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利用石蜡为惟一碳源从辽河油田油水样品中驯化筛选出一株强降解固体石蜡的菌R,初步鉴定为脲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urea Kluyver and Niel)。该菌发酵液具有较强的排油活性及稳定的乳化能力,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55.9%,其胞外生物表面活性剂被确定为阴离子型的水溶性产物。对其胞外脂肪酸进行了GC/MS的定性分析,确定其主要为十四酸、十六酸和十八酸。对该菌在水溶性不同的底物中培养,发现其细胞表面疏水性具有调适作用,推测该菌摄取烷烃的模式不是单一的。  相似文献   

2.
从汕头湾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到24株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对其中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力最强的菌株(SB12)进行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特性的初步研究.经鉴定,确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对其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单因子发酵条件:氮源为蛋白胨,盐浓度为0.1%,pH 9.5,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6 d;优化后的最小表面张力为19.77 mN/m.分析发酵液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发现:菌株SB12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乳化力达91%;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广的温度和pH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到耐高矿化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采用富集培养,排油圈复筛,从高矿化油田的油水混合物中得到了一株产表面活性剂的菌株K1。通过对K1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薄层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株产生的表面活性剂为糖脂类物质。对菌株K1所产表面活性剂在高矿化水中的乳化活性以及温度、酸碱度(pH)对表面活性剂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高矿化条件下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保持较好的乳化活性,对柴油的乳化率为59.5%;具备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并可耐受90℃的高温;pH值在6.011.0之间时其活性较强。菌株K1产生的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提高高矿化油田的原油采收率和原油污染生物修复方面具有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从堆肥中筛选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种,然后对筛选得到的菌种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生物表面活性剂.同时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进行萃取、柱层析等一系列的分离提纯,得到较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及一种较好的提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然后采用液质联用对提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堆肥中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主要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其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鼠李糖脂.  相似文献   

5.
以甘油、三乙醇胺、硼酸、蓖麻油酸为主要原料,以甲苯为带水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几种合硼表面活性剂。并对其水溶性能,防锈性能,润滑性能和表面张力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了影响含硼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长碳链的含硼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硼氮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  相似文献   

6.
几种含硼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油、三乙醇胺、硼酸、蓖麻油酸为主要原料,以甲苯为带水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几种含硼表面活性剂。并对其水溶性能,防锈性能,润滑性能和表面张力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了影响含硼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长碳链的含硼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硼氮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  相似文献   

7.
假单胞菌GD—23原油发酵液乳化物质的提取和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GD-23菌株是降解烃类的细菌,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该菌株在以原油为碳源的培养基中伴随菌体的生长产生一种对原油有乳化作用的物质,用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H^ )可从原油发酵液中提取出来,理化分析表明,该乳化物质为一种水溶性的糖脂,其主要化学组分由C10脂肪酸和鼠李糖构成。  相似文献   

8.
从江苏省沿海滩涂国家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盐碱土样中,分离得到一株果胶酸裂解酶产生菌ZQX8,经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鉴定,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该株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37℃、pH 6.5、0.1~0.25 mol/L NaCl,但在pH 7~9之间,0.5~1.0 mol/L NaCl浓度下仍然能较好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和耐碱性.该菌分泌的胞外果胶酸裂解酶的最佳底物为果胶酸,在培养基中酶活达到4 U/mL.该果胶酸裂解酶在40~60℃,pH 8~10的碱性条件下酶活较高,在600 mmol/L NaCl存在的条件下,也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显示该酶具有一定的耐碱性和耐盐性.  相似文献   

9.
张全钢  张利平 《科技信息》2008,198(6):101-102
植物内生菌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在与宿主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两者的互惠共生关系.通过对其进行表面消毒分离到内生产酸菌1株,编号:S11-1 .经过形态观察及16SrD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11-1应归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相似文献   

10.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 采用缓冲HF酸溶液(NH4F-buffered)腐蚀和氧气氛退火处理的SrTiO3 (001) (STO)基片, 获得了表面具有单原胞层高度台阶和原子尺度光滑表面的STO基片. 对于优质单晶的STO基片, 其表面为TiO2层, 对于单晶质量差和有缺陷的STO基片, 可观测到基片表面的缺陷和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