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个国家的能源政策是否正确,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确定一个国家能源政策之因素颇多,主要有: 1.本国之动力资源情况。由于地球上各种资源分布并不均匀,各国均有其特点。 2.本国当前及近期可达到之能源利用技术水平。如非洲某些国家铀藏十分丰富,但本国尚无法利用。 3.经济上是否合算?如以前美国开采本国石油之成本比从国外买油还要高,因此当时进口石油反而经  相似文献   

2.
非全日制工作日益广泛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越来越普遍地实行一种非全日制就业方式。所谓“非全日制工人”,简单地说,就是工作时间明显地少于企业正常劳动时间的工人。在八十年代初,西方国家中从事非全日制劳动的人起码在3,500万以上。西德、奥地利、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美国、日本、挪威、新西兰,荷兰、英国、瑞典、瑞士等十三个国家中,有10%以上的就业人口从事非全日制工作。其中挪威高达28.3%,瑞典25.2%,丹麦20.8%,英国20%。从发展来看,非全日制就业近十几年来增长相当快。专家们预言,到本世纪末,每四个就业者中就会有一人是非全日制劳动者。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份,英国北海油田的石油日产量达到 22万吨,而日消费量为 21石万吨,石油生产第一次超过消费。过去英国石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1964年,北海油田开始勘探;1975年起,油田陆续投产,当年产量160万吨;以后上升很快,1978年近7,800万吨。七十年代以来,英国每年平均消费石油8,400 多万吨。在包括西欧、北美的24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已在挪威之后成为第二个能够石油自给自足的国家。北海原油是高质量的轻油,价格高。据报道,英国今后仍将进口中东的重油,以便将国产石油的一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当代能源问题的主要症结是石油贮量和供应的不足。开发页岩油这一庞大的石油后备资源,是补充这种不足的一个现实而经济的途径。 在页岩油的各种加工方法中,焦化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抚顺页岩油生产的釜式焦,是一种优质石油焦。但对它的焦化机理,却缺少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能源特别是石油进口持续增加,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通过区域能源合作采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东北亚区城除我国外,既包括油气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又有缺乏油气资源但资金雄厚的日本和韩国,发挥各国优势加强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是防范我国和区域内其他国家能源风险、避免对能源资源恶性竞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胡鹏飞 《科技信息》2012,(32):451-451
目前世界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所使用能源的结构中,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占了近90%,据保守预测,煤炭还能维持人类使用100年,而石油则仅能维持50年。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我国虽然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石油、天然气资源却相对贫乏,目前我国的石油消耗一多半需要进口,这不仅制约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使后继发展乏力,并且使我国对国际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着我国整体战略安全。因此我国必须寻求并利用新的能源以减小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7.
属于英国和荷兰垄断资本所有的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即亚细亚火油公司),是目前西欧最大的石油托拉斯,同时也是七大国际石油卡特尔之一。(参阅本刊今年第九期卫慎三:“英美争夺中东石油的历史发展”一文) 这家公司创立于十九世纪末,最初叫“荷兰皇家公司”,是由一个在苏门答腊岛棉兰市当银行职员的荷兰人德特尔丁创办起来的。1907年,它与英商“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合并后始改今名。合并时,虽然荷兰占有资本额的五分之三,英国只占五分之二,但英国却在其中居领导地位。后来,美国资本也插进去一部分,但当时比例不大。英荷壳牌石油公司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全球性的国  相似文献   

8.
第三世界能源储藏量及其前景如何,最近《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一篇短文对此作了比较乐观的报道。据称,西方地质学家估计,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石油、天然气储藏量占世界总储藏量的70%,但迄今只开采了5%!从前景来看,潜力很大,令人乐观。亚洲报道说中国在不少地方发现了石油资源。泰国暹罗湾已发现大天然气田,在钻探的72口井中,有已39口井喷天然气,2口井喷油。印尼新发现一个规模虽少、但收益不小的油田。非洲除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和加蓬这些原有的非洲石油输出国外,喀麦隆、扎伊尔也正  相似文献   

9.
泥炭俗称草炭,是沼泽地特有的资源。泥炭营养成分丰富,含有粗蛋白质,氨基酸、腐殖酸、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泥炭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饲料资源。我国是一个泥炭资源分布广、类型多贮量丰富的国家。目前已发现泥炭资源的县704个,分布面积约46万公顷,贮量400亿立方米,折合风干量重270亿吨左右,约居世界第四位。据统计,吉林省约有11亿吨泥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吉林、通化、延边  相似文献   

10.
能源与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日益枯竭,可持续发展、储量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太阳能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自动化偏低、应用成本高的问题。如何将机械自动化应用到太阳能领域,更好更节约成本地利用太阳能是目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高核心技术,减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我国目前在此领域面临的挑战。该研究重点探讨了太阳能领域中应用机械自动化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争议的焦点北海大陆架争端是上世纪60年代有关海洋争端的著名跨国案例。北海大陆架争端的对象是北海相关水域而非岛屿的争端,不存在领土主权争议。虽然当时北海沿岸国家包含了英国、法国、比利时、丹麦、西德、荷兰和挪威,但由于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海域划分争端基本上根据等距离线(或称中间线)而解决,法国和比利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八十年代,神府煤田探明发现后,于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进入了煤田大开发时期,但煤炭工业基本上走的是纯资源开发,卖煤炭的路子,产品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大幅提高经济效益,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偿试着向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方向迈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由于宏观调控不够,缺乏科学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迅猛增加,地球上的石油、煤等能源的贮量也就越来越少,因此,人类必须开发新能源,目前除石油、煤、水和核能外,欧洲、美日等国家正在一马当先地开发燃料电池。欧共体自1985年秋以来,便投资几千万欧洲货币研究和开发燃料电池,1989年9月11日成立了欧洲燃料电池集团(EFCG),9个欧洲国家的22家单位参加了这个集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中国重要能源资源进口供应安全,结合实际需要并与专家讨论,对中国重要能源资源进口来源地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构建了资源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的中国重要能源资源进口来源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维灰色评估技术建立了中国重要能源资源进口来源地风险多维灰色评价模型,并对目前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的31个主要进口来源地进行风险评价,计算出各自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值,结果显示:中国各主要能源进口来源地的风险状态整体上呈现一般态势,风险较高的来源地主要为伊拉克、也门、安哥拉、埃及和朝鲜,除朝鲜以外,其他四个国家在资源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中均有导致较高风险状态的因素;利比亚属于高风险,主要是由其较高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所致;而沙特、俄罗斯和澳大利亚是目前中国风险较低的能源进口来源地,主要归因于其丰富的能源储量、平稳的经济发展以及安定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5.
情报产品     
《欧洲石油厂商名录》(1989年英文版) 本名录收录了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加那利群岛、赛普勒斯、捷克、丹麦、西德、芬兰、东德、法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列克敦士登、卢森堡、马尔他、摩纳哥、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利亚、西班牙、瑞典、瑞士、苏联、英国及南斯拉夫等欧洲国家的5400家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贸易商。内容包括公司  相似文献   

16.
油老虎开始出口石油,北美将成"新中东" 油老虎——这是人们对美国的强烈认识和印象: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严重依赖中东地区石油并为此数度在中东发动战争……不过,现在美国准备出口石油了! 2012年10月中旬媒体纷纷报道,英国石油公司(BP)已从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获得了向加拿大出口石油的出口许可证.此外,包括荷兰皇家、壳牌、Vitol等六家全球石油企业和贸易商均已向美国政府提出出口原油的申请.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能源消费大国”,每年的能源消费量换算为石油,约达4.l亿千公升,仅次于美国和苏联。但日本又是个“能源资源小国”,自给率仅占12%。日本的能源又以石油为主,占74%,而石油的99.8%依靠进口,其中80%来自中东。与欧美比较,日本的能源问题更为突出。现在,不仅日本政府和财界一致强调能源问题是“八十年代日本最大的难题”,而且广大群众也对此表示关切。许多日本人谈“油”色变,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广告天天以能源为题大作文章。  相似文献   

18.
一、水源热泵开发研制的背景截至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结构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转变,即从木柴转向煤炭,由煤炭转向石油和天然气,继而又从以油、气为主的能源系统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持久能源系统。据资料估计,目前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石化燃料资源  相似文献   

19.
风力发电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民 《甘肃科技》2000,16(2):10-10,22
风力发电的发展在世界工业史上历程很短暂 ,但它迅猛发展的速度 ,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不能不让人惊叹。有人算过 ,只需地面风力的1 % ,就能满足全球发电能量需要。由此可见 ,风力是一个相当巨大的电力能源宝库。1风力发电在国外的发展状况70年代中期 ,世界能源发生危机。由于石油的价格上涨 ,极大地刺激了一些国家 ,使他们把研究开发其它能源放到了重要位置 ,特别是风力发电得到了一些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 ,并制定优惠的经济政策。起初这些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 ,如丹麦、荷兰、德国和英国等 ,后来很快波及到欧洲大陆以外 ,如美国、印度等。由…  相似文献   

20.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不久,阿拉伯各产油国纷纷拿起石油武器,对西方国家实行减产、禁运和提价,石油危机因此爆发。英国作为西方工业国家中的一员,其能源安全受到挑战。为了维护能源安全供应,英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采取紧急措施,调整对产油国的政策,与受制裁的国家划出界限,加强国内能源开发,尤其是北海石油的开发和控制。同时,加强国际问的能源合作。英国的能源安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英国的能源安全,并对英国后来的能源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