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之友》2006,(5):41-41
2010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美国将在2010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释放2个固定着陆器收集岩石样本,之后返回地球。此次任务命名为“月光”,它将在月球上最大最古老的南极艾肯盆地着陆,其目的是研究盆地形成的时间并将该地的土样带回地球进行分析。美国的科学家将为这2个着陆器确定盆地内最佳的着陆点。每一个探测器将收集1kq的岩石和碎片。“月光”任务将有助于了解盆地形成的独特过程。  相似文献   

2.
星球的色彩     
龙夫 《科学之友》2007,(9A):18-18
在浩瀚无际的太空中,星球颜色各异,将太空变成了一座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的奇妙宫殿。我们的地球可以称为蓝色星球,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海洋的面积为地球面积的70.8%,而海洋是蓝色的;加上陆地上大部分植物地带又是绿色的。因此,在月球上和宇宙飞船上看地球,它就像一颗篮色的珍珠。  相似文献   

3.
梁虹 《世界科学》2006,(8):F0003-F0003
问题:如果地球的地壳下面是个巨大的窟窿,世界将会怎样?回答一:这是一个大胆而惊人的想象。假设地球哪一天真的变成中空的了,我们就会面临许多的危险,包括室息、断水、炙烤、饥饿、严寒和溺水。产生上述危险的原因是因为中空的地球缺乏足够的质量来产生引力,大气将不再附着在地球上,所有的表层水将会蒸发殆尽。即使塌陷的地壳有足够的质晕来填补这个窟窿的中心,但地球将不会再拥有磁场(它是由地球内部的液态铁物质产生的),指南针将失去作用,一些迂徙物种可能因此消失。其实,这些都还不是我们最担心的。由于引力的失去,地球将失…  相似文献   

4.
“正在变暖的地球将产生严重的后果。”我们已经看到过许多媒体对此作出的大量报道,同时也有一些科学家坚持认为,有理由向人们发出这种警告。但另一些科学家却指出事实可能还有它相反的一面:地球也许正在变暖,即使如此,客观地讲地球变暖对自然环境也未必是个坏事。通过对历史气候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指出地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远比现在温暖的暖气候期。据俄勒冈科学与医学研究所提供的报告,公元900-1300年,当时地球的气温也升高了1.5℃。学者们将这一时期称作“中世纪最适生长期”,这也是地球史上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时期之…  相似文献   

5.
生命出现在地球上己有38亿年,但是,地球生命源自何方?是起源于地球,还是在别处起源后被带到地球上来?一直是个未解之谜。科学家在被称为“九九”(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北纬九度)的漆黑的海底深处的火山口附近发现‘“人了兴旺”的生物村落,对这些奇异生物的研究,也许有助于我们解开生命起源的秘密。巨型管虫巨型管虫具有优雅的身躯和奇异的红色羽状物,它是海底热液口的“次子”。它的幼体附着在热液口旁边的熔岩上,然后长出颀长而雪白的管状躯体。它的红色状物吸收合硫的海水,而躯体内的细菌囊则将其转化成能源和食物,以供自己…  相似文献   

6.
南极冰盖的冰容量大约为3000万立方千米.如果全部融化的话,那么海平面将比现在大约上升65米,这将对地球产生巨大的影响。最新研究认为,海平面的变化是引发地球历史上物种大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徐娜 《科学之友》2006,(11):21-21
曾经主宰地球的恐龙家族是如何完全从地球上消失的?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研究鳄鱼生育原理的过程中发现了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男女”比例失调,雄性恐龙的灭亡导致了恐龙大灭绝。  相似文献   

8.
一个欧洲研究小组正在开发新一代Skylon航天飞机,这种飞机可重复使用,能将超过12t的货物送入轨道。而且飞机可以直接从跑道上起飞,在太空发射卫星后,自动安全地返回地球。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友》2008,(6):12
研究人员认为,约45亿年前有一颗体积与火星相差无几的天体撞击地球,并导致地球轨道上出现无数的撞击碎片,当时这些碎片在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石质的空间环境,并最终形成了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  相似文献   

10.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21,(6):38-39
正一种RNA聚合酶或成地球生命起源新解生命在地球上是如何出现的?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近日,加拿大研究人员对外声称,一种核糖核酸(RNA)聚合酶在地球生命的诞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研究为地球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见解,也有助于科学家们估算生命在其他行星上诞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太空城     
数年之后,当地球的人们仰望夜空时,看到的将不仅是月球和群星,而且会发现一颗像金刚石那样闪烁夺目的人造新天体——国际太空站(IS)。这座规模为足球场大小,以时速28163公里运行在地球高空407公里轨道上的飞行物将是和平时期世界上最宏大的宇航工程项目。国际太空站是由美国、俄国以及其他14个国家的数以千计的工作人员共同建造的一个长期性空间研究实验室。这座造价为400亿美元的太空站,其总高度将达SO米,宽度1阴米,内部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相当于两架波音747飞机客舱的尺寸。如果进展顾利的话,盼望已久的国际太空站的第一个工作…  相似文献   

12.
研究小行星的航天器美国航天局最近宣布,计划发射第一个绕小行星运转的航天器。它将对一个叫做“爱神星”(小行星432号)的巨型太空石进行研究,这是很多有时经过地球的小行星中的一个。科学家认为,通过“爱神星”对小行星进行研究,有助于说明行星(地球)是怎样形...  相似文献   

13.
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制订一项宏伟的计划:在今后10~20年内第一批旅行者将离开地球到火星上安居。到火星旅行计划用3年的时间,从地球到火星需要6个月,在火星上停留2年,当火星与地球排列成最近的距离时,再用6个月的时间返回地球。而第一批去火星的宇航员不可能携带全部所需的给养,他们必须靠火星的土地来养活他们,也就是说必须在火星上种庄稼。  相似文献   

14.
内置防盗窗     
地球上虽然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海水占了95%,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仅占很小的比例,约为0.64%。因此,人类面临着水资源危机。运用基因技术,对传统的农作物进行基因改造,将海藻中的基因融入农作物中,使农作物能够用海水灌溉,并能结出营养价值更丰富的果实,这将彻底改变地球上的缺水状态,大海将成为浮动的土地,在大海上也可以播种农作物。  相似文献   

15.
地球自转运动与大气、海洋活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周永宏  郑大伟  虞南华  廖新浩 《科学通报》2000,45(24):2588-2597
地球自转运动(自转速率变化和地极运动)表征着地球的整体运动状态以及固体地球与大气和海洋各种时空尺度上的相互作用过程,它们在维持总角动量守恒的条件下,,构成了复杂的地球动力学系统,近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大大促进了地球自转与大气和海洋活动相互作用的研究。着重综述地球自转运动与大气和海洋活动以及热带海气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理论研究的课题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发现带来思想革命科学家们宣称找到火星古代生命的证据后不过才几个星期,现在又发现地球上生命的第3个主支的遗传证明。生命的第3个主支,就是叫“太古”(archaea)的细小的单细胞生物。研究人员在上一期的《科学》上著文写道,它是在1977年被发现的,以...  相似文献   

17.
移居金星     
早在21世纪初,科学家就认为,未来人类迁移到地球之外居住是必要的。他们的根据是:人口的日益增加,将导致地球上缺乏足够的空间和资源,人们将不得不考虑在其他行星寻找新的居住地。那么,哪里才是人类的未来之家呢?  相似文献   

18.
我对两个物理现象的认识吴耀棠1.物体运动,大家都见到过,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我们人能够在地球上运动,必须用脚蹬着地球,地球就向反方向推我们前进。人所以能这样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要有地球同时存在,假如没有了地球,只有我们孤零零的一个人,不论我们的脚无...  相似文献   

19.
余楚 《科学》2006,58(4):4-4
据英国Nature.2006,441:305报道,随着寻找太阳系外行星所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太阳系外行星已被发现(超过170个).所发现的行星也越来越小。近年来,研究人员已探测到7个被称为“热海王星”或“超级地球”的行星。这些行星的质量比地球大5~20倍.在绕与太阳相似的恒星的很近的轨道上运行(轨道周期为2~15天),现在,研究人员发现了第一个多星体系,由三个“海王星”质量的行星组成,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正在为夏日的高温而烦恼的时候,当不少科学家正在研究为地球降温的技术绞尽脑汁的时候,俄罗斯的一些科学家却发出惊人的预言:6年后地球开始降温,50年后地球将进入“冷冻时期”,极地居民将被迫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