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系统思维原则与领导者的战略思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战略思维是领导思维的重要内容。如何保证领导的战略决策合理性,关键因素之一是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作指导。战略思维对象的系统性与思维过程的全局性、阶段性,决定了战略思维必须遵循系统思维方法的一般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和有序性原则。这就要求领导注重对象系统的有机整体性,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注重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决策中追求整体的最佳效益;可通过了解系统的功能去寻求优秀系统功能的最佳结构,通过结构优化促使系统功能优化;重视系统开放的必要性,重视系统自组织这一可贵的资源,重视控制性因素的作用,力求以最小的调节力度获得最大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 ,创新活动的核心问题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对象为一个系统存在物 ,需要人们有一种系统的全方位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创新中的作用 ,实现“哲学创新” ,就必须“创新哲学” ,推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系统整合。  相似文献   

3.
探索新思维 创造新概念——21世纪系统科学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系统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的形成和提出。而究其根本实质应归纳为两个方面:系统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探索新思维的过程;系统科学的深化是一个创造新概念的过程。因此,探索新思维、创造新概念就成了21世纪系统科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发现的社会思维自组织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现作为社会创新思维活动存在三个基本阶段 ,即科学发现的潜思维阶段、趋显思维阶段和显思维阶段。在科学发现的潜思维阶段存在着思维创新活动的微观涨落机制。这种涨落表明了对传统的社会常规思维平衡态的的偏离或挣脱。在科学发现的趋显思维阶段 ,这种思维创新的微观涨落在远离常规思维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不断因非线性运动的作用而得以放大与扩展 ,形成思维创新的“巨涨落” ,从整体上进一步摆脱和远离传统常规思维平衡态 ,推动着科学发现的自身思维创新系统向新的有序化社会创新思维系统演进。在科学发现的显思维状态 ,各种思维主体彼此相互融合、相互协同 ,在新的层次上形成了以新的科学思维范式为核心的社会创新思维有序化结构即思维创新的社会耗散性自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5.
批判性思维与系统辩证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批判性思维在系统辩证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从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前提看,批判性思维是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必要条件;从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过程看,批判性思维是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必经环节;从系统辩证思维的实质看,批判性思维是系统辩证思维的推理进程,是对事物矛盾的分析和综合,是推理和“推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论系统自组织思维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系统自组织思维是在当代人类实践基础上,在系统科学尤其是系统自组织理论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在整体地否定单质点思维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系统自组织思维以揭示客观世界中各类系统的自组织性及其在不同方面的存在方式与重要作用为主要特征。其对于人类的实践与认识活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隐性认识与系统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认识与系统思维有内在联系,表现在思维内在的整体性、思维的层次性和创造性、不同思维的连带性、思维的内在逻辑和价值因素的统一性,借鉴隐性认识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化对系统思维的认识,提高人们系统思维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创新系统包括科学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 ,是由创新主体、中介和客体等诸多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系统。科技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 ,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异性存在致使彼此间的非平衡态出现 ,并通过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 ,从而产生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性。从创新系统自组织性出发 ,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系统自组织性要求的科技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系统思维审视理论创新的基本取向与实现程度,始终高度重视从思想上富党、理论上强党、理念上兴党,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不停步,不断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理论创新作为开放性、复杂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的系统思维创造,40年来中国共产党是以实践导向提升理论创新的效度,以传承导向增强理论创新的信度,以目标导向实现理论创新的高度,以问题导向提高理论创新的精度,以逻辑导向把握理论创新的深度,以价值导向保持理论创新的温度,以国情导向规定理论创新的限度,以历史导向增加理论创新的厚度,以时代导向加速理论创新的进度,以全球导向拓展理论创新的宽度,以需求导向增加理论创新的强度,以主体导向加大理论创新的力度,通过系统论形成理论创造的整体观,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明基于创造。创造有规律可循。系统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方法,是基于一切事物以系统形式存在、创造事物就是创造系统的认识,该方法契合了人类创造活动的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以系统思维指导,能够使创造活动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