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甲亢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亢性心脏病多发生于甲亢病程较长的甲亢患者,多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中老年患者则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误诊率高.结论:提高对甲亢性心脏病的认识,对甲亢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防治甲亢性心脏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7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心脏增大者17例(45.9%),ST-T变化11例(29.7%),心力衰竭3例(8.1%),心律失常3例(8.1%),心脏杂音2例(5.4%),心绞痛1例(2.7%)。40岁以上发生甲亢性心脏病比40岁以下多1.64倍。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又无特异性,易与其他心脏病混淆(本组有2例误诊)。介绍一例心绞痛患者,其心跳骤停可能与服用I~(131)有关。本文还简要讨论了甲亢性心脏病与甲亢关系以及甲亢性心脏病心绞痛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均为成年人,误诊6例,误诊率67%。其中心房纤颤5例,频发房早3例,频发室早1例。所有患者均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12.5~50mg/d,心功能Ⅲ级者加用地高辛0.25mg/d、双氢克尿塞25mg/d,经治疗后效果均满意,无1例恶化或死亡。结论甲亢性心脏病发病年龄较大,误诊率较高,最常并发心房纤颤及心力衰竭,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地高辛及利尿剂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者均为成年人,误诊6例,误诊率67%.其中心房纤颤5例,频发房早3例,频发室早1例.所有患者均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12.5~50mg/d,心功能Ⅲ级者加用地高辛0.25mg/d、双氢克尿塞25mg/d,经治疗后效果均满意,无1例恶化或死亡.结论 甲亢性心脏病发病年龄较大,误诊率较高,最常并发心房纤颤及心力衰竭,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地高辛及利尿剂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曾力群  赵平 《遵义科技》1997,25(4):23-24
甲亢性心脏病由于其病变特点,较易与冠心病心肌硬化型相混淆,以致于延误疾病诊治。本文总结我科收治的三例甲心病误诊为冠心病的病例分析,揭示甲亢性心脏病特有的表现,以更好地指导甲心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心病,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甲状腺机能亢进,长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而引起。临床表现除有甲亢的高代谢症候群外,重者可有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等。甲心病的发病率在各类心脏病中约占第8位,是甲亢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甲亢症状控制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及治疗.结果30例显性甲亢并甲心病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27例(90.0%),18例房颤、房扑中11例在治疗过程中恢复为窦性心率(61.1%).结论60岁以上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应考虑到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可能,甲亢完全控制后心脏功能可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及治疗.结果30例显性甲亢并甲心病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27例(90.0%),18例房颤、房扑中11例在治疗过程中恢复为窦性心率(61.1%).结论60岁以上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应考虑到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可能,甲亢完全控制后心脏功能可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2年诊治的30例煤工尘肺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以缓慢起病者居多(60.0%),气胸症状及体征多不典型;以开放性(或称交通性,50.0%)、闭合性(或称单纯性,36.6%)为多见,同时双侧气胸发生率高(20.0%),并发皮下气肿(33.3%)、纵隔气肿(26.2%)、呼吸性酸中毒(30.0%);确诊28例,误诊2例(误诊率6.6%);治愈26例,死亡4例(死亡率13.3%)。结论煤工尘肺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心肺功能多较差,对积极的剖胸或胸腔镜手术耐受性差;误诊率及病死率高,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死亡的误诊原因,提出预防误诊的对策。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科胸腔积液死亡6例尸体解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腔积液死亡6例尸体解剖结果:风湿性心脏病3例,误诊为胃炎2例、慢性胆囊炎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例,胸部食管下端周围静脉丛血栓机化管腔闭塞伴间质性肺炎1例,均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结论本病临床早期诊断困难,症状隐蔽,需要全面检查确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患者选用全面检查手段,可降低误诊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为总结甲心病的手术治疗经验,对186例甲心病手术病人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92%(171/186)病人手术期内甲心病获得治愈,并阐述了甲心病的术前准备和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因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或误诊,当患者以“心悸、气短、双下肢水肿”为主诉来诊时,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本文以临床典型病例加以讨论,总结二者的鉴别要点;分析误诊原因,概括二者治疗差异,供临床工作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放射性碘(131I)联合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抽选出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与放射性碘、小剂量甲巯咪唑联合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患者心电图指标、甲状腺功能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右室收缩内末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甲状腺功能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31%)较对照组(71.79%)明显升高;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较对照组(15.38%)明显降低 (P<0.05).结论 放射性碘(131I)联合小剂量甲巯咪唑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与机体甲状腺功能,患者临床治疗效率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8年6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病区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3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均行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总疗程26周.治疗前后检测血脂全套、左室射血分数(LVEF)、C反应蛋白(CRP),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两年的住院次数、住院总日数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6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LVEF明显提高,治疗后两年的住院次数和总日数相对减少,差异无显著性;病死率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改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母婴预后情况.结果:18例胎盘早剥患者产前诊断10例,疑诊4例,误诊4例.15例以剖宫产终止妊娠,3例经阴道分娩,子宫切除0例,无1例产妇死亡,新生儿存活15例(包括双胎1例),死亡4例(包括胎死宫内2例),围生儿死亡率11.76%.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危及母婴生命,一旦确诊应尽快采取措施终止妊娠,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围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顽固性心衰的临疗治疗是非常困难的,其死亡率也是比较高的。在临床上通过应用生脉注射液和多巴酚丁胺联合用药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取得较好的疗效。通过对30例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异位妊娠误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总结了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误诊病例29例,其误诊病种有早孕,先兆流产,盆腔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急性胃肠炎和急性阑尾炎等,旨在探讨误诊的原因及减少误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肺心病多器官衰竭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84例老年人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并发多器官衰竭、累及器官数目与病死率是正相关关系,累及2—5个器官死亡率分别为34.3%、65.4%、86.7%、100%,其中并发肺性脑病最多,但病死率较低。而肾功能进行性加重预后不佳。揭示老年肺心病患者病程较长,各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肺心病多器官衰竭的重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总结如何提高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率.方法:对500例病人术前超声诊断、妇科检查、术中所见与术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00例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者与术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96%,误诊20例,占4%.结论:只有依据典型的超声图象与临床相结合,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