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在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本文在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简述了纳米材料的微生物效应及其应用价值,着重论述了几种典型微生物检测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同时归纳了纳米材料微生物安全评价方法,讨论了利用微生物高通量筛选纳米材料毒性效应的优势,最后对纳米材料微生物效应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斑马鱼胚胎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斑马鱼及其胚胎了解的日趋深入,其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主要介绍了斑马鱼胚胎在常规毒性试验、分子及细胞生态毒理、生物致突变效应检测等生态毒理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以利于进行斑马鱼胚胎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3.
微波对食品微生物的非热生物效应与微波杀菌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波杀菌技术快速、高效、安全、保鲜,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微波对食品微生物具有热效应和非热生物效应,但其机理尤其是微波非热生物效应的机理,至今还不十分清楚.重点探讨了微波的非热生物效应,并结合微波杀菌的特点,提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仍是微波非热生物效应的机理及脉冲微波杀菌技术.  相似文献   

4.
环境污染通常是由多种污染物相互作用所共同引发的.通过单一的化学分析和生物检测手段很难全面检测环境样品中的主要污染组分,因而很难进行完善的环境风险评价.基于毒性效应的关键致毒物质鉴别方法(Effect-directed analysis,EDA)旨在将环境效应与特定的化合物或结构对应起来,是一种有效鉴定环境效应与关键毒物的方法.该方法一般包括物理化学分离、化学分析和生物检测3个步骤.本文综述了EDA发展历程及重大进步,分析比较了常用的物理化学分离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具体操作流程及优缺点,总结了结构筛选的方法及流程.在已有研究的调研基础上,针对最后的毒性确认步骤地提出了4种确认方法.本文同时指出了不能原位检测及难以避免毒性损失等EDA发展中的问题并分析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纳米银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纳米银毒理学和生物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纳米银的理化特性、进入人体途径以及在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暴露途径下纳米银与组织的相互作用,认为在开发应用纳米银产品的同时更应关注可能产生的负面生物效应,并提供完整且符合实际的毒理学评价资料.国内外学者对纳米银细胞毒性的研究结果显示,纳米银可与蛋白质和酶的巯基发生反应,引起细胞线粒体功能损害、膜渗透及细胞形态的凋亡样变化,其毒性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是由于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介导所致.因此,在加强纳米银毒理学和生物效应研究的同时,应建立评价纳米产品生物安全性的标准方法及评价体系,关注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深入研究纳米银引起的特殊生物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6.
元素存在的不同形态造成其化学、生物效应差别很大,决定了它们在生态环境中和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表现出不同的化学、生物效应,研究元素的形态对于了解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元素形态分析方法在农产品、海产品、茶叶及保健品等领域应用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包括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背景值的确立、总量分析、粒度效应的校正、生物效应、污染程度的评价方法和污染源示踪,从而确定了其对环境造成的实际危害.  相似文献   

8.
微纳米塑料(M/NP)主要是指塑料在紫外线照射、机械摩擦等条件下发生碎裂而形成的,尺寸在微纳米范围内的粒子.M/NP污染范围广、种类多,对环境生物造成了各种负面影响,而最近从人体中检测到M/NP的报道频繁出现,M/NP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研究热点.M/NP对生物的影响依赖于其与细胞的作用,而M/NP的细胞摄取和外排是影响其在细胞内的滞留,进而影响其生物效应的关键.因此,在简单总结了环境中M/NP的来源、人群暴露途径及已发现的健康影响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M/NP与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细胞对M/NP的摄取和毒性,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展望了今后开展相关研究的方向和需要关注的事项,为M/NP的生物效应的研究以及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物光子与藏药七十味珍珠丸的药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度敏感的生物光子检测(成像)系统(主要由电子倍增CCD和体视显微镜组成),研究了藏药七十味珍珠丸(RNSP)灌胃处理对健康成年雌性昆明小鼠脑片、肝和肾组织的生物光子活动调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脑片、肝和肾均具有自发光现象(生物光子).在光刺激下,脑片、肝和肾具有不同程度的诱发光现象.RNSP处理后的脑组织诱发光的最大值高于对照组,并且衰减较慢.研究结果提示RNSP可能通过影响效应组织如脑组织的生物光子的活动来发挥其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生物光子信号传递对组织细胞功能产生调节作用,确切的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生物分子在液体环境中才能维持其生物活性,实现液态生物分子的太赫兹(THz)光谱检测对活性生物分子的功能与结构.无创性生物医学检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利用铌酸锂(LiNbO3)光整流产生的THz辐射,结合喇叭形渐变平行平板波导的局域电场增强效应,构建了可以检测微量活细胞和含水生物分子的THz时域光谱测量系统,实现了对4-氨基苯甲酸(4-Aminobenzoic Acid)及谷氨酸(Glutamic Acid)溶液的THz光谱检测.结果表明,去除水对THz波吸收的影响, 4-氨基苯甲酸以及谷氨酸水溶液在0.1–2.0 THz频段有明显且独特的特征吸收峰. THz频段内的氨基酸水溶液特征吸收谱的获取为活性生物大分子或组织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光学系统热效应及分析软件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温度对光学系统的影响,讨论无热设计方法。采用温度热膨胀系统和光线追迹分析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结构参数的影响及成像质量的变化。研究表明,温度对光学系统的影响是明显的,无热设计是可行的。温度的热效率不可忽视,利用热效应分析光学设计软件可对光学系统的热效应进行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12.
OECD国家运用绿色信息化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中心环节是信息技术环境业绩的测度,绿色信息化对环境业绩的效应分为三级,即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系统性效应。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测度技术,即生命周期方法。OECD国家的绿色信息化政策分为十项,以测度技术为基础,本着完善制度与提升意识、激励供应和需求,形成了奖励、补贴绿色信息技术研发、政府采购与推广绿色信息化产品与服务、国际交流与协作等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一类Two-way空间误差自回归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和似然比检验法讨论了空间效应、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的联合检验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教学效果在较窄层面上主要指学生学习效果,在较宽层面上涵盖教师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从教学实践出发,教学效果监控可分为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三个层面。教学效果监控的原则包括客观性、科学性和动态性等。教学效果监控过程包括建立质量监控机构,确定监控目标和任务,确定监控指标和工具,搜集监控信息资料,形成并反馈监控结果等。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德育效果的形式、特点与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重视德育效果研究。要正确认识高校德育效果形式,力求效果的正效应,避免低效应,消除负效应。要把握高校德育效果的潜隐性、多因性、外在性、发展性等特点。按照方向性、客观性、静态动态、定性定量的原则,积极探索高校德育效果测评。  相似文献   

16.
对于含随机效应的生长曲线模型,当随机效应阵D和误差阵R为数乘单位矩阵时,利用向量化算法把模型转化为含两个方差分量的混合效应模型,利用谱分解法能够同时得到模型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谱分解估计,并给出了估计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随机模型的广泛应用,关于随机效应模型的参数估计一直是线性模型的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我们经常估计这类模型的固定效应和方差成分。我们使用极大似然估计作为估计方差成分的一种技巧,为了考虑到估计固定效应时的自由度的损失,我们又会使用限制极大似然估计。计算方差成分的ML或者REML估计时,有很多迭代算法可以使用。我们关心的是Fisher得分法和EM算法应用到随机效应模型的方差成分上,通过使用这两种算法对随机效应模型的方差成分的极大似然估计和限制极大似然估计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给出EM算法用于求极大似然估计的具体公式补充证明,并对Fisher得分法在随机效应模型中的应用限制极大似然估计给予具体公式。  相似文献   

18.
用原子结构理论、热力学理论和相对论性效应讨论了“惰性电子对效应”,分析说明了“惰性电子对效应”称为“惰性价电子效应”更准确.  相似文献   

19.
原油-水两相体系的乳化特性对多相混输管道的流动规律有显著影响.从原油-水两相体系的乳化机理出发,系统阐述了混合条件、原油组成及水相组成3个方面因素对乳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混合条件的影响方面,分析了分散相比例、温度及剪切强度对乳化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及一般规律;在原油组成的影响方面,详尽阐述了原油的组分(沥青质、胶质、烃类组分、蜡晶、固体微粒、酸性化合物等)影响乳化效果的作用机理,并总结了各种组分对乳化特性影响的一般规律;在水相组成的影响方面,分析总结了水相矿化度、无机盐种类及水相酸碱度对乳化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及一般规律.此外,对原油-水两相体系乳化特性研究的不足及发展方向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综合考虑再生型颤振对工件及超磁致伸缩微致动器的影响,建立了超磁致伸缩微致动器车削颤振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根据Lyapunov第一次近似稳定性定理及霍尔维茨判据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研究,讨论了系统参数对GMA颤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采用简单自适应控制方法对颤振系统进行了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车削的极限宽度、工件的质量及其等效刚度对系统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简单自适应控制方法可有效抑制再生型颤振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