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州市历史街区游客意象空间感知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游客意象空间构成情况,揭示不同属性特征的游客对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意象空间感知的分异性特征。借助城市意象理论,首先采用深入访谈法,基于游客自身的游览体验描述,总结出游客意象空间因子,其次借鉴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出每种意象空间因子包含的最具代表性的意象空间元素;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详细了解游客对意象空间因子及元素的感知情况。研究表明: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意象空间由坊巷道路、边界、名人文化景点、地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5个因子构成,各意象因子包含对应的意象元素;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具有较强的"可意象性";游客的个人属性对意象空间感知具有一定的影响。文章认为,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的发展,需要拓展历史街区意象空间范围,大力整合周边环境,突出历史街区文化意象元素,挖掘深厚文化内涵,针对意象空间感知差异特征,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与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相结合,以泉州古城为例,对独立系统与嵌入系统两个尺度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的地方性与渗透性进行分析.实证数据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层次分明的街巷空间是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地方性特征的突出表现,而内外清晰的空间关系则是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渗透性特征的主要体现,在科学的开发利用与规划保护下,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的地方性与渗透性可以得到有效的延续和拓展,但须警惕城市规模扩张及传统文化迷失导致核心基质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利于街区改造,提高空间环境质量和街区形态意识,本文选取海口市骑楼历史街区的中山路街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同时运用SD法和因子降维分析法,从感性评价到量化分析,从氛围因子、视觉因子、体验因子入手,剖析了游客与居民日常的生活需求,并以使用者为出发点,重塑了历史街区文脉与空间体验感、构成要素和空间...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0—2019年TripAdvisor发布的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在线点评数据, 在构建入境游客地方依恋模型的基础上, 运用内容分析法, 探讨不同文化群体对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形象感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文化群体在街区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方面均存在差异; 街区环境的原真性、公共设施和拥挤感知影响不同文化群体的地方依恋, 继而影响文化群体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形象感知; 文化异质性导致不同文化群体对同一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依恋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旅游体验质量提升是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商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旅游体验质量不仅是心理满足的映射,还包含生理上的满足,并依赖于情境.该文基于具身理论构建了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7年—2019年网络文本为数据源,利用内容分析法、IPA分析法和二次拟合模型对“江汉路及中山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体验质量进行量化和分析.主要结论有:1) 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体验质量评价体系由身体体验、街区特征、街区接待及环境氛围4维度构成;2) 该街区旅游体验质量综合评价良好,其中环境氛围、街区特征两维度总体评价较好,而身体体验、街区接待两维度欠佳,具体来看,街区建筑要素感知评价较高,而身体感、街区特色、休闲娱乐和购物体验要素评价较低;3) 该街区旅游体验质量月度均值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季节特征,春季和冬季稍高,夏季和秋季稍低.  相似文献   

6.
历史街区是城市重要的遗产资源,是城市旅游、文化以及商业开发活动的源泉,正确认知与妥善处置这些资源对于历史街区的研究者和经营者都是一个挑战。以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从复杂顾客体验视角,依据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娱乐休闲价值、环境价值、经济价值、形象价值等维度对历史街区的价值认知展开了实证分析与讨论,揭示了不同顾客群体对于历史街区价值认知的共性及差异性,以帮助历史街区的经营者根据不同目标顾客群体的体验需求进行精准的开发决策。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种开源数据,基于城市空间识别理论与方法,通过计量模型和空间分析技术,以大连市中心城区为例,探索城市文化街区的识别方法.文化街区具有空间、功能、活力3种特征属性,可以从产业和功能的视角划分为两级类型,它是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街区更新的纽带;依据文化街区的特征属性和城市空间识别方法,首次构建了文化街区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城市文化街区识别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大连市文化街区形成了3种一级类型和6种二级类型:一级类型的文化街区具有"轴向内生"、"环形外拓"和"点状混合"的空间格局特征,二级类型的文化街区发展不均衡,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城市文化街区识别是文化街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大连市空间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薛凯  岳利中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1):8757-8765
针对历史街区活力衰退的现象,基于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与公共空间-公共生活(public space-public life, PSPL)传统调研法,运用大数据的点密度分析与传统调研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深入地研究青岛市大鲍岛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活力特征。研究发现公共空间的衰败、现代生活元素的缺失、与周边活力空间不协调是大鲍岛历史街区活力衰退的主要原因。结合案例分析与自身历史文化属性,从大鲍岛历史街区的物质文化空间、文化功能空间和文化服务空间三大方面提出具体的活力提升策略。研究表明,宏观+微观层面的研究视角、新技术+传统调研的研究方法、定性+定量的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能够全面而具体地研究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活力,也可为其他历史街区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风貌区作为城市历史积淀和人文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对其保护利用符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时代需求,而对空间形态的全面认知是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空间句法建模与认知意象调研的比较参证方法,从整体性和主体性认知两个角度探索历史文化风貌区空间形态的认知路径,并构建其理论模型.以福州市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研究其空间形态特质与认知差异,提出针对性空间优化策略,以期促进其合理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集美学村中集美大社聚落的整体空间形态构成,分析集美大社整体空间形态构成与人车流量契合的程度,对集美学村的可持续性更新设计提出规划建议;运用空间句法分析规划成果,从而探讨基于量化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的历史街区更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句法的便捷度分析,不论是整体或局部,皆呈现出与集美大社现况相符的结果;同时,集美学村更新设计的大部分规划构想与空间句法的分析成果相符,将空间句法结合历史街区更新实践研究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历史街区是城市重要的遗产资源,是城市旅游、文化以及商业开发活的源泉。实证研究表明,审美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是城市历史街区的核心价值,外来旅游、学习与就业者最为关注审美体验,商业投资者更关心经济体验,本地居民关注环境体验与娱乐休闲体验,而城市管理者则看重形象体验价值。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应根据不同目标顾客群的价值认知偏好与体验需求差异进行价值定位并实施精准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保健-激励”双因素理论为依据,从保健和激励两个维度筛选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满 意度影响因素,利用结构方程构建游客满意度测量模型,并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探讨双因素对本 地游客和外地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总体上,游客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满意 度一般,但本地游客满意度明显高于外地游客,本地与外地游客对街区环境、管理服务和基础设施 等保健因素满意度均为一般,本地游客对街区文化氛围、景观质量、文娱活动等激励因素表示满 意,外地游客则为一般满意;(2)保健、激励因素对游客满意度都有正向影响,保健因素影响作用较 强,保健因素对激励因素有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对忠诚度有正向影响;(3)保健因素对本地游客 满意度影响程度较大,激励因素对外地游客满意度影响较大,保健因素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大于 激励因素。研究结果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及游客满意度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关注海口骑楼老街游客消费水平和结构这一经济现象的实证研究角度切入,尝试从社会地理学以及旅游体验理论角度对海南旅游消费问题做出理论上的因果解释,从而将旅游消费纳入旅游体验的理论范式之下。从现象层面上看,海口骑楼老街片区中山路景观街区内的游客量以及游客的消费水平偏低。游客的消费行为在特定场域存在着差别,受消费空间的动态影响很大,形成突出的场域效应。为此,该文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出发,借助于建立景区消费恐惧、旅游飞地效应等理论概念,对海口骑楼老街中山路景观街区场域空间内旅游消费所存在的业态和肌理失宜以及情境消费现象进行解释。研究发现:旅游飞地效应在解释旅游地消费现象的空间非均衡规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串联该文理论脉络的核心范畴和主线。海口中山路骑楼老街的旅游消费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个基于游客在场体验而形成的综合现象。中山路骑楼老街作为一个在意象认知和功能感知上被旅游体验为具有功能性矛盾的"旅游飞地",由于与周边毗邻街区之间在业态上存在雷同性而产生显著的替代效应,伴随而来的则是"景区消费恐惧"现象,从而显现出中山路骑楼老街业态失宜的现实局面。这种情况仅存于旅游目的地消费场域,因此这种"飞地替代效应"具有理论上的独特性,可以从旅游经济学的角度解释旅游体验过程中的消费规律。此外,通过识别旅游消费场域中的物质消费空间与精神消费空间的二元对立统一性,探讨了游客在不同消费空间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认知差异以及所形成的消费恐惧和消费极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构建富有文化感、艺术感与生活感的整体性文化空间,提升文化竞争力,是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可持续保护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三坊七巷文化空间的实地调研与考察,发现其文化空间的构建面临着重构文化空间与现代商业文化的冲突、文化附着物的消解、文化空间的“文化空心化”、游客居民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三坊七巷的改造应该本着建构完整文化空间模式的理念,让历史文化积淀在实体空间中,为游人营造“真实”可感的文化感知,从而提升其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情感地理学研究视角,运用调查问卷、认知地图以及情感分析等方法,分析游客情感体验的社会性特征、空间性特征和时间性特征。研究表明:游客内部个体差异和外部行为差异在情感体验各维度上都差异显著。在原位区和新建区空间中,游客的情感体验均表现出积极情感类别和消极情感类别共存的状态,但在情感体验类别、情感认知草图的类型及情感空间元素等方面两个空间均表现不同。以年份为时间尺度衡量游客情感体验,整体上表现为消极情感的强度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弱,积极情感的强度随时间变动具有不稳定性的特征,但不同类别情感波动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宫梅 《潍坊学院学报》2012,(2):97-99,102
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积淀,街区的保护是城市历史得以延续的基础。通过对十笏园历史街区改造项目进行研究,对其文化特色、商业项目、空间环境做了分析,总结出开发模式的特点及其规划方法的优劣,寻求在十笏园街区的改造中保护和发展老潍县的独特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历史街区既有文化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对于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要有综合的观点,以保护为旅游开发的前提,以旅游开发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开封是七朝古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根据开封的具体情况,应将开封市历史街区保护划分为重点保护区、风貌控制区、风貌延伸区和环境协调区四个层次,可构建露天建筑博物馆,开展宗教文化游、红色旅游、古都风情游、传统商贸街旅游等活动,使开封历史街区旅游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化,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图形分析法分析了1980年以来上海市南京西路片区各个街区城市肌理和城市空间特征值的演变.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街区空间拓扑参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并结合城市空间特征值对片区空间形态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以商业化为主导的大城市中心城区更新运动使街区空间形态向肌理粗糙、街巷稀松、高强度和相对孤立特征演变,并且不同的更新程度对街区空间形态产生的影响不甚相同.最后,提出在城市中心区更新过程中应注意空间多样性建设和对城市传统文化和传统业态的保育.  相似文献   

19.
城市历史性商业街区 ,是反映城市历史发展脉络、展示城市文化、促进城市居民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旧城市的改造与更新 ,大量富有历史氛围与传统气息的历史性商业街区受到很大破坏。文章从城市设计的角度 ,在简要阐述商业街区的现状与相关理论、分析其社会文化结构及空间类型的基础上 ,探讨对城市历史性商业街区进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空间句法从空间认知角度定量描述城市结构形态,GIS具有卓越的数据分析功能和高效的地理建模能力,两者的结合将有利于增强GIS空间分析能力和深化空间句法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量化研究.从功能和数据角度探讨GIS和空间句法的集成,并以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为例,剖析了校园空间结构布局特征,解析了形态结构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