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炮的起源与发展 花炮,确切地说是“烟花”与“爆竹”的合称.烟花也叫“烟火”、“焰火”,今日通称为烟花.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写做“爆竿”,南方又称为“纸炮”、“响炮”.如果把若干单个爆竹连缀成串则叫“鞭炮”、“响鞭”或“鞭”.  相似文献   

2.
在砖与瓦的迷宫中。看这一条条沟、一座座堡、一道道巷在脚下穿过,留下无数的惊讶、凝重、忧伤;看旧日里的工匠们把“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而不贵纤巧烂漫”的民居特点书写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火药是中国伟大的发明,秦汉时期皇帝企求长生不老,寻求仙丹神药。一些炼丹家在深山古洞炼丹,结果仙丹没有炼成,却发明了“火药”!最早的烟花也开始于炼丹术,二者都具有神秘色彩。在《淮南子》中有对烟花的详细记载,而且已经细分成了“含雷”、“吐火”两种。含雷.就是爆炸,是内部的巨大能量的瞬时爆发。而吐火,是外延,形容瞬间喷射出来彩色火焰。  相似文献   

4.
紫图 《科学之友》2007,(1):42-43
在砖与瓦的迷宫中。看这一条条沟、一座座堡、一道道巷在脚下穿过,留下无数的惊讶、凝重、忧伤;看旧日里的工匠们把“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而不贵纤巧烂漫”的民居特点书写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正>春天的苔藓,好似一把钥匙,趁着人们还没注意,便悄悄把春的“大门”打开,顺手再把冷飕飕的冬季关在门外。走进大自然,绿意盎然的苔藓映入眼帘。只要我们稍加关注,便能观察到它的孢蒴,那就进入了一个“花”的世界,这正是诗人袁枚眼中的“苔花”世界。“苔花如米小”是诗人袁枚所观察到的苔花的结构,植物学上把它叫作“孢蒴”。观察植物开花、结果的时间,属于物候学的内容,在农作物、种子植物领域开展较多。而苔藓植物的“苔花”的生长时间几乎没有观察记录。我根据多年野外观察的情况,分享一批春天里“开花”的苔藓,为大家观赏“花”的世界增添一类新成员。  相似文献   

6.
<正>互联网、电商的冲击,让许多人的日常生活采购来源于网络。而最近一年,太原市场掀起了一股鲜花网上订购之风,让互联网+鲜花以一种新的消费方式融入了太原人民的生活。作为太原日常鲜花市场上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花小鲜”是如何想到网上订购鲜花业务的?在华沐科技有限公司CEO、创始人杨子女士那间布满了鲜花的牡丹厅里,记者听杨子娓娓道来花小鲜的故事。 日常花市场空白待填补我们都知道,节日花、礼品花以及企业级市场  相似文献   

7.
神奇的鸟     
花鸟 非洲生活着一种有趣的小鸟。它全身长满五颜六色的羽毛,宛如一朵盛开的花儿,当地人称之为“花”。“花”鸟有惟妙惟肖的拟态特技。它在空中飞行的时候,如果遇到猛禽袭击,它会迅速躲在树枝上,摇身一变,张开一对翅膀变成美丽的“花瓣”,把头缩在其中当“花芯”,十分逼真。  相似文献   

8.
植物学界曾经流行一种“无黑论”的说法,即在自然界是很难见到黑色花的,甚至可以说,在自然界里根本不存在黑色花。“无黑论”认为,在优胜劣汰的自然环境中,黑色花是最容易被淘汰的。首先,黑色花暗淡无光,既不鲜艳,又不漂亮,很难招蜂引蝶,尤其在夜间更难被昆虫发现,在传粉、授精和繁殖后代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如果自花传粉,则容易造成品种退化,要么“改头换面”抛弃黑色,用别的颜色取而代之,要么自行消亡退出舞台。其次,黑色能吸收太阳光中所有波长的光波并转化为热能,而花朵是极为娇贵幼嫩的,所以黑色花经不住太阳的灼烤,它升温快、蒸腾快、失…  相似文献   

9.
植物传宗接代的一般规律,是先开花而后结籽。可在“植物王国”里,也有不“循规蹈矩”者,花不开就结籽,照样可以传宗接代。堇菜科的一些植物,它们有的花朵就从来不开放,在花内偷偷地喜结良缘,所以,人们见不到它的花朵盛开,却见它结出了种籽。这种植物的特殊生理现象,在植物学里叫“闭花受精”。为什么这些植物不开花就能结籽呢?美国有两位植物学家通过两个有趣的实验,揭开了植物闭花授粉的秘密:植物有花不开,闭花授粉,是它们一种巧妙的节能办法。在美洲生长有一种叫“大花寇洛玛草”的植物。这种植物生长有能开放的花朵,通过媒介开花授粉;也…  相似文献   

10.
发现大花草 大花草又名大王花、大花兰,属于大花草科,以“世界最大的花”著称于世。它产于东南亚的婆罗洲、苏门答腊、爪哇、马来半岛、泰国及菲律宾。其中有一种叫阿诺德大花草、它的花直径为97厘米,堪称“世界之最”。大花草于1818年首先发现于苏门答腊,1920年被介绍到西方世界,最初很多人不相信是真的,还有人拒绝承认它是一种植物。 在1818年,当时的苏门答腊代理总督、英国人瑞福莱斯勋爵组织了一个探险队,深入到苏门答腊的原始热带雨林探险考察,预期能深入细致地观察苏门答腊鲜为人知的自然、历史的各个方面。探…  相似文献   

11.
花和蝶共同进化 马达加斯加特产一种兰花,花托长30多厘米。这样长的花托,使得一般昆虫很难采到它的花蜜。1870年,生物学家威尔士见到此花时,就曾预言:“有多么长的花,必有多么长‘嘴’的蝶。否则此花永远没有受粉的机会。”后来虽然没见到那么长“嘴”的蝶,但33年  相似文献   

12.
新知短信     
哈佛火学研制的昆虫机初步试飞成功;波兰悬空住宅无地基可以随意搬迁;用USB插口充电的自行车灯;日本燃放“太空烟花”索尼开发葡萄糖电池  相似文献   

13.
丁海霞 《科学之友》2005,(11):52-53
会自燃的花在南亚大森林里,生长着一种名叫“看林人”的花,这种花的花朵和茎叶内饱含着挥发性物质,这是一种极易起火的芳香油脂,当森林中空气干燥灼热时,它就会无火自燃,造成火灾。醉花在坦桑尼亚的山野中,生长着一种木菊花,其花瓣味道香甜,人或动物一闻到它的味道就会昏昏沉沉。如果摘一片花瓣尝尝,用不了多久,便会晕倒在地,一连昏睡好几天。催眠花非洲坦尼有一种木菊花,喜欢生长在荒山野岭之中。这种花色彩夺目,香气浓郁,不但博得人们喜欢,就是野生动物也常常立足欣赏。然而这种花具有强烈的催眠作用,人们只要用舌头舔一下花瓣,马上就会入…  相似文献   

14.
朱霞 《科学之友》2002,(11):10-11
2002年4月25日至5月5日,南非亿万富翁沙特尔沃思花了2000万美元,搭乘俄罗斯“联盟号-TM34”飞船,与一名俄罗斯宇航员和一名意大利驾驶员一起登上国际太空站,成为世界上第二位“自费太空游客”。沙特尔沃思一回到地球,就对记者说:“太空旅行的享受极奇绝妙,是地球上任何一种快乐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5.
大海水天一色,海底昏暗寒冷,然而在苦咸的海水中不仅有“花”开,而且“花”千奇百怪,艳丽异常,比陆上的花毫不逊色,甚至更具魅力。不同的是,陆上开的是植物花,海中开的是动物“花”。 海洋中能“开花”的动物种类很多,它们多为海洋中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一般固定或依附在海底或其他物体上。它们的外部形态有很多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园艺家培育鲜花是供人观赏的,但法国的一位园艺家弗朗索瓦·勒·拉加德克不是这样,他培育的鲜花是供人吃的。你看他正在大嚼一盆由鲜花组成的色拉,这些鲜花是密生西葫芦花、芥菜花、春莴苣花、秋海棠花、旱金莲花、金盏花和圆三色槿花。他说:“旱金莲花有点像胡椒的味  相似文献   

17.
方杰 《科学之友》2022,(7):42-43
在雨水丰沛的江南地区的悬崖上,生长着一种不惹眼的植物。每年五六月份,原本鲜绿色的崖壁上,开始出现点点细红和嫩白,这正是石斛在开花。它的花小巧玲珑,虽不及芙蕖之艳、木兰之香,却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在当地人的眼里,石斛是无法企及的“吊兰”,或称“金耳环”,是难以摘取的药材。这种小而可爱的花,就生长在布满苔藓的崖壁上,高得让...  相似文献   

18.
丛林寻花记     
没有任何一种科学根据足以解释人们对兰花的感觉。那不止是罗曼蒂克,那简直是“性感”!兰花被称为世界上最性感的花。兰花这个单词本身就是源于拉丁文中的睾丸一词。其实兰花并不算很美丽,它们中很多甚至一点也不美,可兰花总能让人想到“性”。  相似文献   

19.
文明时尚的美牙情结国人素以“笑不露齿”为富有涵养、举止有度的表现之一,抿嘴一笑,魅力顿生。在大幅百事可乐广告画面中,代言人珍妮·杰克逊却笑靥如花,晶莹剔透的牙齿使得面孔更富光采。“国产”巨星王菲、郭富城却不约而同“笑不露齿”,硬是将两排牙齿深藏“闺中”,这其中似乎与“难以启齿”大有关系,隐藏着某些人的难言苦衷。美丽的牙齿不需要“笑不露齿”。辛迪·克劳馥性感的微笑绽开以后,最摄人心魄的难道不就是粒粒白玉般的美齿?曾读过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的一篇短文,开头一句,印象深刻:牙齿的健美程度与一个人的饮食质量与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同时也孕育了光彩夺目的雕刻文化。数代勤劳质朴的工匠们传承并光大了一大批地域性极强的雕刻工艺,石雕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形式,一门古老的造型艺术,石雕以造型手段、三维空间的精巧构思而凸显出了迷人魅力。新绛石雕因其技艺精湛、造型精美,且历朝历代都留有其艺人的足迹和作品,而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