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汉英口译为教学手段以提升英语能力的汉英口译训练模式。这种语言输出活动以精读教材和文化与交际知识为源语内容、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一体,学生同时进行汉英口译,并有电子文本给出词语核对提示,使学生在口译过程中自主纠错提高。该模式以课文和词语应用为主,有利学生扩充积极词汇,提高口语能力;且系基于自主学习的设计,故有较高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提出了一条不同与传统测试方法的新思路。从口译的本质和模式出发,在遵从交际法语言测试"真实性"的原则下,探讨了口译测试的内容及形式,并借鉴陈菁制定的口译量化评估表,提出了以考查译员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心理能力三大知识结构的口译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3.
口译笔记是有效口译活动的关键,它是为了弥补译员短期记忆能力的不足,帮助译员利用笔记来加深对源语信息要点和逻辑结构的提取。口译笔记技能和任何其它技能一样,要遵循技能习得的一般规律。我们可以把口译笔记技能看作是程序性知识,它是经过大量的陈述性知识的积累和练习,最终变为一种熟练的技能。在口译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口译笔记的认知特点和作用,注重对学生进行口译笔记的策略训练。  相似文献   

4.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交际中跨文化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语言行为、文化模式、价值概念、表达方式等,而口译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层面的技术性转换,更主要包括文化意蕴与交际效果层面的功能性调整。因此,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口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邢龙昌  牟云菲 《科技资讯》2014,(34):248-249
口译能力是外语专业学生很重要的技能。对于口译译者来说,影响他们口译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种。我们把这些因素分成两大类:来自语言本身的因素和来自语言外的影响因素。该文通过以波赫哈克为首的一批西方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者创建的话语互动模式理论,来分析影响口译活动特别是交替传译的非语言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帮助口译者达到理想的口译与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词汇又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成分,当然也能体现它们的交际作用,尤其是情态动词。本文结合定量定性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奥巴马连任就职演讲中所使用的各种情态动词,进而探讨了奥巴马实现人际意义的有效手段及其政治目的。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情态动词的公众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前,社会亟需既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又有口译技能的人才,因此本文提出了运用口译教学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并以背景知识、行为主义理论和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支撑,运用多媒体等作为教学手段,用两年的口译教学实践证明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口译训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口译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交际中跨文化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语言行为、文化模式、价值概念、表达方式等,而口译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层面的技术性转换,更主要包括文化意蕴与交际效果层面的功能性调整。因此,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口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9.
公众演讲就总体而言属劝谏性语篇,是文体学中的一种特殊变体,在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有其独树一帜的文体本质。研究从文体学的角度,在音位、词汇、句法、语篇、修辞等多个层面,对历届英语演讲比赛演讲辞予以分析,揭示其文体特征及潜在的语言魅力,以利于更好地欣赏公众演讲艺术,更有效地掌握公众演讲技巧。  相似文献   

10.
李琼 《甘肃科技》2010,26(22):196-198,195
由于口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对于从事口译工作的译员而言,就要求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口译技能。通过对口译译员能力的分析,就口译教学提出针对训练的建议,以培养出合格的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