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短杆菌肽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细胞膜中的多肽。其与磷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磷脂单层膜中的构象还不十分清楚。研究发现短杆菌肽D在卵磷脂单层中有自发形成聚集体的趋势,而且聚集体的形状依赖于短杆菌肽D在膜中的浓度。当浓度特别低时,聚集体很大;随着浓度的增加,聚集体逐渐变高但面积逐渐变小。特别是当短杆菌肽D的摩尔百分率达到10%时,聚集体几乎形成圆锥型。  相似文献   

2.
利用π-A等温曲线和线性吸收变的方法研究了一种新的富勒烯联茚衍生物的LB膜的制备,实验表明这种富勒烯衍生物在浓度较低时能够在水面上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使用LB膜技术可以将水面上富勒烯衍生物与花生酸混合物的单分子很好地转移到固体基板上,形成多层膜直到50层。  相似文献   

3.
常用纤维蛋白原的吸附特性来比较和研究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将自行合成的正电磷脂DPPEL膜铺展在金膜表面,测量了膜表面的接触角及对纤维蛋白原的动态吸附特性,并与裸金膜、中性磷脂DSPC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SPC膜、DPPEL膜和裸金膜的接触角分别为38°05′,57°20′和78°24′。在相同的纤维蛋白原溶液浓度条件下,裸金膜表面吸附纤维蛋白原的速率最快,饱和吸附量最大(3.50ng/mm2);磷脂DSPC膜表面吸附纤维蛋白原的速度最低,饱和吸附量也最小(1.00ng/mm2);磷脂DPPEL膜吸附速率也较快,饱和吸附量为1.75ng/mm2。表明纤维蛋白原在界面上的吸附特性与材料表面疏水性质和带电特性相关。PC头良好的亲水性和电中性,是其能改善生物医用材料血液相容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柠檬果胶超滤时极限透过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柠檬果胶超滤地极限透过率规律。结果表明,柠檬果胶超滤时,出现极限透地率的 于于膜表面上形成的果胶凝胶层,可用Michaels凝胶层数学模型来关联极限透过率大小;此时凝胶浓度Cg=20.70g/L,它与膜面附近流体湍动程度及膜选择无关?当果胶溶液浓度一定时,Jlim∞ω^0.45,因此,膜面附近流体湍动程度增大,极限透过率随之增大。并确定相应的传质系数关联式。  相似文献   

5.
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氧化亚氮(N2O)分子单层膜在Cu(100)表面吸附的原子结构。CASTEP计算表明当覆盖度为0.5ML时,N2O分子单层膜在虚拟Cu(100)表面稳定。当N2O分子自组装单层膜吸附在Cu(100)衬底上时,最稳定的吸附位是顶位,此时吸附高度是1.98A,分子与衬底法线之间的夹角是54度,而分子内部的键角是174度。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6.
高温超导材料YBa2Cu4O8(YBCO)和铁磁材料La2/3Ca1/3MnO3(LCMO)形成的三层薄膜LCMO/YBCO/LCMO由对靶溅射技术制得.与YBCO单层薄膜相比,由于超导/铁磁系统中的磁性邻近效应,三层薄膜表现出较低的超导转变温度(Tc,ON).与LCMO单层膜相比,三层薄膜的金属半导体转变温度(TMS)被提高并且强烈依赖于YBCO层的厚度.随中间层厚度的变化,磁电阻显示出非单调行为,长振荡周期被发现.结果表明,当YBCO处于正常态时两层LCMO膜之间存左着磁性自旋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红细胞,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在4℃下从人血红细胞中分离出不溶于去垢剂Triton X—100的脂筏成分。用红细胞脂筏成分制备Langmuir-Blodgett(LB)单层膜,并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径约为7.5μm。脂筏成分呈小的聚集体结构,大小约210nm。单层膜结构形态随着表面压力的增加而变化。在较低表面压力时呈现出液态无序和液态有序共存相结构,当继续压缩单层膜时,液态有序相微区发生融合连接形成大的平台状结构,高度起伏约1.55nm。  相似文献   

8.
在超高真空条件下(10-7Pa)蒸发沉积Fe-Y和Fe-Dy成分调制多层膜。短周期(3~7nm)膜用于结构与热稳定性研究;长周期(20~50nm)膜用于离子束混合非晶化研究。Fe单层厚≥2.4nm时为体心立方(bcc)结构,无明显择优取向。Dy单层厚>2.4nm时为六角密集(hcp)结构,非晶沉积态经300℃加热开始晶化,600℃退火完全转变为bcc结构Fe和hcp结构Dy(hcp结构Y).200℃等温退火,磁化强度随时间而增加,温度越高增加速率越大。用90~120keV的Ar+在室温下进行长周期多层膜的离子束混合。在1×1017cm-2注量达到均匀混合,且导致非晶化,平均成分为Fe60Dy40的膜无残余晶态。离子束混合还导致磁性变化,饱和磁化强度随注量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通过LB膜技术将硬脂酸酯修饰的SpA嵌入到气液界面的磷脂膜中,并沉积于疏水石英表面形成重组双层生物膜。此重组膜可作为免疫球蛋白的能诱导膜。结果表明,修饰SpA表面硬脂酸数目的多少是影响该蛋白构象变化的主要原因。当共嵌入到磷脂单分子膜中时,膜中蛋白质密度增加,且呈现良好的成膜特性,重组膜中SpA的活性下降与理解旨酸的修饰及SpA在膜中嵌入作用有关。本文还讨论了膜中结合IgG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利用界面Langmuir单层膜和大单层囊泡的双层膜研究了不同含量胆固醇对饱和磷脂DPPC膜的影响,以及胆固醇与DPPC的相互作用。在双层膜模型中,使用DPH荧光探针标记膜,通过测量荧光稳态各向异性和荧光寿命,来探讨胆固醇对饱和DPPC双层膜流动性及微粘度的影响。在界面单层模型中,通过压力-面积曲线分析胆固醇对单层膜相变的影响,并计算吉布斯自由能实验值,与维里物态方程拟合得到理论参数相结合,讨论胆固醇与DPPC在膜上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加入少量胆固醇后,两种模型膜流动性降低,微粘度增大;胆固醇较高时,膜流动性转为增大,微粘度降低。当胆固醇摩尔比大于等于0.5时,流动性达到稳定。流动性的改变与胆固醇影响膜的相变过程有关,胆固醇分子和DPPC分子相互作用力的引力在胆固醇摩尔比为0.5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1.
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基因转染的非病毒载体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传递过程与细胞膜密切相关。通过Langmuir膜天平测得Gemini表面活性剂18—3—18与磷脂类表面活性剂DPPC混合膜的表面压力与平均分子面积(π-A)等温线,定量分析了平均分子面积(Am)、混合单分子膜的过剩面积(Aex)、过剩吉布斯自由能(△Gex)、混合表面自由能(△Gmix)及相互作用参数等,确定了单层膜的混合性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18318与DPPC相互作用。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相应LB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18—3—18与DPPC的物质的量之比及膜压对单层膜的稳定性、热力学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显著影响。特别地,在XDPPC为0.20和0.67时,18—3—18与DPPC混合膜的△Gcx和△Gmix出现了两个极值点,这表明在xDPPC为0.20~0.67之间时,混合膜会出现相分离,与AFM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卵磷脂双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激光拉曼光谱研究三甘醇一月桂醚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卵磷脂脂质体膜 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三甘醇一月桂醚浓度的增大,膜分子横向有序性降低,纵向有序 性增大;随着不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的增大,膜纵向有序性逐渐增大。非离 子表面活性剂分子对膜流动性的影响是由表面活性剂分子定域在膜磷脂憎水基C1~C16 之间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摘 要:本文研究了Cl-对AZ91镁合金微生物腐蚀的影响。硫酸盐还原菌(SRB)在镁合金表面形成生物膜,能够对Cl-穿透生物膜到达金属表面起到阻挡作用。随着Cl- 浓度的增加,镁合金在含菌培养基中的平均腐蚀速度逐渐增加,腐蚀电位逐渐降低。当含菌培养基中的Cl-浓度小于1.5g/l时,Cl-对镁合金微生物腐蚀的影响不大;当Cl-浓度大于1.5g/l时,微生物生物膜的存在显著地降低了镁合金对Cl-的腐蚀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运用交流阻抗(EIS)法和单线性扫描(LSV)法研究X70钢在乳酸溶液中的腐蚀行为,乳酸浓度和温度对X7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随着乳酸溶液浓度的增加,X70钢的腐蚀电位先正移后负移,自腐蚀电流先增大后减小,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乳酸的浓度不变时,随着乳酸溶液温度的增大,腐蚀电位逐渐正移,自腐蚀电流逐渐增大,其腐蚀速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5.
对在不同表压下芪盐多层LB膜及芪盐与二十酸混合材料多层LB膜透射光谱的研究表明,LB膜上芪盐处于固相态,且随着表压增加可丛种固相态国一种固相态转变,两种固相态分别对应两种芪盐H聚集体,在混合材料的LB膜中不仅存在芪盐的两种聚集体,还存在芪盐与二十酸的分子相互作用,它相起芪盐聚集体数的减小。  相似文献   

16.
Au/席夫碱自组装单层膜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交流阻抗技术对Au/席夫碱自组装单层膜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酸性较强时,席夫碱单分子膜的膜电容随酸性的增强而增大;实验还表明,Au/席夫碱自组装单层膜可与Cu^2 发生作用,其速度随Cu^2 浓度的变化而不同,为深入研究膜的结构、席夫碱络合物的生物活性等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Gemini表面活性剂在pH值为10.86,NaBr浓度为1.0mol/L的溶液气/液界面上的表面压一分子面积的等温线。用自制的Brewster角显微镜(BAM)观察了由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所形成单分子膜的微区形貌随表面压的变化。结果表明:当pH值为10.86时,Gemini表面活性剂在1.0mol/L NaBr溶液的气/液界面上生成了凝聚态的单分子膜;当表面压较低时,观察到在界面上形成了同心圆结构;随着表面压的增加,这些同心圆可发生聚并而形成多中心结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吐温-80(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与脂质膜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运用浊度测定、DSC1、H—NMR等分析手段验证了脂质膜的立体稳定结构.结果表明:吐温-80在水相与脂质相间分配达到饱和时的质量浓度为1.3%,与脂质膜开始增溶成混合胶团时的质量浓度为2.6%.当Re<0.5时,表面活性剂单体在溶液和脂质双层膜中分配,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单体和囊泡并存,脂质双层囊泡膨胀,粒径逐渐增大,形成一个肿胀的脂质囊泡.当0.5相似文献   

19.
TiN/SiC纳米多层膜中的晶体互促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TiN/SiC纳米多层膜中的晶体互促生长效应,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厚度SiC和TiN的TiN/SiC纳米多层膜以及TiN、SiC单层膜.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分析了多层膜的微结构.结果表明,尽管TiN和SiC的单层膜分别以纳米晶态和非晶态存在,但由TiN和SiC通过交替沉积形成的纳米多层膜却能够生长成为晶体完整性良好的柱状晶并呈现强烈的择优取向,显示了一种异质材料晶体生长的相互促进作用.纳米多层膜中的晶体互促生长效应与新沉积层原子在先沉积层表面上的移动性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用膜乳化法制备了单分散O/W乳状液,讨论了乳化剂的种类一浓度对粒子界面状态的影响,当乳化剂的浓度增加时,乳化剂分子组成的粒子界面水合层变厚,粒子间距离变大,沉降速度减慢,粒子间距离除了水合层,还受孔液粒子界面电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