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自距今5.4亿年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以来。由于环境变化等自然因素,已先后造成了5次生物大灭绝。尽管每次大灭绝使大批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了,但也有些更能适应环境、更进化的生物保留下来并得到大发展,从而使地球上的生物一步一步地由低等进化为高等,而且最后成为最多样性、最繁盛的阶段。但自200年前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已导致大批物种消失,使地球进入了第6次生物大灭绝。由于这次大灭绝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引起的,因此其后果特别严重,如若不采取措施,最后灭绝的将是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2.
许汉奎 《自然杂志》2008,30(4):232-234
地球自距今5.4亿年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以来,由于环境恶化等自然因素,已先后造成了5次生物大灭绝。尽管每次大灭绝使大批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了,但也有些更能适应环境、更进化的生物保留下来并得到大发展,从而使地球上的生物一步一步地由低等进化为高等,而且最后成为最多样性、最繁盛的阶段。但自人类200年前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的乱捕乱杀、乱砍乱伐各种生物以及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已导致大批物种消失,使地球进入了第6次生物大灭绝。由于这次大灭绝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引起的,因此其后果特别严重,如若人类不采取措施,最后灭绝的将是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3.
多少世纪以来,彗星铭刻有人类记忆中的是灾难,到公元前400年时,中国的天文学家已记述了29种彗星,许多是灾害的预兆。亚里士多德关于彗星是来自神的预告的假设支配了古希腊全盛时期之后两千年的西方文明。即使是20世纪的末尾,慧星与流星都在死亡与毁灭的电影故事中起重要的作用。彗星的威胁原来不是完全凭空想象的。现代科学业已揭示,一次巨大的碰撞可能导致了恐龙灭绝,  相似文献   

4.
人类还能存在多长时间?是否世界末日已近在眼前了?随着2012年的到来,人们的末世情绪越来越严重,这样的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了。2008年.一些科学家在全球巨灾风险会议上对人类的未来作了一次颇具悲情色彩的预测,他们认为,人类只有19%的机会可以延续到2100年。这以后,类似的预测,甚至更加悲观的预测接踵而至.乃至于不胜枚举了。  相似文献   

5.
刘金华  孙洪磊  高福 《科学通报》2024,(10):1315-1319
<正>21世纪短短的20年间,人类已经历了两次大流行传染病,即2009年甲型H1N1大流行流感和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另外发生了5次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给全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situations).大流行传染病的频繁出现警示我们,人兽共患性病毒是引发大流行疫病的重要病原.动物源性流感病毒在历史上导致了至少5次流感大流行,尤其是最近几年,动物流感病毒频繁跨种感染人类的现象让人们担忧其可能催生下一次人类流感大流行[1].  相似文献   

6.
2月2日在巴黎结束的由联合国政府闻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组织的一次会议上,一专门小组表示,在过去的50年中,“极有可能”是我们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暖——[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终极杀手—环境激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落叶剂的毒害一对越南夫妇的两个已近20岁的女儿都是痴呆畸形儿会不会有这一天:动物和人类的雄性逐步退化直至消亡,雌性的生殖机能畸形失常,动物和人类无法再繁衍后代而灭绝?提出这样的问题,并非危言耸听。因为目前环境中,存在着悄悄攻击动物和人类的杀手──环境激素。所谓“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的一类有害化学物质,它在动物和人类体内起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导致内分泌紊乱,生殖机能失常。目前,环境激素与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以及厄尔尼诺现象一样,已成为世纪之交人类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落叶…  相似文献   

8.
石磊 《世界科学》2009,(1):19-20
2008年11月中旬,关于国际社会还没有意识到人类过度损耗“已日渐枯竭的海洋资源”的说法,又有了新的证据。在国际保护大西洋金枪鱼委员会(ICCAT)的一次会议上,欧洲各国政府在42年前订立的条约基础上就共享大西洋渔业资源达成了协议。  相似文献   

9.
寿命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正导致全球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流行。例如,今后25年发展中国家的癌症和糖尿病例数预计至少翻一番,其结果将是人类受苦和残废的情况剧增。现在每年有几百万婴幼儿死于疾病,此外,还有成千上百万人将面临长期慢性病的痛苦,由此而产生了深刻的社会经济后果。每年发生的慢性病已引起2400万人死亡.相当于全球死亡人数的一半。寿命与健康寿命20世纪人类寿命的剧增对下一世纪的人类生活必将产生深刻影响。半个世纪前,大部分人死于50岁以前,而如今大部分人的寿命已超过50岁,发展中国家平均寿命为64岁,到202…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人类社会曾目睹了三次经济转变,第一次是工业革命,随后是技术革命,之后是全球化时代。现在人类正面临着另一次巨大变革,这就是绿色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最近正式宣布,人类的狂捕滥杀已经导致加勒比僧海豹灭绝。科学家指出,这是第一种由于人为因素而绝迹的海豹。加勒比僧海豹性格温顺,喜欢在海滩上休息、产子和养育后代,因而被觊觎其皮毛、脂肪和把它作为食物的人猎杀殆尽。实际上,人类最后一次目击加勒比僧海豹已经是56年前的事,地点是在位于牙买加和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之间的海域。  相似文献   

12.
曾几何时,敏感的消费者已经发现近几年来不少商品都标着抗菌二字,不仅贴身衣物要抗菌,就连大哥大、洗衣机、电冰箱等用具家电,也在这股流行风潮之中。与其说这股流行风是被厂商刻意塑造,还不如说是整个地球的生态遭受破坏后导致的防护趋势。 事实上,人类与有害微生物的战争已沿续千万年。从古埃及木乃伊防腐技术到现代高科技抗菌技术,人类虽已开发出许多有效的抗菌技术来抵抗有害微生物,但这些技术在抗菌的同时,对人类本身及环境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要抑制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在一定时间内阻碍微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13.
吴凡 《科学之友》2006,(4):20-21
根据法籍华人地球化学家江博明教授的测定,中国有35亿年前的古老岩石。也就是说,根据岩石的年龄来推断,地球至今已存在35亿年。在这35亿年中,曾出现过8次巨变,才有今日的地球和人类。  相似文献   

14.
这一次。他终于掌握了人类的文字信息方式。或者说,他已经体察到了人类所有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5.
林红 《大自然探索》2014,(12):48-53
鞋子,被人们穿在脚上已有数千年之久。然而,即便它对人类的生活是如此必需,人类也往往互忽视蕴含其中的人类智慧及社会文明。可以说,鞋子的演变记载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轨迹,同时,也接受着各种个人因素乃至人类社会因素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解码病毒     
<正>在当下很多人的认知里,没有任何事件比新冠疫情让我们与病毒的距离更接近了。这场已在全球持续了三年多的病毒感染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大概率还会继续下去。事实上,病毒是一直存在的,它们出现的历史甚至比人类任何已知的文明还要早得多。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始终有瘟疫的阴影伴随。例如,15世纪末暴发于美洲大陆的天花疫情是由天花病毒导致的;肆虐近2个世纪的美洲黄热病瘟疫是由蚊虫叮咬传播黄热病毒引发的;被称为“20世纪人类噩梦”的西班牙大流感则是流感病毒造成的。人类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相似文献   

17.
<正>尼纳·诺特曼采访了助推人类重返月球的科学家——这一次,他们决定去了就不回来了。“这是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时说出了这句名言。自那之后,美国的阿波罗计划还送了5次宇航员去月球。1972年12月,尤金·塞尔南(Gene Cernan)和哈里森·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成了目前而言最后一批登上月球的人类。从那时算起,人类已经50多年没去过月球了。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专家们已在讨论关于过去及现在为人类做了30余年供能贡献的矿物性燃料正日趋资源耗尽状况这一严重问题。有人预测因为碳氢化合物类燃料资源的日趋耗尽,必将导致未来燃料供应市场的紧张,甚至危机,事情真会有这么严重吗?让我们考虑一下石油供应状况:自本世纪对年代以来,人们曾反复多次提出地球石油资源储量有限、可能会在5~20年的短时段内被人类耗尽这种警言;但目前经专家探明地球石油储量仍然较丰富,若按现今使用规模计算,它足够人类再继续应用40~50年之久;若按持续扩大性使用规模计算也能满足人类几十年的应用所需。此外…  相似文献   

19.
以物种大面积濒危为特征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是目前人类面临的危机.在人类出现以前,物种消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地球上的物种处于不断的生灭过程之中.物种灭绝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其未能适应环境的结果,还有可能是机遇的结果,甚至可能是由于某种荒唐的原因(wanton reason).人类已经成为生物进化的重要选择力,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生存危机.除了生物学的、进化的原因.生境丧失、过度利用、污染是物种濒危的主要因素外,还有气候变化、入侵物种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与人类有关.史前已经出现了5次物种大灭绝.当代的物种消亡速率高于物种消亡速率历史背景值,有证据显示,我们面临着第6次物种大灭绝.人类活动是当代物种消亡的主要推手."解铃还须系铃人",人类既然能够导致物种消亡,人类能够、也必须采取措施,避免物种高速消亡.  相似文献   

20.
俟名 《科学之友》2006,(9):65-65
早期人类学会烹制食品并且用工具切割食品后,人类的颌部便开始缩小。 据研究,当人类下颌开始变小,人类颌部必须包容同样数量的牙齿的时候常常导致牙齿参差不齐。研究人员说,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人类被迫要重新食用生硬的食物,人类可能会遇到麻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