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基于北京平谷马坊地区Zk09钻孔新生代地层岩性岩相分析和沉积物古地磁等测试,建立了北京平原泃河水系中下游冲洪积区完整新生代地层格架。其中,0m~180m为中更新世-全新世陆相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180m~240.5m为中新世-上新世残坡积、湖积和三角洲前缘沉积。Zk09钻孔新生代不连续地层揭示了北京平原区两次重要的抬升构造事件:第一期构造事件发生于中新世,而不是前人研究认定的早更新世或上新世末,其最终结束了大渤海湾盆地古近纪盆-岭构造系统演化;第二次构造事件发生于中更新世早期,其可能是目前以走滑运动为主的最新构造变动形式起始时间。  相似文献   

2.
山西霍县地区为新生界地层出露较好的地区之一,对本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及汾河发育历史问题,前人曾提出不同见解。笔者根据野外调查所得资料,对上述问题提出新的认识:本区汾河发育于新第三纪上新世末或第四时纪早更新界初,当时的汾河河道在现代汾河之东,沿赤峪断裂带内之小型地堑发育;因小型地堑的相对沉降,古河道内保存了下更新世及中更新世的地层,以前河底村大老沟面最为典型。现代汾河河谷是中更新世末因改道而形成的新河谷,河谷中分布有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  相似文献   

3.
印支运动完成了玉龙山由海到陆的转变,上新世之前,玉龙山海拔高度仅500~1000m。上新世以来,玉龙山褶皱隆升的幅度在3000m以上。在山体上升和第四纪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玉龙山产生了四次更新世冰川作用,并发育有现代冰川  相似文献   

4.
丁村湖是在串珠状古汾河贯通以后形成的,受气体与构造的影响,第四纪时出现过多次的伸收扩缩过程,早更新世时,丁村湖所在地为三门湖的一部分而存在;中更新世早、中期三门湖面积缩小,汾河贯通,柴庄隆起逐渐形成,丁村湖出现;中更新世末期-晚更新世初,受末次间冰期气体转暖的影响,是丁村湖面积最大时期;到了晚更新世末期,随末次冰期的来临,湖泊收缩,仅在低洼地区或拗陷中心地区以遗迹湖的形式残留一些小湖,有些还延续至全新世。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西北缘NW走向的印干断层为逆冲断层,断层擦痕等指向证据表明其逆冲方向为NE,与柯坪冲断系自南天山向塔里木的SE向推覆明显不同.地层学和断层切割关系等证据显示印干断层形成早于更新世的柯坪冲断系,而主要活动时期为上新世.研究结果表明,柯坪塔格地区晚新生代发育两期方向不同的逆冲推覆构造,印干断层是上新世帕米尔构造结前陆冲断带的前缘冲断层,而柯坪冲断系是更新世以来南天山前陆冲断带.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印度河上游地区的高山形成和演化。由于印度板块的推进并和欧亚板块相碰撞形成了喀喇昆仑山和西喜马拉雅山。讨论了在山地上升的三个时期即中新世、上新世末更新世初和第四纪中期以来山地构造、沉积和地貌的基本状况。并分析了在高山发展过程中喀喇昆仑和西喜马拉雅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卫星图片显示穿过大泉断裂的水系有被左行扭曲的特征,结合野外断层面上擦痕、断裂带中劈理观测统计和室内对断层岩显微构造的分析,确定了大泉断裂是以左行为主的走滑断裂带。对断层泥的ESR年代学测定,确定了大泉断裂开始活动时间为早更新世1.2~1.5Ma,其分支断层的活动时间在晚更新世300ka左右。大泉断裂活动时间与青藏高原在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开始强烈隆升时间一致,表明大泉断裂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密切相关,是晚新生代印度和欧亚两大板块持续碰撞挤压和青藏高原隆升的远程效应。  相似文献   

8.
卫星图片显示穿过大泉断裂的水系有被左行扭曲的特征,结合野外断层面上擦痕、断裂带中劈理观测统计和室内对断层岩显微构造的分析,确定了大泉断裂是以左行为主的走滑断裂带。对断层泥的ESR年代学测定,确定了大泉断裂开始活动时间为早更新世1.2~1.5Ma,其分支断层的活动时间在晚更新世300ka左右。大泉断裂活动时间与青藏高原在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开始强烈隆升时间一致,表明大泉断裂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密切相关,是晚新生代印度和欧亚两大板块持续碰撞挤压和青藏高原隆升的远程效应。  相似文献   

9.
将中国分为内流区和外流区,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51个湖泊有机碳数据,对比分析内、外流区湖泊与土壤的有机碳沉积模式.结果表明,内流区与外流区呈现不同的有机碳沉积模式,内流区湖泊有机碳埋藏速率和土壤有机碳密度同步变化,呈现流域汇集型的有机碳沉积模式;东北部和西南部外流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较高,湖泊有机碳含量与沉积速率均较低,呈现原地沉积型的有机碳沉积模式;中东部外流区土壤有机碳数据低于其他区域,湖泊有机碳数据远高于其他区域,结合该区域密集的人类活动,将其有机碳沉积模式定义为人类活动影响型.中国内流区与外流区湖泊与土壤有机碳沉积模式差异较大,且外流区内部受不同因素影响呈现原地沉积型和人类活动影响型两种有机碳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对岱海地区冰缘分期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岱海地区河湖相地层内所夹的上、中、下三层冻融褶皱及周围山地冰缘地貌的观察与分析,结合其所在地层的层位关系和~(14)C年代测定,划分了本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三个冰缘期、两个间冰缘期和一个冰缘期后,并讨论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1.
古汾河在峨嵋台地上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峨嵋台地的构造史及台地上新生界地层特征的分析,阐述了自上新世(N2)以来,由于紫金山-峨嵋台地不等量抬升、峨嵋台地前缘断层等的活动古汾河在中更新世后期彻底从台地上断流,而转向西流经稷山、河津入黄河。  相似文献   

12.
论鄂西南岩溶洞穴发育与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鄂西南利川市东北部岩溶洞穴体系上、中、下层状溶洞发育状况,论述了其发育过程与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关系,在间冰期时形成水平溶洞,在冰期时形成垂直溶洞,二者互相贯通,形成了岩溶洞穴体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不整合类型划分主要根据不整合面两侧地层的几何关系或者反射终端模式或者不整合面的成因机制(构造与沉积)、地震反射终止方式及剖面形态对不整合进行分类,所存在的无法很好处理不整合与油气成藏关系的不足,借鉴传统的关于不整合面两侧地层几何关系的基本原理、采用地震地层学中对一个层序识别反射终端的定义,结合准噶尔盆地不整合面的特征,首次将准噶尔盆地不整合划分为四种类型:上超/削蚀型、上超/整一型、整一/削蚀型、整一/整一型。指出地势的高低与剥蚀量的大小决定了不整合类型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其中上超/削蚀型和整一/削蚀型对油气聚集最有利。  相似文献   

14.
宇宙尘埃流入量的多少具10万年的周期变化。宇宙尘埃流入量增加,地球气候变暖,出现间冰期环境;当宇宙尘埃流入量减少,地球气候变冷,出现冰期环境,这是由于宇宙法埃对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的热效应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5.
泥河湾的介形类化石与古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淮南地区淮河故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淮南-凤台地区八公山与舜耕山之间的风口地形,风口地形底部和50高地上遗存的冲积层,以及砾石形态特征和岩石成分分析等,确定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时期的古淮河从八公山南麓和八公山与舜耕山之间的风口地形流向今淮南北侧的淮河。并根据同期冲积层埋藏型与出露型的差别,分析了淮河改道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曾昭华 《江西科学》1998,16(1):26-30
根据国家科技攻关研究的结果,论证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Ni,Ti,Mo元素的形成、含量及其分布规律与地下水的含水介质成分、氧化还原环境以及地下水酸碱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内.外秦淮河的水质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内,外秦淮河的水质污染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对策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黄河下游实测资料,对高含沙洪水对下游各河段河槽淤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高含沙洪水是造成下游高村以上河段河槽淤积的主要原因,高村以下河段的汛期河槽淤积物甚至全部来自高含沙洪水.降低含沙量、增大流量和提高细沙比例至70%~80%以上均可显著减轻高含沙洪水对河槽的淤积,而这可通过调控水库排沙比来实现.进一步分析了水库排沙比与出库泥沙的含沙量与细沙比例的关系,建议小浪底水库对高含沙洪水的调控要控制其排沙比在50%.在河龙间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由于其来水很少、来沙很多,可利用该区"沙随水来"的特点使河龙间洪水就地利用,以减少黄河高含沙洪水产生几率和入黄泥沙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黄河下游实测资料,对高含沙洪水对下游各河段河槽淤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高含沙洪水是造成下游高村以上河段河槽淤积的主要原因,高村以下河段的汛期河槽淤积物甚至全部来自高含沙 洪水.降低含沙量、增大流量和提高细沙比例至70%~80%以上可显著减轻高含沙洪水对河槽的淤积,而这可通过调控水库排沙比来实现.进一步分析了水库排沙比与出库泥沙的含沙量与细沙比例的关系,建议小浪底水库对高含沙洪水的调控要控制其排沙比在50%.在河龙问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由于其来水很少、来沙很多,可利用该区"沙随水来"的特点使河龙间洪水就地利用,以减少黄河高含沙洪水产生几率和入黄泥沙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