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根据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古近系孔店组118口井的孢粉和藻类鉴定资料、62口井的介形类生物化石的鉴定资料和其它古生物分析资料的综合研究,推测判断孔店组各层序发育时期古气候和古环境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孔店期古环境属于陆相淡水-半咸水湖泊相沉积环境,湖泊水体的深度有由浅到深再变浅的变化规律;古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带,4个层序呈干旱、半干旱—潮湿—半干旱—干旱的变化趋势.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其岩石学特征,依据孔店期古生物及其遗迹化石在平面上的分布来识别湖泊的位置并画出孔店期生物相图,从而为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的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东营-惠民凹陷孔店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济阳坳陷东营惠民凹陷孔店组基本为深层勘探程度较低的层系。应用测井、地震资料对孔店组进行的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 ,孔店组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地层单元 ,发育有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和收缩体系域。在孔店组沉积时期 ,东营惠民地区主要发育有五大沉积体系。首次确定了盆地的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 ,查明了烃源岩的时空分布规律 ,为今后东营惠民的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东营—惠民凹陷孔店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济阳坳陷东营-惠民凹陷孔店组基本为深层勘探程度较低的层系。应用测井、地震资料对孔店组进行的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孔店组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地层单元,发育有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和收缩体系域。在孔店组沉积时期,东营-惠民地区主要发育有五大沉积体系。首次确定了盆地的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查明了烃源岩的时空分布规律,为今后东营-惠民的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骅坳陷涧南潜山构造演化对层序样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涧南潜山构造演化对层序样式的控制作用,运用平衡剖面解剖涧南潜山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涧南潜山演化过程可划分为早期的抬升发展、中期发展定型和后期衰退3个演化阶段,与黄骅坳陷的构造演化基本同步;在黄骅坳陷的裂陷Ⅰ幕,涧南潜山西南缘主体发育断裂陡坡带层序样式,断层附近主要沉积扇三角洲体系,在裂陷后期演化为挠曲缓坡层序样式;而在潜山东南缘,在裂陷早期发育平缓坡折带层序样式,在裂陷后期发育断阶坡折带层序样式。层序样式的发育特征表明潜山西南缘向湖一侧为沙三段有利勘探区带,浅层发育的挠曲坡折带附近为浅层有利勘探区带,而潜山东南缘为断层-岩性圈闭的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5.
叶三拨油田黄骅坳陷孔店组孔二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骅坳陷孔店组孔二段是该坳陷含油范围广,油气资源多的层系。为明确叶三拨地区该层段油气分布规律及勘探开发前景,通过把研究区岩心、测井资料、地震资料与沉积学、测井学科及地震学科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认为该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湖底扇四种沉积相;并分析研究了不同沉积相的展布特征及有利相带,为后期的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一段膏泥岩层的地质特征出发,基于有机碳、原油物性、饱和烃色谱质谱、储层物性、偏光薄片等地化及储层实验测试结果,系统分析了膏泥岩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枣0油组膏盐岩的存在既可以促使泥岩早期生烃,提供新的油气来源,又能在盐间形成异常压力,改善砂岩储层物性,同时,膏泥岩作为区域性盖层,有利于油气在砂岩薄夹层的保存。枣0油组油气成藏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源供烃、断层侧向封堵、砂岩上倾尖灭,形成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7.
波动地质学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波动地质学是进行盆地定量分析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结合黄骅坳陷实际工作经验和成果,详细介绍了波动地质学研究中资料收集,整理的基本过程和原则,阐述了资料准备工作在波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根据黄骅坳陷的地质条件,将坳陷划分成9个研究小区,进行了岩性-厚度剖面向岩性-时间剖面的转化;恢复了各组段的原始地层厚度和沉积速率;利用滑动窗口绘制了沉积速率曲线并建立了相应的波动方程,得出了东营时期坳陷抬升的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8.
应用石油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理论,综合分析了枣园油田地层、构造、沉积、储层、流体性质及油藏特征,指出孔一段油藏以次生油藏为主,进一步阐明了油气的形成条件。对于预测有利含油气地区、寻找富集区块、开拓黄骅坳陷南区及类同地区找油领域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波动地质学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波动地质学是进行盆地定量分析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结合黄骅坳陷实际工作经验和成果,详细介绍了波动地质学研究中资料收集、整理的基本过程和原则.阐述了资料准备工作在波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根据黄骅坳陷的地质条件,将坳陷划分成9个研究小区,进行了岩性厚度剖面向岩性对间剖面的转化;恢复了各组段的原始地层厚度和沉积速率;利用滑动窗口绘制了沉积速率曲线并建立了相应的波动方程,得出了东营时期坳陷抬升的扩散过程,研究声明,钻井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地层厚度的恢复是波动分析成败的关键,而滑动窗口的运用是实现定量分析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0.
应用石油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理论,综合分析了枣园油田地层、构造、沉积、储层、流体性质及油藏特征,指出孔一段油藏以次生油藏为主,进一步阐明了油气的形成条件。对于预测有利含油气地区、寻找富集区块、开拓黄骅坳陷南区及类同地区找油领域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八面河地区孔店组河流-冲积相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可容空间变化的角度分析了八面河地区孔店组层序地层特征,将该地区孔店组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每个层序包括2个体系域.受气候和沉积物供给的控制,层序发育早期,可容空间较小,沉积物供给不足,河道不发育,只发育少量冲积扇和大面积泛滥平原的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层序发育后期,可容空间达到最大,干旱背景下气候相对湿润,沉积物快速供给并形成层序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河道发育并频繁摆动形成河道砂体在纵向上的叠置和平面上的广泛分布.这种沉积物和气候控制的层序,其界面除可以用常规方法识别外,在该地区还表现为地震反射内部结构的差异和声波-深度坐标中声波时差回归曲线的非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东营凹陷孔店组原油油源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甾、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族组成以及饱和烃色谱等分析资料对孔店组原油和沙三段与沙四段原油进行对比研究.油源综合对比结果显示,孔店组暗色泥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分布与沙三段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有所不同,与沙四段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孔店组原油与沙河街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存在较明显差异,可能是孔店组烃源岩为其提供主要油源,部分地区沙四段烃源岩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3.
研究湖平面频繁变化的环境下形成的扇三角洲的特点 ,阐述了其沉积微相、相带展布和砂体分布方面的特征 ,为该区储层的预测提供了指导模型 .认为枣园油田 (黄骅坳陷 )孔一段枣 、枣 油组发育时期 ,水体不稳定 ,湖平面升降频繁 ,无固定湖岸线 .因此 ,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扇三角洲特征缺乏完整的垂向层序 ,水下沉积与水上沉积垂向上频繁叠置 ,形成多层楼式的垂向层序 ,表现为红色碎屑岩与薄层暗色泥岩频繁互层 .由于沉积物以氧化色为主 ,其特征类似冲积扇 .但该环境下沉积的砂体分布模式与冲积扇环境的砂体的分布模式有很大的差别 .红色泥夹的砂岩是席状 ,暗色泥岩所夹砂岩是指状 ,与湖岸垂直 .在平面上 ,由于湖水的周期性淹没和湖浪改造形成沿岸分布的席状砂体 .在垂向上 ,由于湖平面的频繁变化 ,使该区缺少稳定的沉积环境 ,因此砂体相对较薄 .最后建立了该区扇三角洲洪水期沉积模式和枯水期沉积模式 .洪水期和枯水期的交替发育 ,导致在同一剖面上席状砂体和透镜状 (树枝状 )砂体的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4.
黄骅拗陷地处渤海湾盆地,构造活动强度大且频繁,致使该区火成岩非常发育。其中辉绿岩在该地区多有分布,受辉绿岩烘烤形成的蚀变带储集层为寻找新的油气藏类型提供了方向。以大港油田R 区钻遇辉绿岩蚀变带己知井的测井资料为出发点,总结了其测井响应及波阻抗特征;结合地震反演所得出的波阻抗反演数据体和多属性反演自然伽马数据体,对辉绿岩蚀变带的分布和厚度进行了预测。所得出的辉绿岩厚度与己知井统计吻合良好,为该区域辉绿岩蚀变带储层的下一步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骅坳陷内多数褶皱都是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并与正断层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褶皱枢纽与断层走向的位置关系,黄骅坳陷内褶皱样式基本类型大体可以分为纵向褶皱和横向褶皱。根据褶皱的形成机制,这两种褶皱又可进一步分为牵引褶皱、逆牵引褶皱、滚动褶皱、翘倾式背斜、断层位移褶皱、断线转向褶皱以及叠加形成的各种复式褶皱。这些褶皱受构造演化控制,可互相转化。另外,黄骅坳陷内还存在多种成因与反转断层相关的褶皱。  相似文献   

16.
应用沉积学和石油地质理论,通过沉积背景分析、岩心观察、砂分散与油气成藏模式构建等手段,对黄骅拗陷沧东凹陷南皮斜坡古近系孔店组第二段(孔二段)沉积特征与控砂控藏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南皮斜坡是一个继承性发育的缓坡,孔二段受东光凸起、沧县隆起物源及徐黑凸起物源的影响,斜坡砂体发育,且具有凸起顺向供砂、侵蚀沟槽输砂、单一坡-折控砂的规律,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远岸水下扇沉积为主。中斜坡发育三角洲前缘主体,埋藏适中,储集物性好,砂岩与烃源岩匹配,圈闭条件良好,且位于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重点领域;低斜坡发育优质烃源岩,夹三角洲前缘远端-远岸水下扇砂体及薄层的云质岩类,是致密油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7.
黄骅拗陷滩海地区沙河街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由于黄骅拗陷滩海地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孢粉化石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方法 根据沙河街组所产孢粉化石的特征,讨论了孢粉组合的时代。结果 建立了1个孢粉组合和3个亚组合,即栎粉属Q-uercoidites高含量组合(Q.microhenrici-U.minor亚组合,Ephedripites-Rutaceoipollis-Meliaceoidites亚组合和Quercoidites-Labitricolpites亚组合)。结论 该地区古植被类型由落叶针叶林逐渐转变为落叶阔叶草原型的植物群;古气候经历了半干旱、潮湿的亚热带气候到温暖带-亚热带气候至半干旱的暖温型气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平衡剖面技术复原古构造演化 ,并结合区域构造分析 ,可将孔西构造带的发育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构造变形阶段 :晚三叠世末期为挤压褶皱变形期 ;晚三叠世沉积后至侏罗系沉积前为逆冲构造变形期 ;早—中侏罗世为逆冲构造“轻度”渐进变形期。晚侏罗世以后 ,区域构造作用发生反转。随着晚侏罗—早白垩世、早第三纪裂陷盆地的发育 ,孔西构造带作为潜山构造被掩埋。裂陷盆地时期的伸展构造对孔西构造带前第三系的逆冲构造基本上没有大的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