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将变电站接线图用计算机动态模拟开关、刀闸、地线、网门状态,模拟事故进行演习。培训运行人员。通过计算机或网络进行事故演习及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担负着电力能源的转换和分配作用,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预防变电站事故就成了每个工作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技能,文章对变电站运行中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介绍了事故发生时的表现和处理原则,并提出了规避事故发生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3.
针对石河子某110k V变电站一起电气误操作事故,通过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暴露出变电站运行人员在日常倒闸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合理提出了整改意见及防范措施,从而为今后变电站运行操作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各类变电站在运行过程,必须建立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对变电站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因素实现在线监测。介绍了变电站事故预警系统的原理,并给出了为满足各种用户要求的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5.
王斌 《科技信息》2009,(4):241-241
主变压器在变电站内就像人的心脏,它的安全运行、日常维护、事故处理关系到变电站的正常供电。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作为变电站值班运行人员应掌握保证主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规程、日常维护项目、故障分析及其处理的正确方法,在这里仅对主变压器的事故及其处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变电站运行中,电力设备发热引发的事故是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运行中的技术难点。本文通过对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主要就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监控诊断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变电站接地系统是维护电力系统可靠运行,保障运行人员和电气设备安全的根本保障和重要措施。广西地处我国南疆,山地多.平地少,自然地理.地质条件复杂。现有的接地网管理流程无法有效地查找原因,也无法有效地总结经验教训。本文通过对接地网接地电阻的组成以及接地工程相关流程的分析分析变电站接地质量偏差引入环节,并针对性地提出测量.设计、施工、验收等工程交接环节进行质量监控,从而能有效地撑控接地网的工程质量,并能在事后的效地查找事故原因,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8.
何艳春  陈功 《甘肃科技》2011,27(7):62-63
330kV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分配、转换的重要任务.变电站在夜间交流消失的情况下事故照明能否正确及时点燃对变电站事故处理具有关键的作用.根据变电站事故照明系统运行现状分析了事故照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对今后变电站事故照明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费春风 《科技资讯》2012,(25):211-211
反事故演练历来是变电站运行培训工作的重点,在变电站安全运行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检验运行人员处理事故的能力,提高运行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锻炼出业务全面、技术精湛、工作细心的优秀运行工作人员,以便在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中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10.
黄志斌 《广东科技》2013,(24):127-128
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的装置运作过程与模拟式保护不同,其装置的事故发生也有不同的特点。总结了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对其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能够避免电网或设备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提出了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方法、提高途径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太原小店变电站2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的事故分析,找出了造成事故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变电站运行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何建刚 《广东科技》2011,20(20):139-140
变电站运行中的电力设备发热是安全运行的潜在威胁,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发热严重时很可能导致设备连接点的烧断,引发事故,这也是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运行管理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初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及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伟 《广东科技》2011,20(12):118-119
本文简要描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对系统的实现基础原理、组织体系结构以及主要功能作了概括阐述。然后,着重针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日常运行工作,详细列出了日常维护工作内容:分析介绍了变电站主要的事故及异常现象,并对处理事故的流程进行严格规范,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电安全问题与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随着近些年来变电运行事故的频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因此,如何保证供电安全成为了变电站和供电公司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总结了变电运行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变电工作人员的失误、管理模式的老化等等。针对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变电站和供电公司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选择适合其自身的科学方案。  相似文献   

15.
人为故障是影响电力系统转换和操作安全的主要因素。通过深入讨论人为故障的规律,对于安全管理部门提出防止恶意电气故障发生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仍然缺乏用于操作变电站时人为事故的系统分析方法。认知可靠性和误差分析方法是第二代人为可靠性分析的代表方法,基于CREAM可追溯性方法,建立了变电站运行的人为故障模型,并提出了变电站运行的人为失误事件分析的"前因—后果"回顾表和回顾分析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可以作为变电站运行中人员伤亡分析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系统对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分析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全网时钟统一对时的要求愈来愈迫切,有了统一精确的时间,既可实现全网各变电站在统一时间基准下的运行监控和事故后的故障分析,也可以通过各开关动作、调整的先后顺序及准确时间来分析事故的原因及过程。通过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对时故障现象的分析,分析各个可能引致故障的地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水平。同时也简单介绍了电力系统中一般对时的方式,方便读者理解。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科技水平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运行设备上的应用已经广泛普及,多数电力部门采用无人值守的工作模式以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量。这种工作模式之下,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而引发的种种事故是至今为止依旧没有攻克的技术难点。该文旨在浅析引起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的常规原因,进一步探讨解决变电站设备发热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电气设备进行倒闸操作是变电站运行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要求严格按倒闸操作规定进行操作,正确履行工作职责,满足施工安装、检修试验、运行方式调整、消除缺陷,事故处理等工作需要。因此,变电站运行人员技术水平与责任心,关系着变电站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通过对电气饲闸操作,饲闸误操作定义的界定,结合现行500kV变电站工作的现状,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建议,达到防止误操作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近几年来经济水平稳定增长,促进了我国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自动化技术水平提高,又加深了我国电网集约化管理程度。为了达到电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需要对传统变电站的运行模式进行改造。通过调控一体化的方式,能够将变电站运行维护与监控环节分离,提升了电网故障的处理效率以及正常运行效率。文章以某变电站事故为例,对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的事故处理的优越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探究调控一体化模式在变电站施工处理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主变压器在变电站内就像人的心脏,它的安全运行、日常维护、事故处理关系到变电站的正常供电,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作为变电站值班运行人员应掌握保证主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规程、日常维护项目、故障分析及其处理的正确方法,在这里仅对主变压器的事故及其处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