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雪人>讲述的是一个雪人不可救药地爱上火炉的故事.在19世纪,"柏拉图哲学"曾风靡一时,安徒生的爱情观就深深地打上了被伏尔泰称为"形而上学爱情"的柏拉图思想的烙印.这个故事便可清晰地折射出安徒生心目中理想的爱情观,那就是精神至上的"柏拉图式的恋爱".由于崇尚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安徒生始终无法在精神恋爱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也正缘于此,他终生未娶.  相似文献   

2.
《雪人》讲述的是一个雪人不可救药地爱上火炉的故事。在19世纪,“柏拉图哲学”曾风靡一时,安徒生的爱情观就深深地打上了被伏尔泰称为“形而上学爱情”的柏拉图思想的烙印。这个故事便可清晰地折射出安徒生心目中理想的爱情观,那就是精神至上的“柏拉图式的恋爱”。由于崇尚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安徒生始终无法在精神恋爱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也正缘于此,他终生未娶。  相似文献   

3.
在小说《八月之光》中,神话王国的缔造者-威廉·福克纳将两个孤寂的灵魂巧妙地安排在一起,使他们成为异乡异地的一对恋人。这种巧妙的安排并没有使两位主人公得到真正的爱情。他们的爱在人与人的冲突中自然零落,最终演绎出一段悲剧。文章借用萨特的“爱情观”来审视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进而挖掘隐藏于其中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伤逝》是鲁迅一生唯一写过的一部探讨爱情婚姻的作品。两个自由相爱的年轻人并没有终成眷属,女主人公子君也为此而命丧黄泉。作者试图从男女爱情观的不同以及爱情中女性的独立精神等角度分析这场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塔吉雅娜是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女主人公,别林斯基称其为"俄国妇女的典型"。其典型形象塑造以贯穿始终的爱情而完成。她从乡村少女到贵妇人,爱情观从稚嫩走向成熟,这种变化缘于她爱情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也是传统父权制文化压迫的必然结果。塔吉雅娜形象的出现成为俄罗斯文学中女性觉醒的肇始,其艺术手法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对当下的文学创作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革命和爱情是人物成长小说中常见的题材,《双城记》和《芙蓉镇》两部看似不相关的小说都涉及到了革命腥风血雨中的爱情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历程都透出了作家对特定时代下人们境遇的思考,其中人物的爱情命运的不同与作者爱情观和中西方文化传统中价值观念的差异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理想爱情与世俗婚姻——海丝特和凯瑟琳爱情悲剧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娟 《科技信息》2012,(32):216+218-216,218
《红字》与《呼啸山庄》是两部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杰作。两部作品都讲述了一个缠绵悱恻、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都描写了爱情、孤独与死亡。海丝特和凯瑟琳分别是两部小说爱情悲剧的女主人公。她们有着相似的命运遭遇:都曾为结婚而结婚,为爱而爱,最后都为婚外之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拟从两者的爱情与婚姻,孤独与死亡诸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破坏真挚而自然的感情不仅是残忍的,而且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助“洞穴比喻”,象征性地说明了两个世界的划分问题,论述了灵魂转向的必要性,并系统地阐述了理念论的丰富内涵。“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对理念论的深化和总结,它代表了柏拉图的基本思想,是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枉费心机》围绕着女主人公塞西利亚与男主人公爱德华的爱情遭遇展示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在处理亲情、友情、爱情与婚姻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伦理道德取向。作为主要人物之一的阿尔克利芙小姐在处理爱情与亲情关系的过程中面临着伦理道德的考验。通过所作出的伦理道德选择,她获得了对自己、对塞西利亚、对曼斯顿以及对社会伦理道德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在道德上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10.
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这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详尽地展现了主人公爱情的过程和丰富细节,同时也涉及到土耳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很多现实问题。除了写爱情,小说里还涉及了作者对人生与时间的思考、对我们与世界关系的探索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  相似文献   

11.
安娜和弗兰西斯卡分别是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和《廊桥遗梦》中的女主人公。在无爱的婚姻以外,她们各自追求着自己的爱情。两位女主人公婚外情产生的根源主要是由于经济上的依赖与传统的父权制度;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与升华。而女性性格深处的弱点又成为她们追求自主爱情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安娜和弗兰西斯卡分别是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和《廊桥遗梦》中的女主人公。在无爱的婚姻以外,她们各自追求着自己的爱情。两位女主人公婚外情产生的根源主要是由于经济上的依赖与传统的父权制度;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与升华。而女性性格深处的弱点又成为她们追求自主爱情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哲学形而上学由现象世界的考察而导向关于存在之终极实在性的思考.所谓现象的"真实性"问题实质上原于事物存在与时间关系的追索.事物总是在时间中呈现出流变性,因而流变性本身便被视为存在的现象,由此而导向关于永恒不变的实在性或真理本身的思考.对柏拉图哲学关于世界的二重区分及其消解的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并以此为基点而论述了中国哲学形而上学之建构的特点.以"道"为元概念的中国哲学形而上学,在建构上不存在二重世界的区分与对立;中西关于"永恒"概念的理解存在着重大差异.关于这种差异的形成及其对中西民众之文化与生活理念的影响,亦作了简要考察.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的主题常被定位为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在小说中的最佳体现,认为保罗是"俄狄浦斯情节"的牺牲者。但联系劳伦斯在小说中的爱情观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可能是力图通过两段悲剧化的爱情阐释爱的真意。  相似文献   

15.
<正> 这是两个爱情故事。这两个爱情故事情节差不多。艾特玛托夫的中篇小说《我的包着红头巾的小白杨》的故事主要内容是得而复失,张贤亮的中篇小说《肖尔布拉克》的故事主要内容是失而复得。这一得一失的处理不是作家任意安排的,它表现了两位作家身后的不同民族的心理模型,在这种心理模型作用下的作家心理建构,以及有这种心理建构的作家的独特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对于生活的苦难意识。吉尔吉斯作家艾特玛托夫是位理想主义者。在他的作品中,善与恶分明地存在着,好人与坏人也分得很清楚;在表现爱情内容时,他强调恋人们的外表与内心的美丽和谐一致,讴歌爱情至上,把追求爱情当成人生第一要谛。充分体现了苏联文学中的理想化原则。在《我的包着红头巾的小白杨》中,作者对男女主人公初次见面的描绘就很有意味。男主人公伊利亚斯趴在汽车下面修车,看见一双胶靴和一条老式裙子走近他,当知道来了位姑娘就问:"你  相似文献   

16.
"迷惘的一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欧内斯特·海明威以他非凡的才华和真实的情感写出了一部部几乎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小说.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是其中之一.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充分反映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理想破灭、精神空虚与孤独的"迷惘一代"的坎坷命运.笔者通过对美国战后的一代人的精神危机,着重从男女主人公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对爱情的态度与追求截然不同出发,分析了海伦的无私给予、哈利的麻木索取;海伦的温柔体贴、哈利的冷酷无情;指出是战争毁了人们的理想与爱情,战后的和平与繁荣亦无法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小说中男女主人公都曾想与命运抗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高大、宏伟、洁白无暇的乞力马扎罗山被哈得看作是"上帝的庙殿",但对于海伦却是渴望而不可及的地方.透过<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无望与无爱的"爱情",海明威激起了我们对战争的痛恨与谴责、对自由与和平的追求、对爱情的珍惜及对妇女前途、命运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爱情心理及教育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爱情观的教育是高校必须注重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科学的爱情定义、大学生恋爱的原因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并结合实际对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18.
A.S.拜厄特在小说《占有》中讲述了两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其一为百年前维多利亚时期的男、女诗人艾什和拉摩特“飘逝”的爱情悲剧;其二为当代英国男、女学者罗兰和莫德“渐悟”的爱情喜剧。它们在小说中交叉前行,构成了小说的叙述主线。艾什、拉摩特的爱情是罗兰、莫德爱情成功的主要推动力量。两段爱情故事虽相隔百年历史,但都生动地阐释了爱情的伟大和不可或缺性,其主人公在爱情追求和对待爱情的态度等方面都表现出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论《白鹿原》中的"革命"与爱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鹿原》在对白灵与鹿兆海爱情悲剧的叙述中,有一个不易为人察觉的疑点。即白灵的转变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情积累和材料支撑而显得牵强。作者的某些主观意愿和个人追求作为一种潜在规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取向和行为方式。白灵和鹿兆海的情感历程显示出,小说在作者的引导下成功地完成了"革命"话语对爱情话语的置换,爱情被"革命"遮蔽。爱情的内容因而被改写:相爱不是因为两情相悦,而是因为"志同道合"的"革命"需要。  相似文献   

20.
《雪落黄河静无声》是一篇佳作。它是一曲爱情悲歌。作品以主人公范汉儒与陶莹莹在逆境中相识、相受为开端,以主人公在人妖颠倒的历史被颠倒过来的顺境中分手,编织了一个悬念丛生而又激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以热爱祖国为生活最高准则的典型人物范汉儒,谱写了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爱情悲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