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已达40年之久,现在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这一问题有了松动。以色列上下更是迫切要求解除经济抵制,说他们——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中的中东各国,都希望能在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发展经济,而受到阿拉伯国家长达40余年经济抵制的以色列更有这种愿望,特别是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以色列上上下下更是迫切希望改善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关系。今年8月5日,以色列商会联合会主席要求拉宾总理在访美时敦促布什总统劝说阿拉伯国家在第六轮阿以双边谈判之前取消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他强调这一愿望多么迫切时说他们“一天也不能再等待了”。8月11日,以色列的阿拉伯民主党领袖达鲁什在出访埃及前夕透露,将请埃及帮助解除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并将建议阿拉伯国  相似文献   

2.
水源问题是阿以关系、中东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根十分敏感的神经,与各方利益攸关。它已成为影响中东和平的一个政治问题。海湾战争结束后,中东的水源争端正在突出。拟议中的中东水源首脑会议10月将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召开。随着会期的临近,中东舆论对水源危机的评论又多起来。美国务卿贝克最近指出,中东水源问题将列入中东和会的议题之中。美国设想和会后一阶段由土耳其和海湾6国加入水源问题的讨论。直接影响中东和平导致以色列拒不撤出阿拉伯被占领土的现实原因一般说来有三个:(1)以色列需要“足够的生存空间”;(2)以色列需要“能抵御和迟滞”阿拉伯激进国家和巴勒斯坦发动军事进攻的“战略缓冲地带”;(3)以色列不能没有“水源保证”。从所谓“生存空间”因素上看,以色列境内可供犹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拥有22个阿拉伯国家的阿拉伯世界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不时激化,出现对抗和冲突,形成引人关注的热点。随着近来国际形势的缓和,中东地区的热点在降温。人们注意到,充满矛盾的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几国矛盾的缓和长期交恶的国家纷纷捐弃前嫌,积极谋求和解与合作。利比亚和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两个重要国家,自戴维营协议后,两国断交并一直互相攻击,国家关系不断恶化。今年5月底在卡萨布兰卡举行的阿拉伯特别首脑会议期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与利比亚革命领导人卡扎菲握手言和。双方就关系正常化的总原则取得一致意见,并采取了一些实际步骤。  相似文献   

4.
埃及和以色列的和平谈判进行两年多了。经过多次周折,两国签订了和约,结束了长期存在的战争状态,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是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谈判,则荆棘丛生,迄今仍未获实质性的进展。下一步如何发展,各方均极关注。阿拉伯一以色列冲突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中东就没有和平与安全。三十年来,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其间经历了四次中东战争和多年不战不和的局面。这使阿拉伯民族和巴勒斯坦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使阿拉伯国家巩固政治独立和发展经济建设的努力遭到了极大的阻碍。苏联社会帝国主  相似文献   

5.
1948年以色列国的成立标志着巴勒斯坦人乃至阿拉伯民族同犹太民族之间矛盾和对抗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阿拉伯方面认为“在阿拉伯区域内建立一个异族国家是对阿拉伯人的侵略行为”,要不惜一切进行抵制;而以色列立国伊始就把它的安全建立在扩大疆土、大量吸收犹太移民以实现“大以色列计划”这个战略目标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因此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6.
大事日志     
7月26日苏联照会西德,呼吁西德采取措施,使西德领土不致被用来对阿拉伯国家进行侵略。伊拉克共和国颁布临时宪法。麦克米伦复赫鲁晓夫信提出由安理会理事国常任代表为首脑会议作出安排,并决定会议成员和开会日期。戴高乐复信赫鲁晓夫,主张应保持苏联19日建议,召开有关国家首脑会议,地点最好在欧洲。假如开安理会首脑会议有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参加,土耳其、以色列、伊朗就也应参加。开罗“金字塔报”公布美国策划破坏、孤立阿联和侵略中东的一封秘密电报。 7月28日赫鲁晓夫分函艾森豪威尔、麦克米伦、戴高乐,要求立即召开有联合国秘书长参加的五国首脑会议。 7月29日我周总理复伊拉克卡塞姆总理信,表示愿意发展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并尽力支持伊拉克的维护独立、反对侵略的斗争。赫鲁晓夫接见印度报刊编辑和记者时表示,坚持美英干涉军撤出中东。“巴格达条约”理事会昨今在伦敦举行会议,策划新的侵略阴谋。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特别首脑会议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冲破重重阻力,终于于8月7日至9日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市举行。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为促成这次会议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哈桑二世作为上届阿拉伯首脑会议主席,首三次倡议召开阿拉伯特别首脑会议。第一次是在去年约旦同埃及恢复外交关系后不久。哈桑二世于9月29日倡议在摩洛哥召开一次阿拉伯特别首脑会议,讨论约,埃复交问题,并将会议日期定在10月9日至11日。后因叙利亚、民主也门、阿曼等国拒绝与会,宣布会议推迟举行。第二次是在今年6月初黎巴嫩贝鲁特的“难民营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个犹太人国家,但除犹太人外,以色列还有为数众多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翌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紧接着爆发了第一次阿以战争。其间,大约有3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迫逃离家园。在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只剩15万人。这15万人阿拉伯人及其后代就成了以色列籍阿拉伯人。由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人口出生率很高(达42‰),因此目前以籍阿拉伯人已增至75万,占以色列全国总人口的18%。  相似文献   

9.
由以色列最近入侵而引起的黎巴嫩危机还没有结束,但是已经可以初步看出它造成的严重影响.中东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旧的格局被打破了,新的格局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局势还会有或大或小的演变,但基本轮廓已显现出来了.让我们从五个方面试作分析.一以色列扩张气焰嚣张,加紧推行"大以色列"计划.以色列在占领黎巴嫩南部并包围了贝鲁特之后,凭借其在军事上的有利形势,利用阿拉伯国家的分歧、美  相似文献   

10.
大事记     
11月11日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利钦被解职,由扎伊科夫接任。阿拉伯特别首脑会议8日至今在安曼举行,通过《安曼公报》。会后一些阿拉伯国家相继与埃及复交。 12日南朝鲜和平民主党在汉城正式成立,金大中被推选为该党总裁和总统候选人。西德总理科尔和法国总统密特朗在西德卡尔斯鲁厄进行会晤。同时两国第50轮政府磋商13日也在该地结束。突尼斯新任总统本·阿里召开首次内阁会议,讨论经济等问题并决定更改突国歌和原以前总统布尔吉巴诞辰而定的国家的正式节日。 13日联合国工发组织第二次  相似文献   

11.
正不少阿拉伯人指出,阿拉伯语在以色列的"国语"地位是在以色列建国时就确立的,但一直停留在纸面上,是"空洞的"。近来,巴以冲突出现了一个新动向:在以色列境内,公共场所使用阿拉伯语的标识越来越少,引起了许多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要求以色列方面修改其错误政策,改善巴以民众关系。犹太人"矮化"阿拉伯语以色列是个犹太人居多的国家,犹太人占了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其次为巴勒斯坦人居多的阿拉伯人,占了五分之一,数量大约为170万。此外,以色列还有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12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摩洛哥与以色列已同意建立全面外交关系。当天摩洛哥发表公报说将与以色列恢复官方联系,并尽快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摩洛哥或将是第四个在美国撮合下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阿拉伯国家。外界普遍认为,摩洛哥决定与以色列恢复官方联系是出于自身政治利益考量,特别是要换取美国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地区"主权"。不过,  相似文献   

13.
以色列水资源贫乏,境内无大河流,北部地区雨量较多,南部为大片沙漠。人口迅速增长和经济发展使缺水问题日益严重。目前以色列每年用水18亿多立方米,年缺水4亿立方米,预计到2000年缺水将达8亿立方米。为解决水源问题,以色列早把目光投向周围的阿拉伯领土。以色列建国后,同阿拉伯国家打了4次中东战争,两次大规模武装入侵黎巴嫩,占领了阿拉伯国家大片领土,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霸占和掠夺那里的水资源。目前以色列65%的用水来自被占领土,阿拉伯人的供水因此也更为困难。以色列拒不撤出被占领土,水资源问题是主要症结之一。  相似文献   

14.
反对西德军国主义勾结以色列向阿拉伯国家进行猖狂挑衅的斗争,目前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阿联、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叙利亚、也门、沙特阿拉伯、约旦、苏丹、科威特和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已经宣布同西德断绝外交关系,或者取消了同西德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协定。西德的猖狂挑衅这次斗争是由西德秘密向以色列提供武器而引起的。以色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强行在中东制造出来的。不用讲以色列是帝国主义一手扶植起来的侵略工具,是插在阿  相似文献   

15.
高举中东和会的旗帜,全面加强同中东国家的关系,特别注重与阿拉伯温和国家重修友好,同时松动与以色列的关系——苏联正以新的姿态重返中东。  相似文献   

16.
强硬派利库德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当选以色列总理后,阿拉伯国家对中东和平进程前景深表不安,而此时约旦对以色列新政府的乐观态度与阿拉伯其他国家形成反差。8月5日,在中东和平进程踯躅不前的情况下内塔尼亚胡以总理身份正式访问约旦,并受到隆重欢迎。约旦对以色列新政府的态度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国土狭小,面积仅2万7千平方公里,最窄处约15公里。它一面靠海,三面被敌对的阿拉伯国家包围,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一半以上集中在沿海城市,而在南部沙漠中却少有人烟。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状况,是以色列当局考虑国防政策的重要依据。官员们认为,以色列所处的险恶地位,不允许它在与阿拉伯国家的任何一次战争  相似文献   

18.
在以色列强硬派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当选总理之后,阿拉伯国家呈现一片焦虑与不安,担心中东局势将发生消极的变化,和平进程受到大的挫折。面对内塔尼亚胡公开反对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美国政府宣布未来将其驻以色列的使馆迁往耶路撒冷。阿拉伯国家原本就从根子上拒绝承认以色列的存在,特朗普的决定明显给稍稍降温的巴以冲突"加了一把火",也再次挑起了世人对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关注。在1947年之前,"以色列"这个词汇其实跟"巴比伦"一样只是一个历史名词,提醒人们记住世界最大的两个宗教的典籍中存在过这样一个开启了他们信仰之门的国家。本是跟阿拉伯人同源的闪含民族一个游牧小部落"希伯来人",在西渡  相似文献   

20.
3月3日至5日,法国总统密特朗到以色列作了三天访问。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法国总统访问以色列,这还是第一次。一般认为,密特朗访以,虽有一些有利条件,如法国同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都保持着较好的关系,但也冒有风险。因为法国和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密特朗访以可能引起法以之间的争吵,也可能失欢于阿拉伯国家,或者两头招怨。那末为什么密特朗要在此时毅然访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