,提高生计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理论。该理论分析了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适应与发展的过程,而在相似的环境中有可能产生相类似的文化发展模式。文化生态学不在于寻求适应所有文化和环境的普遍规律,而在于发现不同地区之间特殊文化与环境适应产生的结构与特征。斯图尔德最关注的文化是生计方式。文化生态学理论生命力依然旺盛,可以用来解释当代一个巴西小社区的社会文化发展与变迁。  相似文献   

12.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并且拥有崇尚中国文化的传统,他们散居全国各地,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回族和汉族之间密切交流与交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通过观察回族文化的特点,不难看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性,回族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却又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是中华大家庭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相似文献   

13.
基于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位于武陵山区永顺县的168户农户进行系统调查,将农户划分为纯农型、兼业型Ⅰ、兼业型Ⅱ、非农型4类,进而分析了民族贫困区农户生计多样化特征及对耕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民族贫困区农户生计类型以兼业型Ⅱ居多,所占比例为46.72%;其次为非农型,为22.13%;纯农型为16.39%;兼业型Ⅰ最少,为14.75%.2)不同类型农户生计策略存在显著差异,纯农型农户生计活动单一,脆弱性和风险最大,引入并扩大非农活动是民族贫困区未来生计策略的发展趋势.3)不同生计策略选择对耕地利用的影响不同,主要影响耕地的是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及粮食生产力水平.4)民族贫困区耕地资源缺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以及农户自身劳动素质共同制约农户生计和耕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加强农户劳动技术培训以提高农户生计多样化水平,加快土地综合整治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是民族贫困区提升农村内部发展能力,实现农户生计和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依据外部性波及范围的差异, 提出将农村环境问题分为弱外部性环境问题和强外部性环境问题两种类型。理论证明这两类环境问题应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解决。通过成本比较发现, 以小群体内部合作为特征的协议方式适宜于解决弱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 而以外界对小群体实施奖惩为特征的监管方式适宜于解决强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5.
依据外部性波及范围的差异,提出将农村环境问题分为弱外部性环境问题和强外部性环境问题两种类型。理论证明这两类环境问题应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解决。通过成本比较发现,以小群体内部合作为特征的协议方式适宜于解决弱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而以外界对小群体实施奖惩为特征的监管方式适宜于解决强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宇宙中高能粒子的起源问题是高能太阳和天体物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剧烈变化的天体物理环境下,背景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可以被其中的电场加速到很高的能量.根据背景电场和带电粒子相互作用的特征,带电粒子的加速机制可以分为:等离子波和粒子共振相互作用、沿磁力线方向的平行电场加速和磁场不均匀性有关的磁场曲率与梯度加速等.根据粒子加速过程对应的宏观能量释放机制,人们发展了随机粒子加速理论、扩散激波粒子加速理论以及磁重联粒子加速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有其各自的假设和特征,在不同的天体物理环境有其相应的应用.与高能天体物理观测的不断进步相结合,通过对高能粒子辐射特征和加速过程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剧烈变化天体物理环境下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环境变迁与文化适应研究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传统的生计方式、思想文化等经济文化特征,而这些特征与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其居住的地理、生态环境影响与制约的。今后,民族社区的调查有必要将环境与文化的适应状况结合起来,以此来探讨文化变迁的轨迹,也希冀在此基础上从目前的研究趋势业看我们所处时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旅游作为当前传统村落开发的重要方式,直接给当地农户的生计和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探讨农户生计转型与文化适应,对于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文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村为例,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角度出发,利用问卷调查测量农户的生计资本指数和生计多样化指数,将农户分为均衡经营型、其他商贸型、旅游主导型、务工主导型、规模种植型和传统纯农型等6大类型,分析了每一类型农户的生计转型,并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从日常生活、传统规则、民族认同和民族节庆等角度进行了文化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生计多样化指数和生计资本指数越高,农户的生计转型情况越好,生计结果也越可观.2)生计转型程度越高,农户的文化适应能力越强.根据研究结果,后续的相关研究应深入探讨传统村落旅游的可持续性、农户失权现象的影响以及文化适应的反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Y-STR多态与民族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染色体由于其非重组和父系遗传等特征在揭示父系谱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利用Y-STR来研究各种人种、民族及人群起源、进化、迁徙和融合,追溯父系祖先的演化历史.对Y-STR的特性和它们在民族的起源与演化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环境问题的形成和演变是多种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建国以来,中国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些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下,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均呈现出显著不同的特征。本文着重从制度、技术、人口、经济、消费、贸易、城市化和环境保护等8个方面,比较系统地论述和揭示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下中国环境影响因素的演变趋势和特点,以便为揭示中国环境问题的成因并寻求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