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元朝、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在继承了中国历代治国方略成功经验的同时,都根据所处的时代特点,在云南地区制定并实施了顺应历史发展的制度与政策。但其政治经营活动在一些做法、手段上亦有较大差异。比较分析元清两朝在云南地区的行政建制、宗王制度与藩王制度、土官制度与改土归流等重大措施,反映出元清统治者对云南边疆地区的认识程度,客观上体现出内地与边疆一体化进程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不同地区牛角瓜纤维的结构与性能,选用了肯尼亚Kibwezi地区、Tharaka地区以及中国云南东川地区的牛角瓜纤维为代表试样,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排图法、中段切断称重法、X-射线衍射仪以及XQ-2型单纤维强伸度仪对其长度、线密度、聚集态结构及拉伸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测试与分析发现:不同地区牛角瓜纤维结构和性能都存在一定差异性,肯尼亚地区纤维的拉伸性能优于中国云南地区的纤维,且纤维长度、强度与果实体积呈正相关,纤维线密度与果实体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任何艺术样式都会把创新这面旗帜高高举起,云南壮剧在题材处理上的一大特点就是立异标新,从众多的传统壮剧剧目和大量存在的条纲戏中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不仅体现了云南壮剧与中国传统戏曲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也使壮剧艺人们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理解和演绎更具民间性和草根性,从而体现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社会群体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文化认知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云南地区气候变化的多分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昆明、丽江、景洪等9个站点1951~2001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中国云南地区的气候变化时间序列进行了多重分维计算与分析,得出了云南地区气候变化的多分维谱特征,对不同海拔高度的丽江、景洪2站的多分维Dq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清朝建立后,云南地区经历了初期的动乱,很快进入了长期的和平稳定发展时期.随着改土归流的进行,外来人口源源不断进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新的农作物品种也逐渐在边疆民族地区得到推广.这些都推动了清代云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晚清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云南边疆地区形势日渐复杂.这样的社会经济背景,不能不对云南饮食文化产生影响.同时,受复杂自然环境与丰富动植物资源的影响,云南各民族的经济生活及其文化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云南的饮食文化由此体现出内容丰富及多姿多彩的特点,成为云南各族人民共有的宝贵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6.
随着历史上云南地区的军屯与民屯的出现和发展,云南甲马版画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影响云南甲马版画风格的主要是建安版画与早期的金陵版画。云南甲马版画所呈现出的疏放风格,一是由于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受到当地少数民族原始风俗的影响;二是继续传承了建安版画与早期金陵版画的疏放之风。云南甲马版画的疏放风格,是中国古代版画疏放风格的继续,对研究中国古代版画的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地区和类型水稻品种糙米中γ-氨基丁酸和总黄酮等功能性成分,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准确测定了中国、日本、韩国、国际稻作所和云南品种及云南野生稻γ-氨基丁酸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①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稻籽粒中γ-氨基丁酸和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是可靠的;② 不同地区和类型水稻品种功能成分含量存在差异;③ 相关分析表明,氨基丁酸与总黄酮的相关系数较高(r=0.575**),在育种上可以实现多个相关性状间的遗传改良;④ 鉴定出墨江黄皮饵块谷、明恢86、墨江饵块谷、疣粒野生稻等18份高GABA和高总黄酮的水稻品种,可作为选育高黄酮和γ-氨基丁酸品种的亲本或直接作为功能稻开发利用.首次报道疣粒野生稻总黄酮质量分数达0.751%,在所有水稻品种中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明朝统治云南,上承蒙元,下启清朝,是云南地区加快与内地同步发展的重要时期。明初军事上征服云南,为云南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伴随而来的汉族移民奠定了人口基础和经济基础,使得内地先进的科技和文化迅速传播到西南边疆地区,尤其是儒学教育在云南得到广泛传播,加速了边疆地区教育的发展。为了稳定和加强对土司地区的统治,明王朝在部分地区不断尝试改土归流,取得了一定成效,也为清朝的改土归流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采矿技术至明清时期已全面发展,有关清代云南采矿的记载较丰富,而涉及其他地区采矿技术的史料较少.郴桂矿厂是清代湖南最大的铜、铅、锌等币材原料产地,梳理现存的一些矿冶技术方面的史料,发现清代郴桂矿厂对矿石有独特的认识,形成了与清代云南不同且独特的矿石分类、命名方法,在找矿、开采、矿井通风、排水、照明等方面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的采矿技术,与清代云南矿厂相似.研究首次揭示了清代湖南识矿和采矿技术,丰富了对清代采矿技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区空间扫描研究云南地区b值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最大似然法对云南各地震分区进行b值空间扫描计算,得到了云南地区不同分区的b值分布图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云南地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云南地区b值的总体空间分布呈现东低西高的特征,强震大都发生于相对的高b值与低b值区的分界部位,而且这些发震部位处的b值一般在0.65~0.75,低于平均值0.818.  相似文献   

11.
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广泛传播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明未清初,唐宋词主要是通过纸本的方式传播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籍传播”,当时词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唐宋词籍的汇刻和唐宋词选的重印,其中唐宋词选重印者主要有《花间集》、《草堂诗余》、《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等,这些词籍在不同时期的传播间接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会泽的发展得益于其丰富的铜矿资源。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对制钱的需求,占滇铜总产量70%以上的会泽铜业因此蓬勃发展。铜产量的递增,人口的聚集,带动了会泽周边地区和铜运沿线商业和市镇的发展,加强了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国家经济格局中具有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唐人小说中隐含着唐代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复杂画面。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孺的《玄怪录》,虽以记录精灵粉怪、嗜奇记奇为主,但作品中包涵着深厚的政治文化意蕴,折射出作者对唐代政治的特殊观照。这部传奇极力彰显了京都皇权对国家政治生活和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详细描摹了城市司法机构为市民声张正义提供的庇护与安全的权威,细腻刻画了科举制给应试举子所带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4.
郑译是开皇乐议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苏祗婆五旦七调基础上,用七声十二律旋相为宫之法创立八十四调理论体系,虽然在当时历史背景条件下,其音乐理论未被采用,但对唐以后的燕乐调及俗乐调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乐律史上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事小说由下层作者创作又面向下层读者,有着野性文化基因。其中的巫风描写及其流变有着明显规律,准确地折射着明清易代之际社会下层的独特视角与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科举制的演变、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宋代理学的产生等,而这些变化对唐宋时期学校的兴废,宋代学田制的产生,理学思想对书院兴盛的作用等产生广泛影响。所以,唐朝学校教育发展到宋朝,在学校教育的管理上、官学教育的内容上、蒙学教材的编写上、书院制度的发展上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国家清史工程子项目《清代图像人物数据库》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清代图像人物数据库》的基本内容、整体结构、建库基础、建库方法,介绍了数据库建设的一些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18.
官吏经济犯罪是宋代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宋统治者为防止官吏贪污受贿,枉法犯罪,通过加强监督,完善制度建设,建立了一整套防范机制以应对官吏的经济犯罪,在一定程度上对官吏贪赃枉法起到了钳制作用,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相似文献   

19.
唐宋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科举制的演变、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宋代理学的产生等,而这些变化对唐宋时期学校的兴废,宋代学田制的产生,理学思想对书院兴盛的作用等产生广泛影响。所以,唐朝学校教育发展到宋朝,在学校教育的管理上、官学教育的内容上、蒙学教材的编写上、书院制度的发展上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