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花背蟾蜍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苯后,能诱发骨髓细胞和外周血细胞微核率和出现微核的细胞率显著增加(p<0.001)、并随着注射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对微核率变化敏感性进行比较,其骨髓细胞>外周血细胞。  相似文献   

2.
用污水对花背蟾蜍蝌蚪染毒7天后,对其诱发的红细胞微核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除1/15污水组外,其余各组红细胞的微核率和出现微核的细胞率都显示有明显意义的升高(x~2≥13.85,p<0.001)。对不同剂量的污水诱发红细胞微核率变化的敏感性进行比较,排列顺序是:1/45污水组<1/40污水组<1/35污水组>1/30污水组>1/25污水组>1/20污水组>对照组>1/15污水组。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核试验法,对贯穿淮安城市中心、边缘、外围的3条主要河流里运河、废黄河、盐河水质诱发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进行了比较研究.每条河水样又分为100%原样、50%,33.3%3个浓度组,以暴气后的自来水为对照.实验结果显示,毒染1周后,里运河、废黄河水质诱发蝌蚪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均大于对照组(P<0.01),里运河水组诱发微核细胞率明显高于废黄河水组和盐河水组(P<0.01).而盐河水组诱发微核率及核异常率(33.3%浓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结果提示,淮安城区中心地段河流水质诱发蝌蚪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明显高于外围,其水体中存在致突变物质.  相似文献   

4.
花背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测定(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剂量的9种餐具类洗涤剂,对花背蟾蜍蝌蚪进行染毒,测定其红细胞微核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除特效、达尔美、双鲸特效的0.2ppm剂量组差异不显著或有一定程度的增加(x~2≤3.97;p<0.05)外,其余各组均有极其显著意义的增加(x~2≥9.03;p<0.001),并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对9种洗涤剂诱发的红细胞微核进行了比较,从总微核率来看,从大到小依次为:四季高效>丝路>达尔美>敦煌>双喜牌>白猫>特效>双鲸特效>丽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三种洗衣粉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形成和核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三种不同的洗衣粉(代号为AJ、BJ及CJ),分别以24 h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中间浓度设定5个剂量组(AJ(mg/L):15.5、20.5、25 .5、30.5、35.5,BJ(mg/L):40.5、45.5、50.5、55.5、60.5,CJ(mg/L):62、67 、72、77 、82),检测洗衣粉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形成和核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洗衣粉均不同程度地引起泥鳅微核细胞率和核异常率增高,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不同种类洗衣粉的LC 50不同,但均在LC50左右达到微核诱发的最大值,表明LC50值越大,该 洗衣粉遗传毒性越小.三种洗衣粉对泥鳅红细胞具有一定的致突变作用,且不同洗衣粉遗传毒性作用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镉对中国林蛙外周血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剂量Cd2^+注射林蛙,5d后取血制片,光镜观察,探讨了不同剂量Cd2^+对中国林蛙红细胞形成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可诱导红细胞产生微核和核异常.Cd2^+剂量高于0.2mg/kg作用5d后,对林蛙血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Cd2^+剂量低于0.5mg/kg范围内,微核与核异常细胞率随Cd2^+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Cd2^+剂量高于0.5mg/kg时,微核与核异常细胞率随Cd2^+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花背蟾蜍蝌蚪经3种不同剂量的6种洗发精染毒7天后,对红细胞内出现的微核进行计数,计算其微核率及出现微核的细胞率.结果表明:两项指标都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有较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和对照组相比,除调理、蛋白的1.6 ppm 剂量组差异不显著(X~2<3.84,p>0.05)当归和蛋白秀发的1.6 ppm 剂量组有显著差异(X~2>3.84,p<0.05)外,其余各组均有极其显著的增加(X~2≥10.83.p≤0.001).对6种洗发精诱变活性进行比较,从总微核率来看,从大列小依次是:康妮>蛋白秀发>洗发>调理>当归>蛋白>对照组.经 X~2检验.除康妮和其它洗发精间有较明显的差异(X~2>3.84,p<0.05)外,其余各种洗发精间均无明显差异(X~2<3.84,p>0.05).  相似文献   

8.
以黑眶蟾蜍蝌蚪及中华大蟾蜍蝌蚪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核实验检测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2种蝌蚪红细胞的微核及核异常的诱导.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当质量浓度达到0.02mg.L-1的甲维盐处理24h,黑眶蟾蜍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的提高;当质量浓度达到0.01mg.L-1的甲维盐处理48h,中华大蟾蜍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的提高;在一定质量浓度和时间范围内,蝌蚪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随甲维盐质量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延长而增加,并显示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甲维盐对2种蝌蚪的红细胞造成显著的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镉离子对红鲫鱼血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影响。结果显示,镉对鲫鱼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会对鲫鱼的血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和总核异常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注射环磷酰胺染毒后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与微核率均显著增加 ,而用富硒酵母灌胃预处理一周的小鼠出现微核率显著下降。结果表明 ,富硒酵母对环磷酰胺诱发微核的作用有显著抑制效应 ,富硒酵母对哺乳类细胞染色体断裂剂环磷酰胺的染色体损伤作用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蝌蚪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法监测苏州城区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cantor)变态前蝌蚪的血细胞微核和核异常法进行生活污水污染的诱变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污水对蝌蚪红细胞有明显的致突变效应,微核率及核异常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t<0.01)。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半静态染毒法研究了啶虫脒的急性毒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半静态和静态两种染毒方式下不同质量浓度(ρ=0.001,0.005,0.009,0.013,0.017 mg·L-1)的啶虫脒溶液对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血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啶虫脒对中华蟾蜍蝌蚪的24,48,72,96h的ρLC50分别为0.544,0.095,0.058,0.036 mg·L-1.在低于安全质量浓度(0.003 6 mg·L-1)下处理7 d,蝌蚪的微核率与核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半静态实验表明,随着啶虫脒质量浓度的提高及染毒时间的延长,蝌蚪的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质量浓度为0.005 mg·L-1的啶虫脒溶液中处理3 d后,蝌蚪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开始比对照组有显著和极显著提高.静态实验中,在质量浓度为0.005 mg·L-1的啶虫脒溶液中处理3 d后,蝌蚪的微核率出现有显著的提高;各处理组核异常率的最高值出现在染毒3~5 d后,而后出现下降现象,但仍高于对照组.说明由于时间的延长,药性的衰退,蝌蚪能通过机体的调整而得到部分修复.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微核率及核异常率的提高可能是评价啶虫脒应用安全的潜在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硒酸钠和亚硒酸钠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的硒酸钠(1.25~20 mg/L)和亚硒酸钠(0.25~4 mg/L)染毒处理7 d后,黑斑蛙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随染毒剂质量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核异常细胞率、总核异常细胞率均随染毒剂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亚硒酸钠的毒害作用明显强于硒酸钠,对黑斑蛙蝌蚪红细胞均存在较强的细胞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4.
Hg^2+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以蚕豆根尖为供试材料,以不同浓度的Hg2 为受检物质,探讨Hg2 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方法 实验分析与统计分析.结果 Hg2 能诱发较高的微核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微核率随Hg2 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高于一定浓度后,微核率不再上升,反而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运用微核技术可以检测重金属环境污染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蚕豆、洋葱、绿豆根尖为材料,以不同浓度环磷酰胺(CP)为诱变剂,测定这三种植物根尖细胞的微核率.结果表明:1.0μg/ml至100.0μg/ml各浓度组诱发下,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明显高于绿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P<0.001),也高于洋葱根尖细胞的微核率(P<0.001).  相似文献   

16.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和红细胞微核测试法, 以洗衣粉为诱变剂,研究洗衣粉对黄鳝急性毒性和黄鳝红细胞的遗传毒性. 结果表明: 洗衣粉24 h和48 h的LC50分别为162.639 mg/L、107.664 mg/L; 洗衣粉对黄鳝红细胞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微核率和核变形率的增高.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洗衣粉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 微核率和核变形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形成与细胞分裂周期的关系作了综述和分析,并对微核细胞率作为辐射损伤的细胞学指标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显示铜对鲤鱼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无诱发作用;低浓度镉,铬溶液中鲤鱼,随时间延长其微核率相应升高;肾组织内镉,铬残留量同其微核率呈正相关关系。2镉和铬,镉和铜间协同作用增大微核的诱发效应。  相似文献   

19.
<正> 细胞内的微核是由于染色体畸变而形成的,正常细胞有一定的微核出现率,在环境受污染和某些诱变因子作用下可使细胞微核发生率增加,遂表明染色体畸变率增加导致遗传物质的平衡受到影响,机体健康水平下降,甚至引起肿瘤发生,所以微核检测法对评价环境质量,了解药物诱变性能,测定对肿瘤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商品营养饮品的遗传学评定均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对微核的测试多以小鼠嗜多染红细胞为材料,近年来对蚕豆根尖细胞作为检测材料已受到重视,并认为是一种较为简便、准确的分析致突变效果的测试系统,但以往对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多应用于对水质优劣进行评估,本文采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检测甲壳质的抗诱变能力,通过此试验扩大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的应用范围,并利用微核对甲壳质的研究为用于医疗保健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和红细胞微核测试法,研究洗衣粉与胭脂红对泥鳅的急性及遗传毒性的差异,泥鳅在洗衣粉、胭脂红试验液中染毒24h后,采血制片,结果表明三种胭脂红平均LC50。为14170.0mg/L是洗衣粉平均LC50 49.3mg/L的287.4倍;三种胭脂红LC50平均微核率为6.49%。是洗衣粉LC50平均微核率0.67%。的9.7倍,洗衣粉与胭脂红相比较,洗衣粉对泥鳅为高毒级、低诱变剂,胭脂红为低毒级、高诱变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