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月18日,国家科学技术部公布了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清华大学物理系薛其坤院士、陈曦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拓扑绝缘体领域实验和理论2方面取得的系列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影响,以总选票排名第一入选"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相似文献   

2.
快讯     
《大自然》2017,(3)
正"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揭晓2017年3月22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北京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共有11项(含并列)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云南大学等7个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优秀科研成果入选。这是中国古生物学会自1929年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全国范围的科技创新成果评选和发布。入选成果涉及早期生命起源、脊椎动物演化、早期陆生植物演化等多个研究领域,集中反映了过去  相似文献   

3.
热点排行     
正(新新闻闻时时段段:22001166-02-16至22001166-02-29;排排行行依依据据:遴选出的30家家核核心心媒媒体体报报道道频频次次)1科技部发布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5/30]2月25日科技部在京公布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探测到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和解析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分子机制等研究入选。按照得票排序,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理论预言并实验验证外尔半金属的存在;揭示埃博拉病毒演化及遗传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朱菊芬 《科技信息》2009,(14):88-89
继入选《科学》杂志2007年度十大科学进展的第二位后,2008年iPS技术再次入选《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突破,并名列榜首。iPS技术无疑是最近两年干细胞研究所取得的最为突出的成果。本文对细胞重编程的研究概况、iPS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近期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正"2月25日,国家科技部公布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找到外尔费米子、发现东亚最早现代人化石等研究入选。"实现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现实版"星际穿越"量子隐形传态在概念上非常类似于科幻小说中的"星际旅行",可以利用量子纠缠把量子态传输到遥远地点,而无需传输载体本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成  相似文献   

6.
2013年3月11日,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等媒体予以专门报道。该评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联合《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中国基础科学》4家学术期刊共同举办。权威专家评选出的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是:(1)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载人交会对接;(2)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取得系列重要进展;(3)阐明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及其复苏模式和原因;(4)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5)揭  相似文献   

7.
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活动近日揭晓,由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刘建妮博士等人完成的"中国澄江化石库中发现节肢动物遗失的远祖"研究成果入选。长期以来,以舒德干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团队一直试图揭示动物界中三个亚界各主要动物门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奥秘,此次入选成果是该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8.
《创新科技》2013,(2):63
<正>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日前公布2012年度全球十大新闻亮点,中科大潘建伟小组实现百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2012年8月9日,《自然》杂志以封面标题形式发表了潘建伟小组首次实现量子隐形传输跨越百公里的重大科技进展。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世界纪录,有望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的"里程碑",而且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奠定技术基础。《自然》杂志  相似文献   

9.
华东视界     
《华东科技》2023,(4):8-9
<正>上海市SHANG HAI 1.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上海这些科学家(团队)成果入选近期,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中,FAST精细刻画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新原理开关器件为高性能海量存储提供新方案,实验证实超导态“分段费米面”三项进展分别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宋志棠、朱敏团队,上海交通大学贾金锋、郑浩团队参与或主导完成。  相似文献   

10.
《合肥科技》2008,(1):15-15
日前,记者从中科大获悉,由54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的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中科大潘建伟教授的科研团队成果“实现六光子薛定谔猫态”榜上有名。这是该校成果连续第五年入选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也是潘建伟团队的研究成果最近五年内第四次入选“十大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11.
《合肥科技》2007,(9):9-10
筹建近4年的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坚持边建设、边运行方针,积极探索在大学建设国家实验室的途径和方式,现已成为资源集中的科研园区、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平台,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连续4年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两次入选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该实验室作为2007年度全国教育系统的先进集体,受到国家表彰。  相似文献   

12.
科技视野     
我国量子信息研究成果 入选国际物理学年度十大进展记者近日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2004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日前揭晓,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研究组的论文“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榜上有名,这是美国物理学会首次将中国科学家在国内取得的研究成果选入国际物理学年度十大进展。潘建伟教授和他的同事杨涛、赵志等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长期以来公认的高难课题“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并利用五光子纠缠源在实验中演示了一种更新颖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即“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他们在不确定…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揭晓,来看看,揭示了哪些远古的谜题。日前,中国古生物学会发布了"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这些成果是对千万年,甚至数亿年前,远古地球所留下谜题的研究,试图探寻今天地球上的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2月27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在北京召开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专家解读会,发布十大进展遴选结果,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十大进展逐项解读。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叶玉江司长,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刘敏主任和郑玉琪副主任,十大进展解读专家,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代表,十大进展主要完成人及单位代表,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代表,新华社和中央电视  相似文献   

15.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2):76-77
<正>英媒评“2022年十大科学进展”近日,英国《卫报》发布了由十位科学家选出的2022年度十项重大科学进展。其中,中国的吸入式新冠疫苗以及利用人工智能发现抗生素两项成果入选。报道称,吸入式疫苗可诱导黏膜免疫,并可能提供针对呼吸道病毒的长期保护。对于有“针头恐惧症”的人来说,这类疫苗更具吸引力。如果这些新型新冠疫苗效果达到预期,那么很快每年的加强针注射将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北京揭晓。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教授研究组完成的"首次获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院士研究组完成的"首次揭示阿尔茨海默氏症致病蛋白三维结构"以及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马雄峰助理教授研究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等合作完成的"量子通信安全传输创世界纪录"入选。该评选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  相似文献   

17.
《科技导报(北京)》2008,26(3):16-17
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揭晓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咨询组专家和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有关全国学会负责人等1600余位专家投票评选出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1月31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在北京联合对外发布了此次评选结果。入选的  相似文献   

18.
《广东科技》2013,(23):62-62
近来,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吴宏滨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曹镛院士研究组完成的聚合物太阳电池研究项目入选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该研究团队在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首创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醇溶性聚合物太阳电池界面调控材料与技术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2020年1月10日在北京发布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将项目成果进行知识创新类和技术创新类分类评选,经联合体成员学会推荐,由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为主的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同行专家评选,并经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审核,最终确定7个知识创新类和3个技术创新类项目。  相似文献   

20.
《合肥科技》2007,(2):10-10
近日,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在北京公布了200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结果,中国科大有两项成果入选,它们分别是“发现一种可有效通过皮肤传送大分子药物的透皮短肽”、“在光纤通信中成功实现一种抗干扰的量子密码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