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前辈科学家的精神风范给我们以激励和鞭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14年的夏天,9位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任鸿隽、杨铨、胡明复、秉志、赵元任、周仁、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聚在一起讨论国际形势和救国方案,一致认为中国最需要科学知识,决定创办《科学》杂志。经过一段时间的筹款和组稿,《科学》杂志创刊号于1915年1月在上海出版。在此基础上,同年10月25日成立了中国科学社,也就是中国科协前身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王仲斋 《科技信息》2004,(11):29-30
在《自然》杂志中文版特别增刊《中国之声Ⅱ》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蒲慕明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探讨了"大科学"和"小科学"的利弊。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科学》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暨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2月7-9日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编委、嘉宾共118人。著名教育家、中科院资深院士、《实验室科学》名誉顾问南开大学申泮文教授,老领导原教育部条件装备司蒋景华司长,实验室科学顾问原南开大学副校长刘振祥教授、原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刘玉明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技术物资中心李景奇教授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创刊于上海的《科学世界》之物理学和化学知识传播作全面研究,为梳理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史脉络提供新线索。方法原始期刊文献调研和考证。结果《科学世界》虽仅出版17期,但为晚清仅有的几份综合性科学期刊之一。其科学可救国强国,"实无形之军队,安全之爆弹"的思想,以及对电磁学知识的传播、对化学名词术语的确定和对中国化学实验基础的奠定等均为重要的传播贡献。结论《科学世界》为20世纪初年代表中国人办刊新理念或新思想的重要科学期刊,反映了中国科学家引入西方科学研究成果后,立足本土的重要创新,大大拉近了我国物理学、化学、地学与世界前沿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科学》杂志的发展史进行回顾,研究其办刊的过程、编辑出版情况及其对中国社会、科技等方面发展的贡献,以及与其主办者中国科学社的关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考证法。结果《科学》杂志的编辑出版受到了国内外学术泰斗、名人政要的关注,虽然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但在其主办者中国科学社的努力下,一直持续到1959年。《科学》的办刊理念、管理机制、编辑出版的方式等都有自己的特色。结论《科学》杂志的编辑出版,在中国出版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传播科学知识,影响了国人的科学观念,还开创了最具现代意义的中国科学期刊模式;它还通过其示范作用,把西方科技社团的办会方式和与之依存的科学期刊办刊方式介绍给中国学会工作者和科学期刊工作者,并且将科学期刊的社会功能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厘清民初时期《科学》与生物进化论传播的关系,为研究生物进化论在华传播史提供新线索,并开拓期刊科学传播的新视角。方法采用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创刊于1915年的《科学》1~15卷,涉及生物进化论者共有38篇文章。其中涉及进化思想源流和影响者10篇、涉及物种形成者11篇,另外还涉及遗传、突变、适应性进化、人类进化与社会问题、科学家传记以及相关的最新进展等方面的文章。结论在美国编辑而在上海出版的《科学》是直接从世界科学发源地向中国传播生物学,特别是生物进化论,以及促生中国生命科学学科萌芽和系统化的主媒介,它完全不同于晚清民初以来其他期刊或图书有关生物进化论的零散传播、局限于知识传播甚至异化传播的势态。  相似文献   

7.
《科学世界》2005,(8):14-14
在今年7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中,该杂志的编辑们提出了125个目前挑战全球科学界的重要基础性问题。《科学》杂志编委会说,其中的25个问题最为醒目,并有望不久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甘肃科技》2005,21(10):I0005-I0005
9月26日上午,“科学与中国”兰州系列报告会在西北宾馆举行。赵忠贤院士和吴澄院士在会上分别做了精彩演讲。报告涉及西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西部资源、环境和能源发展等诸多方面,对西部地区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对广大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学画报》是中国科学社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一本综合性科普期刊。1915年中国科学社成立,首先创办了《科学》杂志,后受科学文化运动的影响,于1933年8月1日在上海又创办了《科学画报》,杨孝述任总编,知名科学家曹惠群、卢于道等担任常务编辑,竺可桢、裘维裕、茅以升、伍献文、柳大钢等是《科学画报》的特约撰稿人。《科学画报》是一本通俗性质的杂志,最主要的特征是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浅显易懂,雅俗共赏。作为科学文化运动中的一支文化先锋力量,《科学画报》独树一帜,以其强盛的生命力书写着普及科学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苏柯仁是英国著名博物学家,长期在中国进行博物学实践活动,对中国科学,尤其是生物学的发展十分关注。20世纪20年代左右,他的工作重心发生转变,由田野考察转向文字写作和学术团体,于1923年在上海创办《中国科学美术杂志》,第二年成立中国科学美术学会,学会与杂志有效推动了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本文主要以苏柯仁传记、美国克拉克艺术研究所图书馆藏书信、《中国科学美术杂志》及民国相关报刊等文献资料为基础,对苏柯仁工作重心转变的原因进行分析,还原杂志和学会的创办、发展及转变过程,并结合时代背景与外国人在华科考引发的争论,探讨苏柯仁的观点,分析引发争论的原因及杂志特征。  相似文献   

11.
时值《南京林业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二、三届编委会主任、主编王明庥教授以一位老林业科学工作者的思考——"学习科学知识,思考治学之道札记",希望与广大科学工作者交流。  相似文献   

12.
“黄禹锡事件”令世人震惊,当事人黄禹锡竟然接连两次蒙骗了世界著名的学术期刊——《科学》杂志,真可谓是科学界的又一个“大忽悠”,“忽悠”了《科学》的各位高级编辑和作为《科学》杂志审稿人的9名世界顶级科学家,也“忽悠”了大韩民族和整个科学界,的确让人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浙江省青少年科普杂志《科学24小时》为例,选取2020—2021年间国内外发生的科普性社会热点事件为研究素材,分析青少年科普杂志在嵌入社会热点事件进行选题策划、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的实践经验和具体作用,同时从提高编辑队伍能力、优化传播模式、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对科普杂志如何增强科学传播效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实验室科学》2005,(4):117-118
《实验室科学》第三委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2005年6月27日至29日在南开大学谊园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南开大学副校长、《实验室科学》杂志社名誉社长耿运其教授,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王兴邦教授,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实验技术与管理》杂志主编、清华大学李德华教授,《实验室科学》编委会顾问丛林、刘振祥、王华生教授,原主编袁满雪教授以及来自京、津、冀、晋、蒙、豫、辽、吉、黑九省、市、自治区的编委会主编、编委、企业代表等共82人。  相似文献   

15.
1915~ 1960年,中国科学社发行《科学》36卷,共刊登广告5800余条,其中书刊杂志、教育科研等文化类广告占总数的90%;商品类广告数量很少.这些广告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作用.科学家、出版商、教师、青年学生、实业家、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一起,以《科学》广告为媒介构建了科学文化网络,在中国近代转型过程中发挥着传播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科学社"认股一览表"、"交股一览表"和"股金总收入"三份档案资料及中国科学社第一次常年会会计报告的校勘,将中国科学社股东名单及其股金交纳情况清楚展现出来,厘清了诸如章元善、胡适等在中国科学社初创时期的地位,更正了学界一些相关误识。同时,分析中国科学社股东与股金收入情状及发展趋势,结合《科学》杂志经营状况,表明1915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社由股份公司改组为纯学术社团,除社员们发展中国科学的主观愿望外,还有更严峻的经济困窘因素。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最后一期《科学》杂志向读者介绍了最为人们关注的几个科学研究方向 ,这些科学研究领域在2006年可能会产生令人感兴趣的结果。《科学》杂志定期发表这样的新年预测,这些预测总是引起人们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8.
一、传播是科学通向大众的河道清泉出雪山,过崇山峻岭,穿深谷高崖,东行千里,供舟楫之利,成鱼米之乡。其永不枯竭的源泉,畅流众河,惠及众生。科学亦然。人类的科学活动有如滔滔江河。探索是科学的源泉,传播则是科学通向大众的河道。一般说来,科学上的发现和发明属于少数人,常常是一两个人或几个人在鲜为人知的环境下完成的。其中,有的可能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如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莱特兄弟第一次成功的驾机飞行,以及巴丁等三位美国科学家发明的晶体管。通过媒体传播,迅速引起社会关注,直接推动了大规模的后续研究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析<科学>杂志在西方科学教育方面的传播贡献,为近代中国科学教育起源和发展研究提供新线索.方法 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 <科学>1~15卷传播的科学教育文章篇目共计62篇,关于国外大学、科学教育实验室以及图书馆等插图60余幅.从博硕士教育、大学教育、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与留学教育等多层次全面传入西方科学教育体系;从师资培训、学生选科、教材编写、科学教学法、设备购建、实验室建设及其使用,科学实习、电化教育手段运用等要素全面传播西方科学教育体系.结论 <科学>及其主办者任鸿隽明确倡导和践行科学教育救国,首次较为系统地引入西方科学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教育、职工教育等,注入中国传统教育新的元素,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教育观,深刻影响了中国科学教育体制的基本架构,从而大大推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英文版2003年从《中国科学A辑》分出,主要报道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量子物理、粒子加速器物理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学和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的成果。2010年开始《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与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为两本完全独立的刊物。中文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