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渗透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 ,作为主要污染物的石油类物质可通过土壤下渗从而对地下水产生不利影响。利用土柱淋滤实验、原油渗透实验和土壤微生物降解实验等方法对石油类物质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土壤截留率及土壤中微生物降解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对石油类物质虽然具有很强的截留能力 ,但是其截留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该限度 ,石油类物质将穿透土层直接威胁地下水的质量。掌握石油类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可以为石油勘探开发中控制污染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渗透规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作为主要污染物的石油类物质可通过土壤下渗从而对地下水产生不利影响。利用土柱淋滤实验、原油渗透实验和土壤微生物降解实验和土壤微生物降解实验等方法对石油类物质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土壤截留率及土壤中微生物降解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对石油类物质虽然具有很强的截留能力,但是其截留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该限度,石油类物质将穿透土层直接威胁地下水的质量。掌握石油类污染物的可以为石油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利用盆栽进行实验,研究了土壤中不同浓度石油和培养天数对土壤中石油降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的浓度、培养时间以及微生物菌剂浓度对石油降解率影响均较大.当石油污染物的最适浓度大于5.0%而小于10.0%时,菌剂浓度4.0%,植物与微生物联合降解石油污染物时效果明显,降解率可达78.7%.当石油浓度超过10.0%时会对微生物产生毒害,有的甚至直接杀死微生物.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石油污染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物碳吸附剂(植物性碳吸附材料表面固定本土石油氧化微生物)对污染土壤中的不同石油组分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14天后石油生物降解率达到40%~50%,30~40天后石油污染物降解率超过90%,土壤中石油烃含量下降至2%~3%,剩余的石油污染物中,饱和分与芳香分含量明显降低,而胶质与沥青质含量显著增加。在乌克兰与俄罗斯油田采油与炼油企业进行了生物碳吸附剂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率,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白腐真菌降解石油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白腐真菌降解环境中的石油类污染物,是当前应用前景最好的石油污染物处理方法,多种因素同时制约着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为了研究白腐真菌在水溶液中降解石油的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温度、pH、石油的浓度、白腐真菌接种量、摇床转速等因素对白腐真菌在水溶液中降解石油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化学添加剂在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求采用生物泥浆法,缩短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时间的途径,研究了H2O2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钠对微生物治理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H2O2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促进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提高除油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离和纯化环境中的石油降解菌,开发其降解石油的功能,用于石油污染地土壤的环境治理,是不会带来二次污染的生物清除石油污染方法之一,对石油污染环境的生态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流过各种工业废水的沈抚灌渠环境中,富集着大量具有降解各种污染物的微生物。从流经抚顺石油井区的灌区水底泥中取样,在无机盐培养基中,以添加1%的原油为唯一碳源,分离得到5株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细菌,石油降解率分析表明,5株菌都具有一定的石油降解能力,其石油降解率依次为:sf-5sf-4sf-1sf-3sf-2,特别是sf-5菌株在培养15d时的石油降解活性最高,是一株极具开发潜力的石油降解菌。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初步探究根际微生物和植物协同作用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的影响。选择根瘤菌、石油烃降解菌、根际促生菌并与豆科植物扁豆的不同组合为调控因子,通过盆栽试验,进行了土壤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修复过程中扁豆与根际微生物均能提高土壤石油降解率并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处理前,石油土壤的污染水平为8.75%,经过56 d的修复试验,对照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为27.08%;种植扁豆裸土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为44.81%,比对照组提升了17.73%;添加微生物裸土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最大为70.57%;种植扁豆并添加微生物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为83.05%。种植植物对土壤石油污染修复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合理添加各种微生物,利用协同作用能明显提高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为石油污染土壤紫花苜蓿田间修复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择校园清洁区土壤,采用陇东石油开采、加工地区常见的牧草紫花苜蓿进行人工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田间试验,探讨其对西北干旱地区石油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种植空白组和种植苜蓿组土壤石油污染物残留量、去除量均随着土壤石油污染物投配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正相关关系特别显著,反映了投配量对石油污染物残留量和去除量的巨大影响.土壤石油污染物去除率,种植空白组为21.43%~54.17%、种植苜蓿组为91.08%~96.07%,种植空白组土壤石油污染物去除率仅为种植苜蓿组的0.23~0.59倍,显示石油污染土壤尽管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然降解,但是紫花苜蓿的修复作用依然很显著;施肥对种植苜蓿组土壤扣除空白石油污染物残留量影响很大,施肥组仅为不施肥组的0.61倍,显示施肥有助于种植苜蓿组土壤石油污染物的去除.可见,紫花苜蓿对石油污染土壤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H2O2对生物法治理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钻井泥浆中的石油烃类污染物,利用实验室分离筛选出的高效石油烃降解菌株,深入研究H2O2对石油烃生物降解的影响.研究表明:H2O2的适宜一次加入浓度为200 mg/L;菌株生长处于停滞期和对数期时,每8hr和2hr向含油泥浆中加入H2O2为最佳;加入H2O2的钻井泥浆中,石油类污染物的的降解率从38.1%提高到83.1%.H2O2的深度氧化和供氧的双重作用对泥浆中石油烃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对地表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当前地表水油污染具有面积、低浓度的特点,应用筛选高效降油微生物除油。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除油混合菌群,适当充氧,经24h处理,水中石油类污染物去除率达90%以上。同时对不同种类油污染物的降解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庆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迁移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大庆油田的原油与土壤特点,通过室内土柱模拟,研究了石油类有机污染物对油田土壤环境的污染状况。实验结果表明,虽然石油类污染物是从地表逐渐向下迁移,但在模拟的6年内污染物的最大迁移深度约为25~30cm,而且大于90%的污染物主要分布于10cm以上的土壤中,另外,石油类有机污染物在大庆市典型黑钙土中的相对迁移能力与正构烷烃的分子量及芳香烃的环数成反比。研究证实,大庆市典型土壤对石油类有机?亏染物具有很强的吸附截留能力,绝大部分污染物被截留在土壤表层,因此大庆油田土壤石油污染的防治重点应放在浅层土壤中。  相似文献   

13.
用电镀锌板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降解。在碘钨灯照射下,电镀锌板对偶氮染料和氯代有机物的还原降解速率倍增。对不同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活性测试及XPS测试的结果显示:光照下电镀锌板对偶氮染料和氯代有机物的还原降解遵循典型的零价金属还原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入射光通过激发有机物分子或可能的有机物——Zn0复合物,加速了有机物分子和Zn0之间的电子转移还原过程。电镀锌板还原降解活性具有较好的持久性,在多次使用后未发现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机油烃类物质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基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造成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等现象。为解决土壤表层中机油烃类污染物质浓度预测的问题,利用荧光诱导技术获得机油光谱曲线,提出以小波峭度作为量化参数进行土壤表层中污染油浓度预测的方法,以市面出售三种不同机油结合随机森林回归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选取小波峭度参数的随机森林对三种机油的浓度预测结果利用相关系数R_p和均方根偏差RMSD进行评价,对齿轮油、发动机油、摩托车机油的预测,分别提高了1.2%、2.2%、1.9%和14.9%、32.4%、16.8%;对三种机油随机选取30组样本,对其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6.67%、6.66%、9.96%;同时也验证了小波峭度参数在多个回归模型中的预测精度均有提高,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综上所述,这为土壤表层中其它烃类污染物浓度预测回归模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为农业生产和土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反应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一种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氧化方法(AOP)-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法及其作用原理与反应机理;总结了近年来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效率的方法: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改性、光催化剂的固定化、加电子接受剂或空穴接受剂,特别是采用AOP与生化降解法相结合的方法,使废水的处理更经济、有效。综述了近两年该技术在处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电子束辐照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电子束辐照处理邻苯二甲酸酯类和甾体雌激素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氯霉素类和左旋苯甘氨酸抗生素类药物及其中间体、农药中的二氯吡啶酸,以及卤代芳香化合物的辐照降解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是处理这些有机物污染物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羟基自由基和水合电子在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羟基自由基可以使有机污染物的苯环打开生成小分子物质,而水合电子可使有机污染物有效地脱卤,并且在剂量足够大的情况下,使其最终被完全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17.
高效处理含油废水微生物的筛选与驯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含油废水的特点,从盘锦某沥青厂被稠油污染的土壤和该厂含油废水生化处理单元的活性污泥中,经过筛选、驯化实验,获得TA-11,TA-17,HA-9,HD-1共4株对油类物质具有高效降解去除能力的细菌.对筛选出的4株菌进行了含油废水处理实验,4株菌均在pH为7.0、温度为30℃时去除率达到最高值,运行64 h后单一菌株CODcr的去除率最高可达68%;混合菌株对含油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单一菌种.  相似文献   

18.
溴代阻燃剂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溴代阻燃剂带来广泛应用的同时引入了对生态和人类健康有害的污染物质,这是我们不想看到。因此,我们放眼到寻找可以降解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生物上。这种思路是对的,我们找到了一些微生物可以降解这些污染,包括厌氧降解、好氧降解以及基团化降解。每种污染降解方式都不同,这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对BFRs的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环境材料能有效降解多种对环境有害的污染,使有害物质矿化为CO2,H2O及其他无机小分子物质,因此可用于废水处理、空气净化以及杀菌除臭,本文综述了纳米级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的机理,扼要介绍了纳米TiO2光催化反应在农药、医药、催化剂(化工)、环境工程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含油废水处理微生物的化学包埋法固定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含油废水的特点,从盘锦某沥青厂被稠油污染的土壤和该厂含油废水生化处理单元的活性污泥中,经过筛选、驯化实验,获得TA-11,TA-17,HA-9,HD-1 4株对油类物质具有高效降解去除能力的细菌.通过几种固定化工艺的比较,确定了采用改进的PVA-Na.Alg共固定工艺,确定了聚乙烯醇(PVA)10.5%,海藻酸钠(Na.Alg)0.5%,活性炭3%及微量生长素的凝胶剂组成.运行64 h的测试结果表明,4种菌株的固定化颗粒对含油污水中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62%,65%,68.5%和66.5%,明显高于游离菌对CODCr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