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两种新的异三核配合「Ni2Fe(C2O4)3(bpy)4」(ClO4)(1)和「Ni2Fe(C2O4)3(Me2phen)4」(Clo4)(2);其中bpy和Me2phen分别表示2,2’-联吡啶和2,9-二甲基-1,10-邻菲咯啉,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我谱以及磁性的测定,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中金属离子之间存在着弱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2.
测定并归属了联吡啶及其衍生物与钯形成的几种配合物的^13C-NMR谱,配合物与自由配体的化学位移差值(CIS)能够从微观结构上反映金属离子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细节。在所研究的配合物中,杂原子N与金属配位后,π-效应使γ-位碳的电荷密度降低,而金属离子对配体的d-π反馈成键作用使α-位碳的电荷密度得到明显补偿。  相似文献   

3.
通过微波加热方式,快速地合成了钌与联吡啶和二吡啶胺所形成的系列配合物,[Ru(bpy)n(Hdpa)3-n]^2+(n=0,1,2,3)测定并归属了各种配合物的^13C-NMR谱。通过比较各配合物及自由配体的化学位移,得出Ru(Ⅱ)对Hdpa的d-π反馈作用;混合配合物中不同配体之间的屏蔽作用大于单一配合物中同种配体之间的相互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微波加热方式,快速地合成了钌与联吡啶和二吡啶胺所形成的系列配合物,[Ru(bpy)n(Hdpa)3-n]2+(n=0,1,2,3).测定并归属了各种配合物的13C-NMR谱.通过比较各配合物及自由配体的化学位移,得出Ru(Ⅱ)对Hdpa的d-π反馈作用大于其对bpy的d-π反馈作用;混合配合物中不同配体之间的屏蔽作用大于单一配合物中同种配体之间的相互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新型四氮杂大环H4L(5,12-二基基-7,14-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N',N″,N′″,N″″-四乙酸)与钴(Ⅱ)形成的固体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IR等技术表征出配合物的组成为CoH2L·2H2O,由电子光谱数据探讨了配合物的成键特征。  相似文献   

6.
对铈(Ⅳ)与3,4-二羟基苯甲酸的配位反应进行了研究.金属离子与配体在pH<4.0时,难以生成配合物;pH>4.0时,可以生成M:L=1:1~4的4种组成的配合物.用McConnell法,平衡移动法,Job法和极谱法对铈(Ⅳ)与3,4-二羟基苯甲酸配合物的组成与稳定常数进行了测定,各法所测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7.
邻苯二酚衍生物与稀土元素的配位反应(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铈与3,4-二羟基苯甲酸的配位反应进行了研究,金属离子与配体在pH〈4.0时,难以生成配合物,pH〉4.0时,可以生成M:L=1:1 ̄4的4种组成的配合物,用McConnell法,平衡移动法,Job法和极谱法对铈与3,4-二羟基苯甲酸配合物的组成与稳定常数进行了测定,各法所测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8.
王仁章  王伟 《松辽学刊》1999,(3):8-9,23
制备了L-噻唑烷-4-甲酸二硫代甲酸配体和Ni^2+离子配合物。其分子式为MX2(=Ni,X=L-噻唑烷-4-甲酸二硫代甲酸离子)。IR光谱表明配体与Ni^2+为双齿配位。  相似文献   

9.
以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呲唑啉酮-5(HPMTFP)为第一配体,及二甲基亚砜(DMSO)、邻菲罗啉(Phen)、喹啉(Q)和二甲基吡啶(Mepy)分别为第二配体,合成了四种未见文献报道的Ni(Ⅱ)的三元配合物:Ni(PMTFP)2(DMSO)2,Ni(PMTFP)2Phen,Ni(PMTFP)2Q2和Ni(PMTFP)2(Mepy)2。应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可见紫外光谱、差热—热重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光度法研究了新显色剂N,N’-双(2羟基苯基)草酸二酰胺(简称H4hpox)与铅(Ⅱ)的显色反应.在PH=8~9范围内,在一定量的甲醇溶剂中,pb(Ⅱ)与H4hpox形成稳定的黄色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415为1.2×104L·mol-1·cm-1,铅含量在0~0.4mo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所提出的分析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好,应用于工业废水中微量铅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了新型四氮杂大环-N-四乙酸H4L(5,12-二苯基-7,14-二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N',N",N,N'-四乙酸)与铜(Ⅱ)形成的两种单核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和UV光谱表征其组成为CuLH2·2H2O和Ba[CuL]·4.5H2O,根据光谱数据讨论了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L-噻唑烷-4-甲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配体和Cu^2+离子配合物。分子式为CuX(X=L-噻唑烷-4-甲酸二硫代氨基甲酸离子)。IR光谱表明配体与Cu^+为双齿配位。  相似文献   

13.
本合成了L-噻唑烷-4-甲酸二硫代甲酸钠和Co^2+配合物,其分子式为MX2(M=Co^2+,X=L-噻唑烷-4-甲酸二代硫甲酸离子)。红外光谱研究表明配体与Co^2+为双齿配位。  相似文献   

14.
本合成了配体2.2’-对苯二甲硫基二乙酸和相应的过渡金属铜(Ⅱ)、钴(Ⅱ)、镍(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差热一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新三氮烯试剂2-羧基-4-硝基苯基重氨基偶氮苯的合成及其与镉的显色反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X-100存在下,于pH11.0的Na4B4O-NaOH缓冲介质中,试剂可与镉 生成2:1的红色配合物,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长位于52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566×10^5Lmol^-1.cm^-1,镉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标准水样及铝合金标样中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合成了4-氨磺酰基苯基重氮氨基-4-苯基-2-噻唑(SPDAPT)。在pH10.4的硼砂缓冲介质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下,SPDAPT与Hg^2+形成2:1的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λmax为520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6.75×10^4L·mol^-1·cm^-1,汞量在0 ̄480μg·L^-符合比尔定律,最低检测限为24μg·L^-1,用于废水中微量Hg^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以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呲唑啉酮-5(HPMTFP)为第一配体,及二甲基亚砜(BMSO)、邻菲罗啉(Phen)、喹啉(Q)和二甲基吡啶(Mepy)分别为第二配体,合成了四种未见文献报道的Ni(Ⅱ)的三元配合物:Ni(PMTFP)2(DMSO)2,Ni(PMTFP)2Phen,Ni(PMTFP)2Q2和Ni(PMTFP)2(Mepy)2。应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可见紫外光谱、差  相似文献   

18.
4,6二乙酰基2,5二甲基间苯二酚铕配合物和协同配体(1,10邻二氮杂菲、2,2’联吡啶或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在二氧化硅基体中通过两步凝胶反应实现了原位合成在二氧化硅凝胶中配合物的形成可以通过电致发光光谱来证明含有原位合成的这种铕配合物的二氧化硅凝胶显示出有铕离子发射谱带特性结果表明有两种方法可以加强铕离子(Ⅲ)的放射强度:(i) 在二氧化硅基体中合成这种复合物;(ii) 合成的铕配合物中应含有能有效转移能量到Eu(III)的协同配体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三种吡唑啉酮双席夫碱双核稀土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Ln2」(PMαFP)2en「3,其中(HPMαFP)2en为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α-呋喃次甲基」乙二亚胺,Ln为La,Ce,Sm。通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核磁共振谱,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分析对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M(Ⅱ)配合物固相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固相反应,合成了4种新配合物。经元素分析,XRD、DTA测定,配合物的组成为M(PmαFP)2·2H2O,其中M为Mn(Ⅱ)、Co(Ⅱ)、Ni(Ⅱ)、Pb(Ⅱ);HPMαFP为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和摩尔电导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