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山海经》“宏诞迂夸,多奇怪俶傥之言”“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古今记异之祖”与“古今语怪之祖”,作为先秦文献中记载祯祥变怪物之最甚者,它对光怪陆离的神祗神格的叙述,通过兽形形象的变形得以呈现,可谓登峰造极,将原始初民朴拙的综合生命观念及虔诚的原始图腾信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成为变形叙事的一座高峰。纵览《山海经》,神祗神格的变形物象描摹可谓俯拾皆是,打造了无与伦比的变形神话叙事世界,其生成最大程度地借助了原始初民图腾崇拜的力量,通过天神、地祗、神兽神格的形象叙述,创造了俶诡怪诞、瑰丽旖旎的变形世界。依据人类与兽类变形的表现方式,《山海经》中的兽形形象变形叙事可凝炼为人兽嵌合型、兽兽嵌合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孙月琴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4):17-18,33
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其特点是什么,一直是文艺理论界、写作学界研究的重点。一种比较通行的观点认为“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重要特点,如杨为珍主编的《写作人徐怀章的《散文创作技巧论》等都持这种看法。那么“形散神不散”真是散文的重要特点吗?认为“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特点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散文名“散”,应该写得散,而高一点的要求就是要做到外散内不散,即“形散神不散”。我们看一看散文的“散”字是不是应该作这样的理解?在中国古代,散文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古人根据“非韵即散”、“非骄即散”的原则,把陈诗、…  相似文献   

3.
热河掘地兽     
正2021年4月7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毛方园博士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博士在《自然》(Nature)上发表文章,报道了中国热河生物群新发现的三列齿兽和真三尖齿兽的新属种,分别名为中国掘兽(Fossiomanus senensis)和陈氏掘尖齿兽(Jueconodon cheni)。这两种动物的发现,加大了热河生物群哺乳形动物的属种丰富度和形态多样性,并为早期哺乳类动物的形态学与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4.
"拟兽舞"是桂东南地区民间至今仍流传的一种民俗舞蹈,它的形式多样,在当地民间文化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原始狩猎特性、动物图腾崇拜本质、地方审美形态及民俗文化特征等方面探讨其社会人类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标志是通过形象符号传达明确信息的媒介。本文对标志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阐明了现代标志设计应该力求“言简意赅”,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可以有三种设计途径:即“一形多意”、“一形一意”、“意在形外”。  相似文献   

6.
论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中的“形合”和汉语中的“意合”现象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与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民族重理性分析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领悟,反映在语言上则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即英语语言注重形式逻辑,语法较严格;汉语语言形散神聚,注重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7.
形声是汉字四种造字方法中的一种,形符是形声字的一个主要的组成要素。形符的产生方式有多种,通过诸多的方式产生的形符具有表义和区别、指示的作用。形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形符和字义的关系有多种不同的情况。经过历史的选择,最终形符在形声字中定形定位,并且形成众多存在互补关系的形符群。这些形符群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因此由此产生的形声字也形成囊括可以表达社会生活所有内容的系统。对于形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形声字的研究成果以及汉字的优化和未来的命运,因此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的“形合”和汉语中的“意合”现象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与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民族重理性分析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领悟,反映在语言上则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即英语语言注重形式逻辑,语法较严格;汉语语言形散神聚,注重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9.
邓明 《晋中学院学报》2012,29(5):94-96,121
形旁的功能是指示形声字的意义或意义范畴,而指示意义或意义范畴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形旁是单纯的表形符号(形符),有的形旁是双重的形意符号(形意符),有的形旁是纯粹的表意符号(意符).由于形旁系统内部存在表形符号和表意符号的对立,所以用形旁(形符)或意符来表示“形声字的表意部分”,既不全面,也不准确.引入并明确形符、形意符、意符这些概念,对于认识形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有效地把握和推断所辖形声字的意义范畴,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王桂灵 《科技信息》2007,(21):206-206,200
“据形构义”和“据义构形”是语言中的两种基本结构力量。相对来说,英语是一种“据形构义”的语言,汉语是“据义构形”的语言。文章从关系词,介词的使用,形态特征,语序的作用,主语的省落与否五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点,`这种对比对英汉互译以及英文写作时的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汉代画像石中除了描写农耕、战争、宴饮等场面外,最多的要属墓葬前面用来祭祀的辟邪兽了。从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东汉石辟邪来看,其兽形象并不统一,制作也较为粗糙。在这些石兽中,除了宗资墓前有"辟邪"字样的石兽外,很可能有一部分石兽如穷奇等在当时被称为"辟邪"。,对汉代墓葬的研究,发现这种"观看"的主体并非是一个外在的观者,而是想象中墓葬内部的死者灵魂。这就是汉代大量存在于汉代墓葬中的画像石会有大量辟邪兽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2.
1759年德国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文艺理论家、文学家莱辛,发表了他的寓言集。集后附有一组(五篇)论寓言的文章。其中第二篇是《论寓言中采用动物》。此文中,他在阐明寓言的概念、性质、目的的同时,特别着重地论述了以往许多批评家都没有作出满意解释的“寓言中采用动物”的问题。他指出,寓言之所以用动物为主人公,是由寓言的“使我们清楚地认识一项道德教训”的目的决定的。概而言之,就是:动物具有“众所周知的亘古不变  相似文献   

13.
一提到“傻狍子”,你是不是马上会想到《爸爸去哪儿》中那只“又傻又二”的萌兽“狍子君”呢?作为以灵巧机敏见长的鹿科家族中的一员,“狍子君”绝对是一个,错了错了,是一群另类的家伙。  相似文献   

14.
造型是中国人物画的重要基础,“形”与“神”是人物画造型的两个重要方面,“形”是人物画的基础;“神”是人物画的灵魂,“形神兼备”是中国人物画的最高标准。本文旨在探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说明造型在人物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虚拟不只是一种技术术语,更是现代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从虚拟之“虚”、虚拟之“真”、虚拟之“在”三个层面可以看出“虚拟实在”的形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就外延看,“形”指有形,“象”既可指有形,也包含无形。从实质层面看,形是既成而不能变化者,象是能变化者。形偏于“形状”义而不及内在之生机、生命、精神。或者说,形之内无“对”,形只与形之外的他者相对,形的动因往往被理解为形之“上”者、“前”者。象皆有“对”,即内含相反相成之“对”,故而“象”既指外形,也指内在之质、生机、生命、精神。形与视觉对应,象则是对内外之形的精神(对“感”)呈现。“象外无道”,及“形上”“形下”等观念正基于形与象内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英汉翻译,离不开形合与意合的统一,这一特点要贯穿英汉翻译始终。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主要差别为"形合"与"意合",这种差别对翻译的影响较大,译者在双语转换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分析双语的特点,发挥译语的优势,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提高语际转换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是因小品散文的成就而确立的。他的小品散文的最大特点是“情趣”和“随手征引”。“情趣”使得他的文章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神韵,可以陶冶人的性情;“随手征引”源于周作人的博学,它不分雅俗,左右逢源,使文章极富知识性。  相似文献   

19.
《科技知识动漫》2009,(5):28-29
我们印象中最早的兽孩就悬名噪一时的狼孩,在那之后人们陆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兽孩。他们和动物生活在一起,远离了人类社会的环境,身上更多的是动物的本性。尽管后期他们被人类所收养,但身上所养成的动物本性却仍然被保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20.
周作人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是因小品散文的成就而确立的。他的小品散文的最大特点是“情趣”和“随手征引”。“情趣”使得他的文章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神韵,可以陶冶人的性情;“随手征引”源于周作人的博学,它不分雅俗,左右逢源,使文章极富知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