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法人制度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之一,公司的独立人格与有限责任制度形成了公司的面纱,它把公司与股东隔开,从而保护股东免受债权人的直接追索。但公司法人制度在推动人类商业文明的发展、社会财富积累的同时,也暴露出其日益彰显的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弊端。为了属守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之目标,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作为公司法人制度的例外和补充应运而生。本文主要探讨一人公司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标准,以及该法理对我国一人公司立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人以其独立人格成为独立的责任主体,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法人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公司实践中,控制股东滥用公司的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损害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普遍存在。这时舍弃对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承认,探求公司被控制、丧失自主与意志的实质从而要求滥用公司者承担公司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此即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公司人格否认原则为各国的法院所重视,也为我国公司立法所采用。  相似文献   

3.
有限公司制度在我国真正实施也就是近20多年事情.但已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我国公司法中充分体现了公司制度的核心——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但是,在公司法人制度的具体运行中,滥用公司的独立人格,致使债权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遭受侵害的现  相似文献   

4.
股东有限责任和公司法人人格制度,是公司制度运作的基石。但在实践中,有限责任制度为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提供了逃避责任的便利条件,不利于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结合实际需要,我国新公司法规定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但至今尚未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因此对于"公司的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仍存在着相当多不确定的内容。因此本文就该制度确立适用情形及其法律后果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顾婧 《当代地方科技》2011,(1):61-61,63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此次重大修订推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建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当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的有限责任来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时,股东须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该项制度的设立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是对于公司独立地位滥用的一种矫正,有利于防止公司经营中的道德风险。虽然"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法律研究之重要范畴,但其立法深层次的诉求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形势下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道德风险已严重影响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解决了有些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独立的地位伤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的问题.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也不能随意否定公司法人独立的地位,如果法官随意否定法人人格,就失去了公司当初设立法人独立的意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便使公司法更好的服务于市场.  相似文献   

7.
李琳娜 《科技信息》2009,(28):I0043-I0043
公司作为现代企业的基本形态,以有限责任为其主要责任形式。然而有限责任的主要弊端是对债权人保护的薄弱。这种薄弱表现为:当股东滥用公司人格致使债权人利益受损时,债权人不能直接对股东提出赔偿请求,因为公司的有限责任和独立人格使公司与股东分开,庇护了股东免受债权人的追索。公司的独立人格被不当使用,公司的人格掩盖了个人的不法行为,造成了债权人的损害,因而对公司的独立人格不予以考虑,直接追究股东的个人责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陈占军 《洛阳大学学报》2004,19(4):97-98,125
目前,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的情况,已严重影响到公司制度的积极作用,为维护债权人利益,确保公平与正义,有必要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要件予以严格把握,我国建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过程中宜完善公司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制度。以法律形式明确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适用条件,引进判例制度。  相似文献   

9.
股东的有限责任是公司法人制度的核心内容,而股东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前提条件在于公司人格独立。但公司股东利用法人制度赋予的法律优势,从事不法行为,攫取不法利益,巳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司问题”,本文从法理切入,对现实中各种滥用公司人格的现象进行分析,并从法律制度上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新《公司法》中的科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霖 《科技资讯》2006,(4):230-232
2005年我国《公司法》的修订增加了公司股东不得滥用公司有限责任的规定,这一内容是借鉴了境外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或称为“揭开公司的面纱”原则,笔者认为(《公司法》第20条、第64条对此仅做原则性规定是不够的,这将可能导致公司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有违创立公司制度的本意,建议完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新《公司法》中的适用要件,包括前提要件、主体要件、行为要件以及结果要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旨在控制不法股东利用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地位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损害债权人利益。在司法程序中引入该制度并建立可行性操作规程,可在相当程度上为解决当前由于公司不法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而造成的对公司执行难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一人公司的出现对传统公司法理论中公司本质理论提出了挑战,使得公司的本质从社团性变为法人性。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作为对公司法人制度的维护和补充,在适用时应该慎重,对于特殊的一人公司而言更应慎重。只有同时满足相应的构成要件时,才能对一人公司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合理利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能够促进公司法人制度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人格是基本法律概念之一,公司法人格指公司的法律地位或主体资格,具有独立性和平等性.只有具有健全的人格的公司才是法律意义上的公司,当前中国公司法人格制度存在财产、人事、业务不独立和公司从属于控制股东等问题,公司法人格健全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长期性的问题.但是公司法人格健全只解决了"立"的问题,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应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这是"破"的问题.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包括利用公司规避法律、逃避合同义务和其他债务以及公司形骸化,中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公司法人格的健全与否认是"立"与"破"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国现阶段应先解决"立"的问题,同时不忘"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司法人制度的确立为鼓励积极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公司实践中存在着股东利用公司独立人格侵害债权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种种现状。这就要求我国从理论上完善公司法人制度,从实践中约束股东的不当行为,实现公司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是现代公司法立法宗旨之一。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在原有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制度创新,增设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然而新《公司法》中的若干制度规定对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方面尚存在若干漏洞。本文就公司债权人的保护进行探讨,分析了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的原因,提出要从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债权人的派生诉讼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加强债权人对公司经营的参与方面加强债权人保护。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存在一定的误解。公司人格有自身完整的内容,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也有自己的内容,两者不能混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否认的不是公司的人格,而是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有准确的内容,其适用有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白雪 《科技咨询导报》2010,(20):199-200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在公司法人制度的基础上对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公司制度,它是对公司法人人格滥用的揭穿,是对公司法人的人格机能在不能满足公平、公正理念的条件下,对于公司人格的摒弃。本文阐述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和适应条件,分析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关联公司的适用情况概述,提出了对我国公司法关联公司人格否认予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作为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石,自形成以来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公司权利能力、一人公司和公司人格否定3个方面讨论我国新的《公司法》中涉及到公司人格方面的。修改内容及其意义和存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能够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作出程序启动和否认裁决的主体是国家审判机关。我国采用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作为解决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适用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诉讼主体———原告、被告的提起和追加程序;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公司法人人格被否认后应由被否认人格的公司及其股东对债权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等等适用问题作出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公司法》正式确认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一直都为学界高度关注。但现行法及相关的论著似乎更注重该制度的适用条件,忽略了事后法律责任承担方式——公司与股东内部责任分配的制度构建。法律责任承担方式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应得到同样的注意。较合理的安排是让公司也承担一定的清偿责任,即实行滥用公司人格的股东与公司按比例分担清偿责任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