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在印度,一位新上任的大使通常要在抵达印度一个月后才能递交国书。我呈递国书的时间安排在11月30日。按照国际惯例,大使没有递交国书前不能参加外交活动。但印度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告诉我不必拘泥形式,可以先行一般性的拜会和外交活动。于是我先后拜会了许多印方官员和民间人士,以及外国驻印大使,增进了  相似文献   

2.
外交小灵通     
《世界知识》2013,(16):7-7
【递交国书轶事】有些君主制国家国王接受外国使节国书.礼仪多沿袭古老传统。1982年,丁雪松大使向丹麦女王递交国书当天.女王侍从男爵身着宫廷礼服、腰佩宝剑到中国大使官邸迎接。大使乘皇家礼车抵达和平宫.由和平宫前侍从长陪同检阅仪仗队.随后在接见大厅向女王玛格丽特二世陛下递交国书。  相似文献   

3.
正我在乌克兰工作了两年半,经常与外长接触、交往,每次谈话都很愉快。外长夫人也有请必到,出席我夫人在使馆举行的友好活动。1998年,我被任命为驻乌克兰特命全权大使。大使到任的第一件大事是向驻在国总统递交国书。按照礼宾规定,先向外交部递交国书副本,然后开始礼节性拜会等外交活动。挑战乌克兰外交部乒乓球冠军乌克兰方面安排塔拉修克外长接受新任中国大使的国书副本。这位外长是一位政治家,曾长期在西方国家工作,以亲北约著称。初次见面,主要谈了对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任使节就任时向驻在国元首递交委任国书的仪式。此仪式后,使节正式就任。其在外交团的礼宾次序亦以此日为准排列。一般情况下,大使抵达驻在国后,驻在国应在短期内安排递交国书。但有的国家习惯在某一时期内集中接受几个大使的国书,有的穆斯林国家在斋月期间不安排大使递交国书,有的因国家元首  相似文献   

5.
出使苏联     
初会赫鲁晓夫我于1955年2月4日抵达莫斯科,6日拜访了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提出我准备递交国书及拜会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等有关领导人的要求。事情进行得很顺利,7日苏方就通知我递交国书。随我去的有政务参赞温宁、商务参赞李强、武官韩振纪、参赞李汇川、翻译阎明智。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接受国书。赔同人员有副外长库兹涅佐夫、远东司司长费德林等人。递交国书仪式完毕后,伏罗希洛夫把我和翻译阎明智引入边房谈话。其余的人均留在原地等候。房间里备有茶水。坐下后伏表示欢迎我当驻苏联大使并愿和我多方面进行合作。他对中国革命胜利  相似文献   

6.
<正>2001年9月至2004年2月,我在马来西亚当大使。马来西亚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常驻新加坡期间,我曾多次往访。槟城、云顶、马六甲、刁曼岛都去过,新山更是近在咫尺,有时周末还过去买菜。没有正式递交国书就开始了大使生涯1997年离开新加坡回北京后,我便出任外交部亚洲司负责东南亚事  相似文献   

7.
各国递交国书礼仪丰富多彩,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文明、传统文化、社会风尚。在礼宾司任职时,我亲历、亲见、亲闻诸多大使递交国书趣闻,礼仪之妙,似可供大家茶话之余一阅。我国第一号国书用毛笔书写国书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全权证书。正式说,国书是国家元首为了派遣或召回使节向接受国元首发出的正式文书,分为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两种。国书通常由派遣国元首署名,并由外交部长副署。在外交实践中,很多国家将召回国书合并于派遣国书之  相似文献   

8.
外交团是各国派驻在某一国家的外交代表的总称。从狭义来说,外交团的成员就是各国使馆的馆长;从广义上讲,外交团的成员除馆长外还包括各使馆的全体外交官以及他们的配偶和子女(未成年之子和未结婚之女)。各级领事则不算外交团成员(使馆主管领事工作的外交官除外)。外交团不是根据国际法的规章设立的机构,不是政治组织,而是根据传统和国际惯例形成的。外交团以外交团长为首。外交团团长也称领袖使节或首席使节,由外交团中等级最高、递交国书最早的外交代表担任。在驻有大使的国家中公使就不能担任外交团团  相似文献   

9.
陈婉芬:安利双皇冠级大使成绩:2次冠军,安利台湾区首位双皇冠级大使格言:了解趋势,抉择才是真正智慧。成功哲学不是赢过多少人,而是你帮过多少人。  相似文献   

10.
总统危难接国书1992年7月,塔吉克斯坦内战前夕,我接到驻该国大使的任命。8月25日,我和老伴乘图-154飞机,由莫斯科经过四个小时的飞行,于当地时间晚九时多抵达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到达杜尚别的第二天,我便拜会了塔外交部礼宾司和双边关系负责人,同他们商谈递交国书的时间和程序。对方谈话友好坦率,说现在塔处于非常时期,纳比耶夫总统大权旁落,日子很不好过,政府许多部门的权力已被剥夺,处于半瘫痪状态。递交国书时间将尽快安排,仪式从简。  相似文献   

11.
外交小灵通     
《世界知识》2013,(18):7-7
【中国新任驻澳大利亚大使马朝旭抵澳履新】马大使29日在机场会见侨领并接受澳中文媒体和中国驻澳媒体采访。马大使表示.中澳两国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合作空间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共同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自己作为第13任中国驻澳大使.将辛勤耕耘,把中澳战略伙伴关系推向新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我在本刊前一期《回首东南亚四十年》一文中提到,本人在东南亚国家曾有过四次常驻经历。这四次常驻对我而言,也是四个台阶。第一次(1978~1982,越南使馆)任科员、随员;第二次(1991~1993,越南使馆)任一秘、研究室主任;第三次(1993~1997,新加坡使馆)任一秘、研究室主任、公使衔参赞;第四次(2001~2004,马来西亚使馆)任特命全权大使。不同时期,有不同历练;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三次目睹UFO     
《奇闻怪事》2012,(12):20-21
这40余年来,只要一想起三次目睹UFO那奇而又奇的经历,都令我兴奋不已,难以忘怀。现在我把它记述出来,并不是要否定什么或者肯定什么,而是为人类探索与发现的征程提供一些佐证,以利于做出客观科学的判断。我的老家在陕西省礼泉县北屯乡太阳村。1967年9月3日(我有记日记的习惯,这个日子是日记中记载的),绵绵的秋雨令人心绪更加烦乱。而当时的学校正在停课,我只好回家待着。  相似文献   

14.
我把南希·乌莱特的名字和电话号码写给他们,并说如果有紧急的事,而我又不在巴黎,可以与她联系,后来他们与她联系过。大使告诉我,中国知道此事的人很少,而在使馆里只有魏和赵知道。他还提到基辛格建议以握太华为谈判地点,因为中国已在加拿大设立了大使馆。但是他们认为那里不是合适的地点。他们喜欢通过我和他作为沟通两国政府的渠道。在下一次见面时,在谈论公事之余,大使在闲聊中问起为什么美国已决定不生产超音速飞机。我说,按照我的看法,这是一个错误,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要生产这种飞机。大使同意我的看法。 10月14日到15日,我又去中国大使官邸,谈的还是有关基辛格访华事宜。他问我美国军人在美国生活中的作用。我告诉他,他们是国家的雇员,就国内情况而言,井不是卫士。他们不能竞选公职,军人在政治上没有地位,而且在参加政治集会时不能穿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风景最美的公路在哪里?我以前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里亚兹·穆罕默德·汗眼里,那就是连接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的著名的喀喇昆仑公路。在巴基斯坦国庆日3月23日到来之前,我们应巴基斯坦使馆的邀请,坐在了大使先生的办公室里。喀喇昆仑公路的话题使采访一下子生动起来。大使介绍说,这条公路是中巴两国合作建成的,长达1000多公里,从中国的喀什到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大使先生说,这个评价不是自己给出来的,而是欧洲的一个世界评估组织评出来的,不管是在中国境内,还是在巴基斯坦境内,风景都非常美丽,很希望中国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6.
1952年,我从新闻界调到外交界,颇出意外。1977年,我在南亚先后工作了13年之后,又被调到纽约联合国秘书处任高级官员,还是出乎意外。到了1983年九十月间,偶然碰见从国内来的一位老朋友,承他告知,外交部要调我到丹麦当大使,并且还兼任驻冰岛大使,这简直叫我不能相信。没想到过了几天我就得到组织上的正式通知,要我年底前就回北京。这是第三次出乎意外。  相似文献   

17.
纳米比亚总统努乔马是非洲资深的领导人之一,是深受中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老朋友。2000年圣诞节期间,我应他的盛情邀请,到纳米比亚西北部的特雷西湾海滨与其一同度假休闲。一位国家元首在节假日仅邀请一名外国大使与其共欢同乐,这是不多见的。对我个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和一种莫大的光荣。  相似文献   

18.
托马斯·皮克林,在克林顿政府时期,他曾连续四年担任美国副国务卿,结识了很多中国外交官。有人说:“皮克林大使是美国最出色的大使之一。”在我的职业外交官生涯中,我去过世界很多地方,从中东到俄罗斯,从中美洲到联合国……但我必须承认,我既不是“中国通”,也不是“亚洲通”。  相似文献   

19.
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东南亚形势研究的,因为我一门东南亚语言都不懂,比如说越南语。有大概七年的时间,我用英语和中文做越南动态研究。一位越南老朋友曾急切地建议,说可安排我到越南进修语言。一想到越南语有六个声调,比中文还多两个,我就知难而退了。嘴拙,只好用眼勤来补。越南,我总共去过三次。三看越南,仍是管中窥豹。第一次是2000年3月。由中国—东盟基金会出资,外交部率领官员、学者和记者一行20多人,浩浩荡荡走马观越。我们基本了解了中越关系和越南的革新开放,认为越中都欣欣向荣,只是中国比越南要发达些。一些越南特色也深深印在脑海…  相似文献   

20.
1987年11月,我任驻突尼斯大使,目睹了执政达32年之久的布尔吉巴总统被“和平”地推下台。如今,这位大半生叱咤风云,晚年却陷于困顿的老英雄已然作古。往事已过十余载,却历历在目,恍如昨日。20分钟后,他逐渐神志紊乱我是1987年9月16日向布尔吉巴总统递交国书的,我当时根本没有想到,我竟荣幸地充当了他下台之前接见的最后一个使节。我清楚地记得,当我进入迦太基宫接见大厅时,布尔吉巴总统拄着拐杖颤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