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考虑制造商线上线下销售,零售商实体店销售,制造商与零售商共同承担网络平台建设,消费者存在服务损失厌恶心理,在Stackelberg博弈、竞合博弈、价格不统一合作博弈、价格统一合作博弈四种情形下,分析消费者服务损失厌恶心理对企业定价决策、利润的影响。主要结论是:服务损失厌恶心理导致零售价格、网络销售价格、批发价格下降; Stackelberg博弈下的零售价格高于其他情形下的零售价格;供应链利润、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先下降后递增,存在导致利润最小的服务损失厌恶系数临界值;竞合博弈下的供应链利润最高,Stackelberg博弈下的供应链利润最低。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当市场上一部分消费者成为网购偏好型消费者,网络直销渠道与传统零售渠道并存下的双渠道广告与价格竞争策略问题,给出了不同渠道结构、不同广告投放模式下的均衡决策和均衡利润。结果表明:随着网购偏好型消费者的增多,将会减少制造商、零售商利润以及渠道整体利润;企业应用定向广告策略提高了产品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当网购偏好型消费者增多到一定程度或消费者偏好的异质性程度增大到一定临界值时,与大众广告相比,应用定向广告将提高渠道整体利润。  相似文献   

3.
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丰富并深化了商品的促销方式,返券促销近来受到众多零售商的使用和青睐。研究了零售商主导供应链中零售商实施返券促销的策略问题。通过构建由一个零售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分散化供应链系统,其中零售商作为供应链系统的主导者,制造商是跟随者,研究了该供应链系统中无返券促销和零售商实施返券促销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对比得到该供应链系统最优的返券促销策略,并进一步考察了相关因素对最优决策和利润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零售商实施返券促销能够提升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水平;返券促销时,零售商将提高促销产品的零售价格和边际利润,同时制造商将提高促销产品的批发价格。此外,在一定条件下,最优返券面值、促销产品的最优边际利润、最优零售价格和最优批发价格均与顾客感知的返券面值的最大阈值和兑换产品的平均利润率呈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车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本文考虑的是政府补贴下的新能源车双向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问题,通过模型构建和数值分析发现:从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角度分析时,当政府无补贴和政府补贴给整车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回收产品时,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较低;而从回收价格角度分析时,政府补贴对整车制造商成本的影响对整车制造商和零售商制定回收价格、政府确定补贴对象的影响较大;从供应链总利润角度分析,当政府补贴对整车制造商和零售商成本的影响在一定范围时,政府补贴给整车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回收产品时,供应链总利润最高,而其他情况下,政府补贴给消费者时,供应链总利润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零售商代发货的双渠道供应链为背景,分析零售商的公平偏好对批发价+代发货服务费契约下各决策主体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公平偏好将带来批发价格的降低,而两个渠道下的零售价格和销量并无变化;同时发现,供应链总利润与零售商公平偏好无关,零售商公平偏好将导致零售商利润的提高和制造商利润的降低。零售商合理投资物流设施设备、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等,能够带来供应链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考虑由制造商、网络零售商和实体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在零售商之间存在价格竞争和双向搭便车的情形下,研究集成和分散供应链两种模式下最优定价和努力水平决策.研究发现,在集成供应链模式下,最优零售价格和销售努力水平只取决于努力成本,当努力成本低于某临界值时,网络和实体零售商都努力,否则,都不努力.在分散供应链中,努力水平与批发价格,努力成本以及搭便车系数有关:当努力成本过低与过高时,制造商设定同样的批发价格,零售商会分别选择同时努力和同时不努力,则努力水平和供应链利润与搭便车系数无关,否则,制造商实行批发价格歧视策略,且搭便车系数越大,价格歧视越明显,此时,随着搭便车系数的增大,制造商的利润减少,零售商的利润增大,供应链的利润增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市场上部分消费者存在网购偏好行为背景下的双渠道定向优惠券投放与价格竞争策略问题,构建制造企业投放定向优惠券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探讨定向优惠券投放对制造企业与零售商的利润、网络渠道与零售渠道竞争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改善供应链运作的协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开辟网络渠道后,制造企业应用定向优惠券策略,提高了产品的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制造企业的利润随网购偏好型消费者的增加而增加,而零售企业的利润随之而降低;双渠道营销增加制造企业的利润,而降低零售企业的利润,加剧了渠道间的冲突;合理设计双重协调机制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和成员利润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8.
基于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的二级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以及系统中的单一主体多决策问题,构建了制造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的Stackclbcrg博弈、Hotelling博弈、集中式决策等四种权力结构下的二级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并分别探讨了四种权力结构下,制造商努力成本系数和消费者异质偏好对系统决策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相较于其他三种权力结构,集中式决策模式下的系统总利润总是最优的,并有利于制造商提升线上努力水平,优化服务流程;但是,如果制造商和零售商间缺乏必要的收益再分配契约,将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的产生;(2) Stackclbcrg博弈过程中,对于制造商而言,零售商主导总是最优的;但对于零售商而言,优劣关系取决于制造商努力成本系数和消费者异质偏好结构的变化;(3)随着制造商努力成本系数的增加,制造商的线上产品定价、努力水平以及零售商利润、线下产品定价一致单调递减,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均有利于促使零售商辅助制造商优化线上服务流程,降低线上努力成本系数;(4)随着消费者线下消费偏好的增加,制造商的线上产品定价、努力水平一致单调递减,而零售商线下产品定价的单调性受到不同权力结构下需求函数中交叉弹性系数、制造商努力成本系数、产品线上需求对制造商努力水平的敏感系数等四个参数间逻辑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考虑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构建政府动态补贴区块链技术的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模型,并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设计协调机制以最大程度发挥政府动态补贴的作用,保障闭环供应链的运作.研究表明:1)消费者的溯源偏好会促进闭环供应链引入区块链技术; 2)政府动态补贴会降低产品批发价格,对促进产品循环利用和提升区块链溯源水平有积极影响,闭环供应链系统及其成员的利润增加.当消费者的溯源偏好低于某一特定阈值时,政府动态补贴会促使产品零售价格降低; 3)集中决策下,闭环供应链的系统利润更高,回收努力成本分摊契约协调使分散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收益达到双赢效果,通过非对称Nash均衡谈判能够实现契约协调后动态盈余收益的分配.本研究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闭环供应链企业引入区块链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启示,有助于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考虑由制造商、零售商和具有低碳环保意识的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其中零售商主导供应链,并在纯实体渠道、纯网络渠道和双渠道三种策略中进行选择.本文建立考虑渠道间碳排放差异和销售成本差异的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零售商的最优渠道选择策略.研究发现:实体渠道与网络渠道的单位碳排放差异是影响零售商渠道选择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地,给定其他因素,随着实体渠道相对于网络渠道的单位碳排放水平增加,零售商应依次选择纯实体渠道、双渠道、纯网络渠道.而渠道间碳排放差异对零售商渠道选择策略的影响也会受到渠道间销售成本差异的调节.进一步分析零售商最优定价决策发现:当零售商选择双渠道策略时,随着实体渠道相对于网络渠道单位碳排放水平的增加,零售商应降低实体渠道销售价格,而最优网络渠道销售价格依赖于渠道间碳排放差异的大小.同时,零售商可通过开通新渠道来影响制造商的最优批发价格,从而增加零售商自身的利润.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融资中的制造商最优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自有资金不能满足订货需要时, 零售商可以在制造商的担保下, 以供应链融资的形式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 制造商将决策是否为零售商提供融资担保, 并确定相应的批发价. 在报童模型的框架下, 建立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预期利润模型. 在一定的批发价下, 零售商具有确定的最优订货批量. 只有当订货批量在一定的区间时, 零售商才会使用供应链融资. 而在此区间, 制造商的预期利润具有确定的最优. 通过与不融资时的最优进行比较, 即可确定制造商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12.
绿色供应链中制造商进行产品绿色化投资付出大量的研发成本,将会更加关注渠道利润分配的公平.建立博弈模型研究公平关切行为和产品绿色化效率对绿色供应链定价策略、产品绿色度、供应链各方利润以及整体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绿色度和供应链利润在分散式决策下都会低于集中式决策,且随着产品绿色化效率的提高,差距也变得越来越大,然而绿色产品销售价格在不同供应链决策模式下大小关系的比较,具体取决于产品绿色化效率;产品绿色化效率较低时,公平关切行为会加重供应链"双重边际效应";公平关切制造商做出的决策在损害下游零售商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己方利益,需要注意到的是,虽然制造商的利润也在遭受损失,但是其利润所占渠道总利润的份额却在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3.
魏杰  常美静 《系统工程》2021,(1):94-100
针对由一个多渠道零售商和一个平台商组成的供应链,以及电商平台的代理和转售两种销售模式,研究供应链成员在转售模式下的最优定价顺序,以及销售模式对供应链成员的影响。研究表明:转售模式下,供应链成员都在自己先制定零售价格时获得最高收益,在对方先制定零售价格时获得最低收益;多渠道零售商先制定零售价格时,所有零售价格都位于最低水平,但批发价格位于最高水平,而平台商先制定零售价格时,正相反;当佣金费率高于中等水平但不是很大或消费者的交叉价格敏感性足够大时,供应链成员都倾向于选择代理模式,否则,他们倾向的销售模式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studies channel choice decisions in a multi-channel supply chain under a strategy where there is an ex-ante commitment made on the retail price markup. The market demand is uncertain and dependent on the price and sales effor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any channel structure, when making order decisions the retailer only examines the price ratio and the fluctuation size of random demand, rather than the channel cost and the retailer's marketing efficiency. When the retail price rises, the manufacturer is willing to increase inventory quantity for direct sales, because the manufacturer's profit margin is higher in direct channel. The increase in demand fluctuation only affects the degree of channel preference but doesn't change the manufacturer's channel choice. No matter in which level the price ratio is, when the sales efficiency of retail channel is not high or the demand proportion of direct channel is low,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retailer will be both apt to choose a dual-channel structure. Then adding a direct channel becomes a marketing strategy, rather than a competitor of the retail channel, and helps the supply chain win more market demand.  相似文献   

15.
在考虑闭环供应链成员公平关切的情形下研究成员及整个系统的差别定价最优决策与协调策略,通过比较公平中性与公平关切情形时的结果以分析公平关切对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对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整个系统都是不利的;而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对制造商不利、对零售商有利,其使得两者的利润一减一增,但整个系统利润保持不变且产品价格、销量不受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的影响;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具公平关切行为的情形下,当双方的公平关切程度逐渐增加时对制造商有利,当制造商公平关切程度减小、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增加时对零售商有利.本文采用收益共享契约协调仅制造商具公平关切和仅零售商具公平关切行为时的闭环供应链,以实现双方的帕累托改善.  相似文献   

16.
在碳减排约束下,通过对低碳供应链进行建模,借助数值实验,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产品碳系数和制造商公平关切行为对低碳供应链定价策略、碳减排水平、供应链各方利润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集中式决策模式下,产品碳减排水平和供应链整体利润要高于分散式决策.制造商客观存在的公平关切属性会进一步降低产品碳减排水平和供应链整体利润,且随着制造商公平关切程度的增大,供应链各方成员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均会减小,但制造商利润所占供应链总利润的份额却在不断增大;2)三种不同供应链决策模式下,低碳产品零售价格、碳减排水平和供应链利润均会随着碳系数的增大而增大;3)碳减排投资成本分担契约的实施能够促进低碳产品零售价格降低,销量增加,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低碳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电子产品的短生命周期和价格依赖随机需求的特性,分别建立了零售商竞争环境下,制造商回收和零售商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对比分析了这两种回收模式下的最优零售价和制造商利润,给出了制造商的最优回收渠道选择决策,并对模型进行了扩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回收率为外生变量时,无论回收量为零售商订货量还是销售量的一定比例,且无论销售期末未售出产品残值为零与否,制造商都将选择零售商进行回收,两零售商之间的竞争程度并不影响制造商对于回收渠道的选择;当回收率为内生变量时,只有当系统参数变化使得零售商回收其全部订货量时,零售商回收才优于制造商回收.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制造商和一零售商组成的动态闭环供应链系统,分别构建了制造商利他、零售商利他以及双方利他3种行为模式下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借助贝尔曼连续型动态规划理论得到了3种利他模式下,制造商的回收努力投入和批发价格策略、零售商的产品销售价格策略、废旧产品回收率以及成员的值函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算例验证了先前结论,进一步分析了制造商利他系数和零售商利他系数对稳态指标的影响,并以自立情形为基准模型,对比分析了3种利他模式下的供应链绩效时间演进规律。研究表明:利他行为是一种正向的社会偏好;制造商的利他行为能够有效地减缓供应链的双重边际效应,提高消费者剩余;零售商的利他行为虽会提高制造商利润,但却以牺牲自身利润为代价,也会使消费者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相比之下,双方利他行为是供应链的最优行为模式,可以带来经济、环保、社会三位一体总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Online review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sumer purchasing behavior when shopping online, and in turn affect pricing strategies of sellers. We consider a supply chain consisting of three competitive manufacturers and an e-tailer, which sells multiple substitutable products procured from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Considering reviews in terms of quality information and fit information, we study the effect of online reviews on consumers’ purchasing decisions as well as pricing strategies of manufacturers and the e-retailer. Through modelling customer choice with online reviews based on neo-Hoteling model and solving Stackelberg game composed by manufacturers and e-tailer, we obtain the optimal equilibrium prices of manufacturers and the e-tailer. And we distinguish two kinds of effect from online reviews: effect of the opinion bias in product quality and effect of the match informativeness. Furthermore, compared to the case without online reviews, we find online reviews improve a manufacturer’s optimal wholesale price, profit as well as the retailer’s optimal retailing price, when the adjusted quality revealed by reviews is high; however, online reviews can improve the e-tailer’s optimal profit, only when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products’ quality revealed by reviews is large enough. Last, we get that the increase of competing manufacturers’ quantity would change the dominance between two kinds of effect from reviews on supply chain memb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